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親密關係一直都抱有個疑惑,我信任我的伴侶,相信他會待我好、會保護我,而我也願意敞開心胸與他分享生活大小事,但還是有某些話題,我一想到要開口就會哽咽或說不出口,我對自己的這種反應倍感不解,因為這看來與我對他的信任相左,說不出口是不是代表我害怕展露脆弱的那一面讓他看見,再往深點探究,是不是我的內心還是覺得他會趁機傷害我?

  回頭審視這段感情,我真心認為他值得信任,他也帶給我安全感,我不擔心他的背叛,可是觸及弱點的關鍵時刻我卻又退縮,如果我真的相信這個人,為什麼還會害怕呢?矛盾的情緒拉扯讓我感到罪惡感,因為我居然還懷疑他。

  是因為我還沒有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是我還存有部分自卑?所以我無法面對自己連帶也無法面對他?怎麼會信任的同時又產生不信任呢?許多疑惑我無法理解,比起想好好談論讓我脆弱的話題,我更想先弄懂自己的感受。

  這樣子的疑惑放在心裡許久,直到看見「抱緊我:扭轉夫妻關係的七種對話」這本書,才豁然開朗。

  書裡從婚姻諮商中「EFT情緒取向療法」(Emotionally Focused Therapy)的方式切入,談及如何辨視出夫妻關係間惡性循環的互動模式,以及改善關係有時與溝通技巧和解決問題無關,而是先從發現與理解對方行為背後所隱藏的情緒語言開始,並且將焦點集中於協助夫妻創造並強化伴侶間的情感連結,有許多例子都可看見身旁某些伴侶的影子,每一段都讓人心有所感,獲益良多。

  但最讓我有所感觸的,是書裡的內容解開了我的罪惡感,提及我們天生不喜歡面對自己的弱點,也與社會觀點有關,整體氛圍傾向堅強,所以會不自覺地忽略或否定自己的缺陷,怕面對了痛苦會有更可怕的後果,「對愛人,我們可能更不願意坦承自己的脆弱,以為那麼做會減少魅力,或認為承認弱點,等於把最有力的武器放在最有殺傷力的人手中。我們的伴侶可能會利用我們,所以直覺會告訴我們要保護自己。」(p.116)

  我終於明白卡在喉頭那瞬間的恐懼,不是代表我不信任他,或是以為他會傷害我,我最深的擔憂,是怕他會因為我說的話而不愛我,在關係中我們最害怕的,是失去彼此情感上的連結。

  而許多不佳的互動都來自於這份「畏懼」,對方的某句話或某些舉動,可能引發我們對於「失去連結」的恐慌,於是乎帶動行為反應,可能是比平常更激烈的言詞,可能是想逃離現場,只是想獲得對方的關注,但我們不見得能夠察覺這樣的舉動其實只是因為害怕。

  我們都期待與需要伴侶的回應與安慰,只是如果我們不表達出來,對方不知也無法回應,所以想要好好愛一個人,想要好好維繫一段關係,「伴侶雙方」都必須理解婚姻關係需要彼此「刻意」留意經營,都需要有自我揭露脆弱的「勇氣」,與同理對方痛處的「溫柔」,互相顧及與回應對方的脆弱之處,才能產生深度的情感共鳴,即使是分享負面的情緒,也好過完全沒有情緒,兩人退出關係之外,築起心牆,漠視自己與對方的心情。

  我也更理解「吐露真心」,應該是指坦承表達自己真正的情緒與情感需求,但不是搖著「我只是想說實話」的旗幟,猛踩對方的痛處,挑出對方的錯並指責要他改進,也要學會觀察對方的「真情流露」,那些顯得憤怒的語氣或沉默的回應,只是對方不想顯露出弱點又或懦弱的自我保護,那些「行為」的背後是其實是在「呼救」,希望伴侶發現自己當下隱忍的難受。

  這本書讓我了解「情緒」如何影響關係互動,也讓我更有勇氣,想要練習面對那些我以往不知怎麼說出口的話,我期許彼此「無話不談」,沒有什麼話不能談,而不是「無話,不談」,沒有什麼話好談。

  重視自己的情緒,有助於更理解自己在情感中的反應,我也希望更瞭解對方的情緒,加深我們的情感連繫,感謝能遇上這一本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