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為「做自己」下的定義都不同,表現「做自己」的方式也不同,我認為的「做自己」,是透過言行展現自身感受、想法及價值觀,並為自己的言行負責,書寫是我做自己的方式之一。 若拆解「做自己」這三個字,「做」是表達與實踐自我的各種方式,而「自己」才是重點主詞,如果不夠認識「自己」,表現出來的言行很有可能只是在做「自以為『做自己』該有的樣子」,這其實與「真實的自我」還是有落差。

  從小到大我們學到的,大多都是做「符合別人期望的自己」,讓我們覺得如此才有被愛的價值,而做「真實的自己」,是不完全符合別人期待的事,被解讀是不對不好的,而且不會被愛,於是,我們慢慢不再對「自己」感到好奇,只想著如何能獲得別人的認同,做好「別人眼中的自己」。

  所以看到別人「做自己」時,會羨慕、嫉妒又或佩服,是因為自己做不到,一是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樣子,因此不知道如何「做」,二是自己其實下意識認同做自己是件離經叛道的事,是不會被別人接受的事,所以看到他們突破束縛,挑戰社會價值的行為「很勇敢」,但勇敢的不是他們表現出來的行為,而是他們敢擺脫尋求他人認同、敢擺脫社會既有標籤的態度,別人的喜歡與否都跟他們的自我認同無關。

  「做自己」的人更在意有沒有表現出真正的自己,沒有空去在意他人想法或與人相較,而這樣的態度自然而然會吸引認同他們價值觀的人靠近,看起來矛盾,但這才是「做自己」的真意,能夠與他人有更「真實」的連結。

  對我而言,「做自己」就是單純的「做自己」,我不會賦予任何特別的目的,比如為了反抗社會壓力,比如為了突顯自己與眾不同,帶著自身之外別有所求的意圖,可能會讓自己為了想反抗、想突顯,而做出其實也不符合真實自我的事情。做自己,其實就只是展露自己的真實性,讓自己開心、讓自己自由,但不等於會比較輕鬆,因為「做自己」需要能夠精準說出真正的想法與明確做出符合想法的舉動,而要能精準說出和明確做到,必須要很清楚自己的思考流程和能掌控言行,而要搞清楚自己的思考流程和能掌控言行,則必須要理解自己的價值觀、界線與信念等等,和明白情緒及言行反應的關係,都需要學習,所以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做自己」,也不等於就是當個「不社會化」的人,或當個「不在乎別人感受」的人,這和不在意別人認同與否是不一樣的。「做自己」並不是「以自我為中心,世界要繞著我轉」的概念,若總抱持著這種心態,當發現世界常不按自己的意思轉,卻覺得別人都是在針對自己,反而容易讓自己陷入「被害者情結」。「做自己」,是與他人互動時,懂得顧守自己的界線,被踩線了會表達出來,但同時也尊重別人也會有他們的自我界線,是決定說真話時,會把自己內心的感受、需求、意見說清楚,對方認同與否是其次,但絕不只是想嗆人或專講難聽話傷人,也不是只顧著滿足自己的需求,覺得不能讓自己受委屈所以別人都必須配合,更不是只看得到自己的獨一無二,而貶低別人的存在價值。「做自己」,從不是為了向誰證明自己有多好或多厲害,或拿自己的定義去攻擊他人、規範他人。

  為了自己,所以想要好好做自己,學著更認識自己,才能釐清屬於自己的「做自己」版本,至於你們認不認同我的版本,我無需探究,因為更重要的是,我喜歡自己的版本並且落實在自己的人生裡,這樣就夠了,祝福我們每個人都能好好的「做自己」,不與人比較,也欣賞別人做自己。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自我認識
    全站熱搜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