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事情時我們都求當機立斷,不過處理情緒時,我們可以試著
緩一緩。
有時想到了什麼,情緒一起便脫口而出,有些話甚至是事後得保
證再三也不見得能平撫對方受傷的情緒,那便成了隱隱擔憂的疙
瘩,因為害怕再聽見一次出口傷人的話,於是便把某些也許會挑
起情緒的話往肚裡藏,一有了畏懼,實在很難談分享。
可能我們會急著想立即看見回應,拋出的話語心情希望能獲得回
音,於是當情況不如自己所預期,便讓失落亂了情緒,去追問著
怎麼回事,傷心著為什麼聽見了卻充耳不聞,反而忘了先問問對
方是不是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以致於無法說些什麼,有時候並非
是對方淡漠地無話可說,情緒一起似乎怎麼說都是錯,於是對方
被自己逼迫的話語壓得只反應得了沉默。
我們會想和對方分享,可有時只記得分享這回事而忘了先看看對
方是不是正在忙碌,又或是有什麼事心煩,尤其自身不悅的情緒
更希望藉由對方的傾聽獲得抒緩,這種時刻最容易脫口而出覺得
對方不重視不在意自己的話語,因為負面的感覺放大了陪伴的重
要性,於是忽略了對方是不是有餘力能承擔這樣子的情緒,快樂
時的分享反倒在這時候被遺忘。
所以才說著情緒一起時可以緩一緩腳步,若是情緒由第三人引起
可最後卻得由自己最愛的人來收拾善後和承擔怒氣,是件很不公
平的事情,負面情緒更容易有加成作用,前一件事的不開心可能
正發酵,結果接著對方又正好沒有法子傾聽,前後兩件事加起來
,錯便指向了身旁的那個人,而對方可能不明白原因,就被指責
著哪裡不好,無來由的怨懟又怎麼不會引發磨擦和不愉快?
於是爭吵到最後,往往是因為彼此情緒不好,出口的話語未經考
慮而延燒,原本爭執的部分可能反倒不成了重點,莫名的壞了兩
個人的心情,又得花上時間去撫平傷痕,反覆傷害最深的部分是
無法控制的情緒,而不是那些出入的想法和觀念。
在罵對方之前,先想一想是不是要讓自己成了傷人的武器。
- May 26 Thu 2005 21:34
緩一緩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