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朋友聚會有時會邀集彼此攜伴參與,藉以互相認識,有時候哪
個人的男/女朋友未出席了,多少都會表示關心,詢問一下為什麼
不能出席,對方回應「在忙」、「有事」,這話題也可就此停止,
可會有人在關切之前,就先下了猜測,說著「是不是他空理妳所以
沒來呀?」,又或是在回答完忙碌的答案後,表達更多的關切甚至
同情,說著「他都不能陪妳,好可憐喔」,這類的反應可能無心,
但未必適切,通常說這類話的人也間接顯露出自己的感情狀況。

  可能是覺得情侶之間不管做什麼事都要在一起,朋友的聚會不
可以獨自出席,不陪就代表不重視,所以別人有這樣的情形也用自
己的標準先入為主判斷為負面理由,可是,自身所認定的「不正確
」或「可憐」對別人來說並非如此,或許我想得較多,但我的確認
為有些話不說會比說來得好,有時只是反射回應,但未知會引起多
少漣漪。

  比如,也許朋友和情人間真有些不快了,聚會時想好好放鬆一
下也不想多提,結果劈頭的招呼語就又讓人傷心;比如,也許女朋
友和情人間真的有事沒法配合,結果被說著可憐,她突然也覺得自
己沒人陪好像真的很糟,回頭又和男友起衝突,爭論起別人的男友
可以出席為什麼他不行,諸如此類已協調好但又被第三人一句話破
壞平衡,她的男友何其無辜?

  這類話語對有些人會有「引導作用」,原本不覺得如何,被這
麼一說似乎就真有那麼回事似的,像是男友不能出席是因為他不想
理妳,男友沒法陪同是因為他不在意,可事實不一定如此,是吧?

  我自己對這部分一直都是「分開處理」,朋友邀集的聚會,我
可以出席就會答應,有特別提攜伴參加,我才會邀請情人,至於他
能不能出席則看他的時間安排,並不是每一種聚會都適合攜伴,所
以若想找對方一起參與聚會,自己就要先提出詢問,反之亦同,既
是「我」的朋友找我,當然是以我能不能出席為主,而不是對方能
不能陪伴為決定關鍵,可以一同出席很好,不能也無妨,自己先行
說明也讓彼此好決定行程,這和他重不重視我、愛不愛我無關。

  我也曾因隻身出席感受到被他人「同情」,可事實上我並不覺
得自己可憐,所以當下有些啼笑皆非,想感謝對方的好意可那對我
而言不受用,想解釋些什麼似乎又在推拒別人的關心,於是保持微
笑沉默回應,由得別人去想吧。

  對於他人的愛情,適當的關心就好,我想不必特別給予這類同
情,有時反而會有些失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丹瑄 的頭像
    丹瑄

    微笑探索家 丹瑄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