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看待自己的人生,我們常覺得缺點重重,但看到別人的人生,卻是處處美好,在欣羨之餘,其實這也代表自己不自覺的將「成功/幸福」與「完美」畫上等號,即使我們都知道「完美」遙不可及,也難以達成,可在評價「成功/幸福」時,有份完美的工作、有個完美的伴侶、有段完美的關係……等等都被列入評核的條件,我們變成只是嘴上說想要「更好」,但心裡仍存有隱性的完美主義。

  於是為了趨近於「隱性完美」,不管是參照書籍做法或遵循專家意見,會開始尋求各方說法以便找到正確解答,我這說法並非否定閱讀書籍或是學習專業意見的好處(因為我自身就從書中或他人經驗學到很多),而是若看書或聽從指導只是為了「想要有正確解答」,那多半是懷有期望做到完美無缺的心態(也帶有懶惰的成份),但我們真正該學的,是經由閱讀或參考的過程中了解實質意涵並從中選擇「適合自己」的內容,真照單全收、按表操課,那也是只套入做法,變成他人的人生版型,不見得適合自己,更不見得能如預期改善狀況。

  例如,婚姻專家的相處對策,背後需要做的努力是瞭解彼此差異,找到能與對方溝通的方式;養育專家的教養妙招,背後需要做的學習是理解孩子個性,找到能讓孩子明白的話語,從這些「背後」的隱藏議題中選擇適合自己的內容才是真正該學習的,太過強調正確解答,反而容易忘記變通,忽略適合的方案。

  我一直覺得,「適合」比「好」重要,人生中很難每件事都能擁有又好又適合的結果,所以我會以「換句話說」的方式來釐清想法:

  和適合的對象結婚、和的對象結婚,哪一個比較可能感到快樂?
  以適合的方式溝通、以的方式溝通,哪一個比較可能達到共識?
  做適合的工作、做的工作,哪一個比較有機會得到成就感?
  買適合的衣服、買的衣服,哪一個比較有可能常拿出來穿?
  (這個例子好像有點弱,因為也很有可能手滑亂買XD)

  適合你的不見得我喜歡,適合我的不見得你認同,也所以「適合」具有量身打造的特性,如此才能找到符合自身情況的做法,只想著「做對、做好」的隱性完美反成為模板刻造,選擇適合的,而非挑選完美的,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才不會被隱性完美綁架,而給予自己或他人太多壓力,人生不需要身旁所有人的讚美,稱讚帶來的虛榮,遠不及真心認同自己的快樂。


相關文章:好老公好老婆/好媽媽/好媳婦情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