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業第一天,趁著記憶猶新,來紀錄提離職後到正式離開大概2個月左右,我個人身邊小範圍的社會觀察內容:
1.別人的想像比真相更精彩
一開始聽到我離職後的去處傳出好幾個版本有點驚訝,訝異的是居然有人會好奇,我只是個系所的行政人員,原來也有貢獻話題的功用和被談論的價值。
不管我是去新加坡、加拿大、美國或歐洲,感覺上我都可以展開環遊世界之旅了,至於我離職的原因,輾轉聽到有婚姻危機、當貴婦、懷孕等等,實在挺有趣的,這幾個元素能拼湊出很精彩的故事。雖說別人確實沒有必要記得我之後要去哪,或我為什麼離開,但我收集到的故事版本,都比我實際上的人生要精彩得多了,可很少有人當面問我,大概是怕冒犯我吧?我後來的官方說詞,就是為愛走天涯去吉隆坡,真的比較無聊,沒有什麼想像空間。
2.關懷的言詞透露價值觀
在離職程序進行的過程中,陸續有些人來關懷我提離職的原因,我給了官方說法,他們會詢問一些細節,不脫與經濟與婚姻相關,而那些勸慰的字句其實都透露出他們的人生狀況。
為愛走天涯太不切實際,夫妻兩人到最後就像室友一樣,各過各的也很好,沒孩子不必犧牲這麼大只為了繼續在一起,如果是為了生孩子再去就好,不然賺錢自己花多快活。諸如此類。他們將自己對於改變或婚姻的看法投射在我身上,但那些其實都是他們個人的現況,反而讓我感覺,他們不過是想藉由這種說法自我滿足,像說服他們自己做那般選擇比較好。雖然我不認為像室友一樣的夫妻關係,或是只為了孩子維持婚姻的情況是「比較好」,但我微笑謝謝他們的關心,讓他們覺得自己有給出建議與安慰,我也不必多費唇舌,彼此開心就好。
3.原來「改變」是件勇敢的事
有些人說我提離職勇敢,不知道是一份工作做17年都到40歲不容易轉職才辭職很勇敢,又或是,辭掉一份薪水福利都挺不錯又穩定的工作很勇敢(當然愚勇也算一種勇敢,只是別人不會明說)。
不過我覺得自己只是做出選擇而已,沒想過勇敢與否,而且,身邊也不乏工作2、3年就轉換跑道,或是不喜歡現況就提離職,甚至自行創業的人,相較下我覺得他們才勇敢,很快的就能做出決定以及擁有行動力,還要能敞開胸懷去適應新的環境與面對不確定,這些都是我短時間無法鼓起勇氣做到的事,所以說到底,原來我們看到別人做出「改變」,做我們想做但沒能做的事,就會覺得對方很勇敢。
4.正向支持比負面提醒多
決定提離職後,發現身邊的「真朋友」挺多的,會為我開心,會祝福我的決定,或認真幫我著想去處,表達給予支持的態度,我接收到很多溫暖。
當然也會有負面的提醒,要我看好老公小心外侮,要我管好自己的錢以免兩頭空,我指的負面不是不對、不好,只是表示關懷的方式不同,我感謝身旁傳遞正向能量的人更多,也相同期望自己能給他們正向的溫暖。
最有感觸的大概就是以上這四點了,想想人生中好像初次有這麼正式的離職經驗,事前的忐忑到確認後的自在,都讓我印象深刻。也體會到,即使已經稍有年紀,還是可以體驗許多新鮮事,期待接下來的無業生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