今日告別式看見媽媽躺在棺木裡的面容,體認到這是這輩子見她的最後一面,之後再也看不到她了,她不在身旁的事實狠狠戳得心好痛,眼淚奔流,很不想送走她,卻也只能送走她,等到一切儀式結束,看著火化之後的白骨,更覺得心上空了一塊,但我知道自己仍要努力地好好照顧自己,和好好陪伴爸爸,也很感謝出席的親友們,一起送我媽媽這一趟,明天,我們要送她最後一段路。

  等今天所有的事都完成,返家後我無法克制的昏沉入睡,因為驟然失去,這些日子總感覺有些麻木,有點抽離現實,每天猶如夢境般飄渺,一直很難振作精神,就算早點睡,還是睡意濃重,我以為悲傷只會讓人難以入眠,但讓自己沉睡入夢也是其中一種,像是心靈受傷後開啟的復原機制。

  告別儀式無法終止悲傷與思念,但是,是讓自己接受與面對事實的一個過程,也像是正式地,開始前往沒有母親的人生,接下來才是需要學著適應與調適的日子。

  面對母親的離世,我們每個人的心裡都還有自己過不去的心結,我愧疚於自己無法第一時間趕去她的身邊,懊悔自己沒能再多陪她一些,遺憾著原本規劃好的旅程得取消,也變得害怕失去,總有親人們突然離開我的想像和恐懼,很多念頭,都還需要時間消化,與學著仁慈的原諒、擁抱自己,若沒有書寫可以讓我檢視自己的內心,我大概很難繼續過下去。

  媽媽生前不只一次提及與認真叮囑,告別後絕對不可以收奠儀,她不希望因為自己離世,讓家人們日後得還人情債,這也是媽媽「不給別人添麻煩」的原則,這段時間,在處理一些事的過程中,也更察覺到自己承襲了一樣的特性,所以我明白自己很難被安慰,或說不想被安慰,因為別人的熱切關懷,會使我覺得因為自己的私事,讓別人多花心思留意我的感受,是給人添麻煩的行為,比起感謝,反而容易讓我感到自責。

  我一向不喜歡把情緒拋給別人承接,學著自行轉化處理,包括悲傷也一樣,這並非壓抑與不表達,所以更感謝沉默陪伴,不主動詢問,但能讓我安心訴說心事的對象,對我而言,「想說時,知道有人會聽」的認知,帶給我更多的安心與安慰。

  接下來想做的事,除了共同照顧爸爸之外,要繼續閱讀「悲傷療癒」相關的一系列書籍,感覺這樣子是對自己好的方式。

  「喪慟」是人生中最不想學但不得不學的課題,不想告別,卻終需一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