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看看孩子的言行,大抵上就可以明白父母平日的相處樣貌及說話
方式,孩子表現出來的一點一滴,都是反射出父母的言行,只是
也就像照鏡子一樣,天天看著,未必會發現有哪裡不對勁,還會
想著孩子那樣的舉止、說話方式是和誰學來的,責怪起孩子不學
好,絲毫未覺也許該反視自己平日彼此間的相處模式。

有時候,大人間未經思考吐出的話及情緒反應,看在小孩子眼裡
,在未明是非之前,價值觀的建立都由父母身上學習,潛移默化
之下,是與非的建立基礎就在那些生活點滴中累積,同儕之間的
學習有時未及於父母長久相處的無形記憶。

現在的孩子很聰明,四五歲的年紀便可把想法說得清晰,甚至還
有自己的一套道理,懂得看人臉色與在外人面前保持乖巧這是天
性的學習,因為這樣可以獲得稱讚與獎勵,可回到家裡,孩子對
父母的說話語氣便全是對照父母日常的對話口吻。

孩子只對父母任性有時是撒嬌的表現,可孩子對母親不禮貌,甚
至有命令的口吻,那看一看夫妻之間的相處狀況,大多都是父親
常常在孩子的面前這麼對待自己的妻子,覺得她事事笨拙而不耐
責罵,或是對父親說的話不理不睬甚至輕視,那也是因為妻子往
往這麼對待自己的丈夫,覺得他說的話不必理會。

因為夫妻之間的相處是如此,孩子眼裡看著,心裡便也學習著,
既然爸/媽都可以這樣子做,那自己也當然可以比照,「父親、
母親」或「爸爸、媽媽」,最初對孩子而言,只是個「單字」,
而沒有所謂階層或是親屬上的認知與意義,那都是事後經由成長
過程中習得的知識與相處的模式中才慢慢建立而來的,於是家庭
對於人格養成的重要性便在於此。

看著幼稚園年紀的孩子,很單純直率,由我姐姐的兩個孩子身上
便可清楚感受,他們表現出來的模樣就是父母的翻版,看看孩子
,再回頭看看父母,他們映照出來的其實一模一樣,孩子是父母
的鏡子,有些行為舉止是不自知的學習,更可成為檢視夫妻間相
處模式的標準之一,從年幼的孩子身上我看見,身教與言教其實
一樣重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