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近幾年都較著眼在「認識自己」,學著覺察情緒,看懂自己卡關在哪裡,或是藉著翻閱書籍來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在這過程中,越認識自己一些,我就越感謝自己的原生家庭。

  我們有許多想法、習慣和價值觀,都從原生家庭潛移默化習得,進而影響行為和決策選擇,在開始學習認識自己的時候,都會回溯源頭,重新再去認識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員為自己帶來什麼樣的影響,而人生中最難面對的關卡,往往是原生家庭帶來的傷痛,不管是要學著原諒、和解或忽略,要正視理應充滿愛的原生家庭也會帶來痛苦本就不是件容易的事。

  這就是我最為感謝的事,我在認識自己的路上,很幸運的可以不那麼辛苦就跨過與原生家庭和解的階段,我雖然也曾怨過父母重男輕女,但我體會到父母給予的愛其實更多,與理解他們對子女的擔憂,這種埋怨也就不再困擾我,所以後來發現我更需要看清楚的,是我從原生家庭裡習得了哪些價值觀。

  有兩點影響我最深,「與人為善」「不要給別人添麻煩」,它們原本是固定組合,要「與人為善」才能「不給別人添麻煩」,後來我學著把兩者脫勾及改變內涵定義,為我的人際關係帶來很不同的變化,是我有感自身想法及做法轉變最多的價值觀。

與人為善:從壓抑、討好與配合,轉變為勇敢表達與有界限的友好

  戀愛的時候,我以對方的喜好為主,擔心自己做得不夠、不好讓對方不開心,他要去哪裡、做什麼,我都配合,有不快的時候,我會覺得忍一忍事情就過了,所以我壓抑自己的情緒,看他的臉色,不敢表達與他不同的想法,我該聽他的不可以吵架,認為他的開心就是我的開心,「我這麼做才是對的,這樣他才會愛我」。

  分手後我重整自己,慢慢長出自尊,發現以往我沒有善待自己,感情不該用委屈求全換取,我才開始學著理解自己想要什麼和為自己的情緒負責,也幸運的遇到可以讓我坦然說話的伴侶,讓我更能放心練習表達感受與想法,與他意見不同時還是讓我很緊張,但我不再迴避衝突,我知道,溝通是為了更理解彼此,我可以好好講。

  與其他人互動來往也相同,以往我會希望被大家所喜歡及信賴,認為自己應該要當個好人,所以有時會違背自己的意願去配合他人,不敢拒絕,和太過熱心的關懷他人,但最後吃力不討好,甚至覺得別人都在欺負我好說話。

  之後我自己不想再這樣下去(失戀後的覺悟幫助甚多),從小事開始學著拒絕並且不心懷愧疚,釐清自己的原則和心理界限,分辨哪些是我喜歡且想要來往的朋友,只是我清理人際的方式不像談感情,若真覺得彼此磁場不那麼合,我就保持距離或保持徹底被動,並不會特別再去溝通或表達不來往,除了覺得朋友無緣就各自好好過,這部分也是我仍舊想迴避衝突的習慣。

  從前我表現友好,是忽略自己討好別人以換取愛或關注,別人的想法才是想法,也害怕被拒絕,現在我與人為善,但我也同時可以有自己的原則及表達意願的權力,而「拒絕」只是一種選擇,不是傷害(轉變對「拒絕」的看法也是很關鍵的部分)。

不給人添麻煩:從獨自承攬與解決所有事情,轉變為願意示弱與開口求助

  開始工作後這種習慣尤其明顯,我可以自己完成的事,就不去麻煩別人,但許多工作內容不可能獨力完成,需要讓別人處理的事,都會帶給我焦慮,因為覺得無法全部做完的自己很無能,另一方面覺得無法掌控時間及品質,很難相信別人,不過遇到幾回真的已經想不出方法解決,滿懷歉意地開口向主管說明,結果獲得處理的時候,心頭的那種輕鬆感給我很大的感觸。

  「我不可能完成所有的事,我的想法及做法不可能完美」,我開始接受有的事不該由我處理與決定,每個人的做法都不同,不見得只有我的方式才是好的,我尋求協助不等於給別人添麻煩,而是解決事情的方法。

  人際來往上我也習慣自己處理,難受的事我鮮少向朋友抱怨,覺得這是我該自己負責的事,要和朋友說也等事情告一段落,或我整理好心情再說,不然朋友還得花時間聽我訴苦,就連邀約也傾向等待,怕自己的邀約打擾別人,也擔心別人不好意思拒絕造成困擾。

  「不給別人添麻煩」的用意是好的,但我變成把自己定義成「麻煩」,很多想法都透露出認為自己「不值得」讓人花時間在我身上,也「不相信」別人會待我好,這反而會造成與朋友之間的距離感,我好好照顧自己,但我也還是需要別人的愛、陪伴與互動。

  所以我開始說出自己的煩惱,光能夠說出心情和想法,就已經覺得心裡舒坦許多,而且其實朋友們自然會視他們的個人狀況許可給予不同的回應,我只需要感謝他們就好,在我示弱之後才更有感,就像我願意傾聽,他們也同樣如此愛我。

  從前我不太揭露自己和被動,是因為覺得自己顯露負面情緒會造成別人的困擾,自己很無能,但現在我明白表露自己才能與別人產生情感上的連結,而且每個人都會有脆弱的時候,那是很正常的,我不必因此責怪自己。

轉化:察覺複製,保留認同的價值觀,改成自己的版本

  我是先有感自己的轉變,才察覺,原來以往有些觀念及想法,是從父母身上學來的。

  我爸媽為人善良,勇於對人釋出善意,覺得自己能做的事就不要拜託別人,也不需要多提自己的事打擾別人,可我也看見父親在經營生意時受到的委屈,說吃點虧也沒關係,也看到母親在與人往來時選擇的隱忍犧牲,他們都習慣把「自己」擺在最後,忽略自己的需要,在他們的認知裡,這是「好人」的定義,也是父母愛的表現。

  父母的言行是子女的銘記模板,最原始也最深刻,所以我們一開始也很容易以相同的想法及態度去面對外界的人事物,也許是情緒管理的方式、面對挫敗的處理方式、處理情感及人際關係的方式等等,就算生命歷程不同,但很有可能因為潛移默化的價值觀,一步步做出與父母的人生越來越雷同的選擇,而且可能是不自覺的複製,我個人是在30歲之後越來越有感自己與父母有哪些部分很相像。

  也是這時,最有能力覺察自己「正在複製」,那就能讓自己有所轉化。

  爸媽帶給我們的價值觀不見得都是老舊古板不合時宜,我們自己也要懂得檢視與反思,像我學到的「與人為善」和「不要給別人添麻煩」,依舊是我認為很值得遵循的價值觀,但是,我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版本的認知及作法,延續他們給我的美好觀念。

  感謝父母賜予的生命與不插手,讓我可以學會為自己的人生負責,與好好的認識自己。檢視原生習慣,可以更看清楚自己還有哪些人生課題值得學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