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生活習慣

  結了婚之後,第一個最讓人有感的改變,是要重新再養成一套生活習慣。

  我開始發現,原來自己喜歡睡雙人床的右邊,原來晚上聽著鼾聲會睡不好,但習慣之後沒聽見又不好睡,原來牙膏的擠法不一樣會影響使用的順暢感,原來該做的家事其實比我想得多也花時間(這時候更體認媽媽有多辛苦),很多的「原來……」都是新發現與重頭來過,與在原生家庭中的生活截然不同,即使已做好接受變化的心理準備,也還是需要時間互相調整適應。

  就像一個人在外讀書又或搬新家與室友合住,雖然我們都明白「生活習慣」並非無法改變,但婚姻中生活習慣的不同比起其他狀況而言,好像來得更容易引發不耐煩?我曾經也對此有所疑惑,後來看到《愛情進化論》裡的一段話給我了解答,因為人生中其他的重大議題(比如政治、腫瘤或金融趨勢等等),我們都明白其中存有複雜性,所以也就願意容忍意見分歧,並且耐心等待問題解決,但對於家庭生活,我們傾向於認為一切都應該輕鬆順利,所以也就不免對漫長的協商感到厭煩。

  馬桶蓋掀或不掀、被子要不要折,明明這些都是生活裡的順手小事,我們以為說出自己的做法對方就會接受,但對方卻也覺得是我們該接受,於是原本隨手就能完成的「小事」卻變成了不順手,而人一開始總是對於生活慣性被破壞會有不舒服的感受,這種不舒服不見得會嚴重到破壞關係(除非對方嚴格要求或命令遵從),其實只是新習慣養成時必然會有的陣痛過程而已。

  所以,生活習慣不相同,需要的是互相調整,彼此都有陣痛期是很正常的,調整過後就會重新找回自在,不要一口氣就先認定彼此是「不適合」,畢竟兩人相處,鮮少有天生契合,更多的是彼此願意配合。

關係

  我一直覺得,任何「關係」都是探索自我的過程。

  在友情中,我學到課題分離與拒絕的重要,人我分際的界線沒劃清楚,容易覺得自己受委屈,也怨懟朋友給了傷害,都會讓關係越處越糟;在親情中,我學到抽離身份的重要,當我不再只用「小女兒」的眼光崇慕依賴父母,我反而能用比較成熟獨立的角度去照顧和回饋父母,與觀察他們的夫妻關係並從中學習優點;在愛情中,我學到思考要有彈性的重要,有彈性不等於沒原則,而是願意嘗試不同的溝通方式以達到共識,沒彈性容易堅持己見無法溝通,而沒原則往往代表不在乎自己怎麼想或只想討好對方,擁有彈性而不光只是爭輸贏,才能在意見相左時發現更多了解彼此的機會。

  而在婚姻中,我則是學到了保有自我的重要,保有自我並非只以自己為中心不願意付出,而是懂得不要把人生的意義與價值都投放在另一半或這段婚姻上,最重要的,是要先照顧好自己,明白我「已經夠好了」,肯定與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我不喜歡也不覺得有必要為了婚姻「奉獻」人生,我比較喜歡認為,婚姻的存在,讓我能與志同道合的夥伴「分享」人生,我的快樂仍由自己負責。

  每一種「關係」都仍持續帶給我不同的學習與成長機會,即使有衝突有難受,也還是很感謝當中依然存有「愛」,讓我看見自己身處在愛之中的樣子,與學著去愛人的模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