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微笑閱讀,讀完讓人會心微笑的書,記下觸動我心之處,留住瞬間片刻的體悟。 

微笑閱讀:《專注力協定》1—分心,是想要逃離正在做的事。

  前一篇提及,生活中分心的狀況比比皆是,但共通點都是我們想逃離現實生活裡的不適感,不過我們可以試著參考《專注力協定》當中「心無旁騖行為模式」的四個步驟,讓我們學會如何預防分心:

1.管理內在誘因,調整內在信念。

  理解分心的根源與動機往往都來自於我們想要逃避當下的某些事(工作/人際/情感關係),而任何一個有效紓緩心理不適感的行為,就會成為我們躲藏的去處(久而久之依賴成癮),弄清楚心裡的不適感(內在誘因)從何而來,又或想逃的理由,唯有面對痛苦並解決,才能找到掌控注意力的方式,與此同時也才能控制分心的行為。

  有時我們不會留意到自己正在分心,但試著提高意識,練習觀察與回想自己在分心之前有什麼感受?「覺得思緒卡住很焦慮煩燥,所以忍不住去拿手機」,越能覺察到自己的行為模式,就越能夠即時發現並管理,試著用好奇心觀察快被衝動控制的自己,在做出分心行為前的身心反應是如何?「當我真的很想拿手機的時候,會感覺胸口一陣糾結,手心微微冒汗」,習慣自我觀察,然後告訴自己,「我現在想不到更好的方式排解煩燥,就快要對手機投降了,可是我想要等個十分鐘再看看」,我們無法壓抑衝動,但可以掌握自己對待它們的方式,不必馬上做出反應,有時候「癮頭」會自行消退。

  並且,不要總是為自己貼上缺乏自制力的標籤:「我的意志力很薄弱」、「我本來就很容易分心」,內在信念影響外在行為,如果我們認定自己對分心無能為力,或無法抗拒誘惑,那就會成真,不要因為分心行為自我批評,試著給自己正向的對話,「下次我會察覺得更快」、「我比先前更快回到狀況內」、「我有進步了」,讓自己有信心繼續解決分心的問題,而不是打擊自己。

  從內在開始處理分心,反思讓我們逃避的內在因素及真正原因,看清自己對待不適感的方式,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有解決分心的能力。

2.替引力行為騰出時間,把價值觀換算成時間。

  分心的拉力讓人遠離自己想要的,而引力則代表想做的事,能牽引著自己走向目標,靠近想要的人生。那些想做的事,都與我們的價值觀有關,型塑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想要支持什麼樣的理念,又或想要與外界產生什麼樣的連結,價值觀會體現在自己、人際關係及工作(不單指賺錢行為,泛指與自己和人際關係之外的事物)等三個主要生活領域,為我們的選擇提供指引,但當我們只花時間關注在某個領域,就會壓縮並犧牲其他領域的時間,比如忙於工作因此忽略與親人的相處。

  因此書中建議,可以利用「時間箱」(結合行事曆及待辦事項,安排每個時段要做的事)管理規劃自己一週的時間,決定自己要做什麼、什麼時候做和做多久時間,包括休息、滑手機、吃飯、陪伴等活動都放入,把時間填滿,用實驗的精神施行,觀察的重點,是看自己是否真的有去做計畫內的那一件事,便能觀測自己有沒有分心,和什麼事讓你分心。

  製作時間箱,會需要決定在不同人生領域要花多少時間,會看到在自己身上、重要的人際關係上,和工作上分別花多少時間,也更清楚自己付出多少時間在實踐自己的價值觀,就算有臨時的事項發生影響行程,也可以做為下週調整的方向,分辨出哪些事情是拉力與引力,逐步調整行事曆,也確保自己的寶貴時間不是莫名的被別人偷走又或被自己浪費,並且學著接納,我們只能控制自己投入的時間,但能不能換得好的成果並非必然(比如我規劃寫作時段,不代表坐在電腦前我就會文思泉湧,但我若不事先計畫,我就絕對不會開始動筆寫作)。

  事先計畫好,保障自己給引力行為留下足夠的時間,確實執行計畫,知道自己每天在做什麼,是讓自己變得心無旁騖的必要行為。

3.對抗外在誘因,減少環境暗示。

  不管是通訊軟體又或各種app,它們都只是工具,使用得宜能為我們帶來助益,但它們跳出的各類提醒總讓人忍不住想開啟確認,這些來自外在環境的刺激會為專注力帶來很大的影響,「我們面對分心時的掙扎,通常都是面對外在誘因時的掙扎」,針對每個外在誘因,試著提出重要的自我詢問:「它會讓我獲得引力,完成行事曆的計畫,還是把我拉向分心?這個誘因是在為我服務,還是我在為它服務?」我們不需要排斥科技,但要記得科技是替我們服務,不該讓它們反客為主。

  作者尼爾‧艾歐在這章提出實際做法對付外在誘因,包括明確告知旁人自己需要專心不受打擾的時段,放出信號捍衛自己的專注力,將信件依回覆時間快慢分類,再按自己排定的時間寄出、規劃時間使用聊天群組、手機缷載沒有必要的app或改成不收通知、另存網頁上的文字線下閱讀等等,運用各種系統工具,為自己整理出誘因最少的環境,把時間留給行事曆上真正重要的事。

  而且只要先行規劃好,其實我們還是可以進行多工處理,比如運動時邊聽Podcast或有聲書,或講電話時起身走動,當我們不需要在某件事上太過專注,我們就有能力一心多用,既能騰出時間給更具有引力的事,還能將原本的外在誘因轉為獎勵,也幫助自己養成好習慣。

  善用科技工具,取回主控權,為自己打造適合專注的環境。
 
4.用協定預防分心,預先承諾助專心。

  古希臘英雄尤里西斯為了順利渡過有海妖的海域,下令水手們用蜂蠟堵住耳朵,便不會聽到海妖具有魅惑力的歌聲,但他決定聽聽海妖的歌聲,也預期自己會失去理智,因此要求水手們將他綁在船桅上,不能替他鬆綁與聽他的命令,這樣的做法,讓他們的船順利通過危險的海域。

  作者尼爾‧艾歐用這則小故事表達,預先承諾讓我們在頭腦清楚時先做出決定並依循,衝動時便不至於做出讓自己後悔的選擇,如同前三個部分所做的事,先解決內在誘因、先保留時間給具有引力的事、先移除多餘的外在誘因,這時候再加上最後一道防線,預先承諾,運用三種預先承諾的協定,和自己打契約,才能有效預防自己一時不察而分心。

  我們能用「費力協定」增加分心行為的執行難度(例如把零食用計時密碼鎖封住、讀書前找個朋友互相約束),重點是找到阻斷自己衝動行為的機制,也可用「代價協定」來讓分心付出昂貴的代價(例如和朋友宣告,沒在年底前將書完稿就付對方十萬元),重點是代價要高到會讓自己心痛,為了避免損失,我們便會集中心志努力完成目標。

  但若想改變行為,「身分協定」應該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我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認為自己是什麼樣的人,身分認同連結到價值觀,也一併反應於外在言行,因此可以試著建立自己想要的形象,「我是個心無旁騖的人」,並搭配相關行為(開啟勿擾模式、特定時段掛上請勿打擾的牌子),主動的作為會強化身分認同,也會讓自己進而習慣選擇符合價值觀的決定,而不必其他人督促。

  運用適合自己的協定方式,預先自我承諾投入專注,並記得衝動分心破壞規矩的後果,預防分心之外,也能讓自己減少分心的次數及時間。

運用「心無旁騖行為模式」營造自己想要的生活

  理解「心無旁騖行為模式」之後,書裡進一步將它們運用到職場上、親子教養與情感關係上,以實際的例子讓我們理解分心的後果,與專注會帶來何種成果。我尤其喜歡他對於關係中「人在心不在」的描述,不管是親子關係又或親密關係都相同,「把分心行為放在比人更優先的位置,分心甚至會向我們最親密的關係索取通行費,我們可以跟世界上任何人輕易取得聯繫的代價,就是我們可能無法全心全意跟真的在身邊的人相處」。

  親子關係疏離又或夫妻關係冷淡,都不是手機或3C產品害的,是我們的各種分心導致的,因為經營關係需要投入心力與時間,會帶來壓力,有時也會有些無趣,甚至讓人煩燥,但若我們總是選擇用「最容易」的分心方式,鑽入網路世界中而不試著溝通改善,那問題依舊存在,而迴避變成習慣,情感關係裡的空白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難以補救。

  最後,放上臨床心理師洪仲清為這本書寫的引言作結:「多少人的大把時間,是在自己所認為的『殺時間』的活動中度過。時間殺多了,實踐自己生命意義的資源就少了,間接等於在殺自己的生命。很多『殺時間』的活動,近乎無意識地執行。殺完時間,常累積滿身疲憊,長期來說累積身心壓力導致疾病,這又接近直接殺自己的生命了。」他精準的描述嚴重分心的後果。

  讓我們分心的東西永遠都會存在,我們依舊會不小心分心,但我們能夠學會如何處理,讓它們不會「一直」發生,找回專注力,學著心無旁騖,努力地讓自己做到言出必行,好好保護人生中最重要的資產「時間」,找回自己的生命力,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流向,才能創造與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

 

arrow
arrow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