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生活是導師,從自己的生活當中其實能學到很多人生智慧,而且我認為從切身相關的人事物之中所學到的經歷,才會記得更深更久。

近來常與以下兩種「專家」互動,因此從他們身上獲得許多體悟,我想每個人的身邊應該都會有這樣的人。

第一類是「情境模擬專家」。

這類人非常擅長想像出各類災難情境,「萬一……」是他們常掛在嘴邊的話,只要遇到一點狀況,他們就可以馬上編造出許多情節,可怕的、冷門的、極端的、發生機率很低的,不管是哪一種,他們都能馬上挑出很神奇的例外狀況。

所有我們想得到的,他們都可以再把情況模擬得更惡劣,而那些我們想不到的,他們更是可以形容得身歷其境。每回從旁聽著他們對於負面事物的聯想力和想像力,實在深感佩服(這不是反諷啊)。

我自己是習慣事前做好計畫的人,這表示我也會預想一些不好的情況並先做好準備以備不時之需的應變,我認為事先設想好也比較能避免因為慌亂而手足無措,先準備好一些解決方案也能讓自己更安心。

但面對「情境模擬專家」,我的沙盤推演能力望塵莫及,和他們對話的過程中,也會讓我思索更多可能性和想好有「萬一」的情況能怎麼處理。但向這類專家請益的時候,要留意的是他們除了很會預想各種糟糕的情況,連帶地也會一併拋出擔憂和焦慮的情緒,很有可能我們也會被這種強烈的情緒影響,而開始心慌,為了那些還沒發生的事提前緊張不已。

所以需要提醒自己,我們要關注的重點,是從各種聽起來不妥的情境中先找到可能的解決方案,把焦點放在未雨綢繆並將方法留在口袋裡備用,毋需連帶吸收情緒。試著過濾對方那些帶著負面情緒的形容,才不會讓自己深陷在各種可怕的想像裡。

第二類則是「緊急應變專家」。

這類人非常擅長臨機應變,腦袋轉速很快而且臨危不亂,能從自身經驗中找到又或組裝出適合的因應方式。因為事出突然,需要能馬上回應,而他們總能很迅速地做出決斷,不會被意料外的事情擊潰或瞬間當機,這是我很想升級的能力。

我本身偏內向也高敏,容易對外在事物的變動感到緊張,神經一被觸動就會有點不知所措,尤其是初到新環境時,因為所有的人事物對我而言都是陌生的,所以很多事都會讓我嚇到或讓我感到驚慌,但一段時日慢慢熟悉之後,待我適應了變化也學到更多應對,我也就能拿出自己更好的表現,我知道自己需要更多時間了解和摸索。

所以前頭說到我多半會按計畫行事,也是因為這會讓我比較有安全感。我多半會先把握好大方向,然後保留細節變更的彈性,可如果突然出現和我預期的事差太多的情況,我當下會不知如何是好,就像系統運算超載,會立刻腦袋空白然後開始發慌,心裡也會不斷上演小劇場,覺得自己把事情搞砸了,諸如此類在這類念頭中打轉。

這時我就會很需要「緊急應變專家」的幫助,他們總能讓我馬上回神並從驚嚇僵直狀態中清醒,也得以從負向漩渦裡脫身轉為專注在處理事情上,而不只是被情緒綁架無法動彈。這類專家助我度過菜鳥的惶恐期,我也從他們的身上看到如何沉著應對,經驗累積多了,知道的事多了,自然能更有從容的餘裕,但除此之外,也要自己學著把心放寬一些,因為太多事都無法預料,保有更多空間靜觀其變也是一種選擇。

所有的人都有值得我們學習之處

和「情境模擬專家」互動時,我要記得不接收他人的情緒;和「緊急應變專家」交流時,我則是要記得先放下自己的情緒,這真是完全不同的學習方向。從旁觀察自己在與這兩類人相處時的情緒變化,或察覺到自己化身為其中一種專家,都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要能從生活裡的人事物經歷之中獲得智慧,我個人覺得要記得保有兩個很重要的心態,一是不要先入為主,要拋下預設立場去看看自己遇到的人事物,不先批判,才能跳脫原有的視角看到新的收獲;二則是不要理所當然,當我們覺得所有的事都沒什麼好值得感恩或探究,什麼事都是應該的,若帶著這個態度看待生活,不只會麻痺感官,更抹殺好奇心,也就看不見生活時時正在教你的課題。

我現在覺得,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人事物,不論停留時間長短又或影響深淺,他們都是來為我們上一課的老師,可我們能不能從中學到該學的事,又或總是在重覆學一樣的篇章,就得看我們自己覺察體悟的本事。把自己當成「生活」的學生,求知若渴,我們自然會收獲豐碩。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自我認識 自我覺察
    全站熱搜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