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篇文章:微笑閱讀:《後悔的力量》1—後悔能幫助我們更上層樓

什麼樣的事會讓我們後悔?不管是原生家庭或與伴侶的關係,又或是教育、健康、財務,生活各方面都有可能會產生各類不同的遺憾。表面上遺憾呈現在不同的生活領域,但其實有相同的根源,作者認為幾乎所有的遺憾都能歸至四大類別:根基遺憾、勇氣遺憾、道德遺憾、人際遺憾(p.33)。而每種遺憾都顯示出人們的內心深處的需求。

四種「後悔」的類型

1.根基遺憾:源自缺乏深謀遠慮和未盡己責(p.114),從無法抗拒的誘惑開始(p.115)。

有些選擇會造成人生的生存立基點不穩定,比如年輕時喜歡各種享樂,當下可能不會立刻感受到後果,而是日積月累直到某天發現工作多年卻毫無積蓄、健康出現問題等情況發生時,才後悔自己以前未承擔責任、不認真努力又或不夠謹慎。

稍微有些年紀的人比較容易出現根基遺憾,因為有些問題需要足夠長的時間才會累積出爆炸般無法收拾的狀況(例如財務及健康問題),也才體會到各種錯誤抉擇加總而來的後果,為了沒能事先規劃、沒有全力以赴、沒替人生打好根基而痛苦,也為了失去的機會惆悵。

因應根基遺憾可以用一句俗彥諺來說明:種樹的最佳時機是二十年前,其次是現在(p.123)。現在就開始改變。

根基遺憾揭示的人類需求是「穩定感」:我們都需要擁有基本的教育水準、財務水準和生理幸福感,來降低心理上的不安,讓我們擁有更多追尋機會及意義的時間和心力(p.126)

2.勇氣遺憾:源自未能善加利用自己的人生根基,去斬獲更豐富多彩的人生(p.131),往往起於未傾聽內心的聲音(p.132)。

對於「沒能把握」的機會耿耿於懷,懊悔自己沒有拿出作為。放棄了某些決定或改變,這種未竟之憾會盈繞在心頭。

這類人可能後悔什麼?後悔沒能為自己勇敢發聲、沒能採取行動,都是為了「沒做的事」而感到後悔。若實際去做,我們會看見下一步、會看見結果,就算不如預期,後悔的程度也較少。因為比起採取行動的後悔,不採取行動的後悔更鮮明、立即,而且更看不到終點,所以會更經常想起(p.136)。

所有的勇氣遺憾都具有相同的核心,就是發展機會受到阻撓(p.137)。而因應的方法,便是去做那些以前沒做的事。為自己勇敢發聲、踏出一步、做出改變,才有機會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活出自己想要擁有的樣子與人生。

勇氣遺憾揭示的人類需求是「成長」:追求個人發展、盡情體驗世界,不只尋常度日,而是享受多采多姿的人生(p.143-144)。

3.道德遺憾:表示在關鍵時刻選擇了良知不認同的那條路,比其他核心遺感來得複雜,因為「道德」每人定義不同(p.149)。

道德遺憾調查的反饋意見中出現比例最少,但變化最豐富,每個人痛苦的內容都不一樣,但感覺最痛,影響時間也最久。

做出偏離良善的選擇時,當下可能還會合理化自己的行為,但有道德疑慮的行為會在過段時間後在心理發酵,並持續讓人懊悔。與勇氣遺憾「為沒做的事後悔」不同,道德遺憾經常發生在行動過後。

比如,傷害他人的許多人,會設法將心中的悔意轉化為值得他人尊敬的行為,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p.157)。比如欺騙(外遇為大宗)的人最感到後悔的,不只是他們加諸的傷害,而是親手摧毀的信任感。(p.159),也因此更瞭解信任的重要性。

而因為自己未能從軍犧牲奉獻,覺得對團體不忠誠,則是少部分的遺憾;褻瀆神聖(如墮胎)也有部分,至於違背權威/顛覆原則(讓父母或師長丟臉),則可能是文化因素,發生次數最少。所有道德種遺憾的共通點,都是能讓人奮發向上,鼓舞自己成為好人。

道德遺憾揭示的人類需求是「良善」:面對有疑慮的情況,選擇做對的事就對了(p.166)。

4.人際遺憾:是所有的悔恨中,占比最高的一種。源自於不了了之或未能圓滿的人際關係(p.171),比起其他後悔怠覺更深刻,原因是威脅到心中歸屬感(p.176)。

在人生中別具意義的家人、伴侶、好友等等,當我們輕忽這些助我們完整人生拼圖的人,使得原本完好(或應該完好)的關係破損或消失,都會覺得心裡缺了一角,尤其如果另一方已經離世,我們更會為此感到無能為力,因為再也無法彌補缺憾。

書中提及,因莫名理由而漸行漸遠的關係比較難以修補,想到要再去主動連繫,我們可能會覺得自己唐突地連絡會讓對方尷尬,自己也找不到好理由說明為什麼那麼久沒交集,預設了兩個人可能都尷尬的狀況,於是就選擇一再拖延。

但反過來想,如果是對方先連絡我們呢?也許我們會喜之望外,並對於對方這麼多年仍在意這段友誼而感動,所以,對方或許也同我們的反應一般,樂見我們主動示好。學著甩開尷尬,即刻起身,再度推開那扇友誼的門,珍惜仍擁有的情誼,以免又成為來不及彌補的關係。

人際遺憾揭示的人類需求是「愛」:不限於情人間的愛戀,而是各式各樣的愛。撥通電話、拜訪對方、說出心中的感受,突破尷尬感,主動出擊!(p.186)

從「後悔」學到的課題

藉由後悔的四種分類,我們大概可以知道哪一種遺憾影響我們最深,而最深刻的遺憾往往也映照出內心最在乎的事物。

抱有根基遺憾的人可能會說,「要是曾經努力點就好了」,這正是在提醒我們,要趁年輕時奠定牢固的物質與身心康樂基礎,才不致於年紀增長徒嘆氣。

抱有勇氣遺憾的人可能會說,「要是當初冒個險就好了」,這正是在提醒我們,要勇於嘗試新事物並大膽突破,才能有多彩的人生。

懷有道德遺憾的人可能會說,「要是我沒做錯就好了」,這正是在提醒我們,要成為自己裡與別人眼裡都有道德操守的人,才不會午夜夢迴無法入眠。

懷有人際遺憾的人可能會說,「要是我主動出擊就好了」,這正是在提醒我們,要試著拋開尷尬,學會用愛串起友誼和親情。

我也因此更加明白,原來「後悔」最重要的作用,是在提示我們要採取何種正向的生活方式,人生才不會有遺憾。

經由前篇與此篇文章整理的重點,我已經知道了後悔能夠催化出改變的想法及行為,也明白什麼樣的生活方式能減少遺憾,而接下來的一篇,則是我認為最關鍵的內容:如何轉化自己的遺憾,幫助自己再造人生?

arrow
arrow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