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7月底這趟前往吉隆坡與另一半碰面,算是一趟拯救愛情戶頭的旅程。

  以往他每月至國外出差頂多10天,去年底開始轉變成夫妻相隔兩地生活的型態,每晚睡前與他視訊談天,在臺灣的我,安排自己的時間倒也輕鬆愉快,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與他對話時,我越來越容易分心,有時還會突生不耐煩,比起以往無話不聊,我省略了很多話,想著反正說了他也不知道,與其花時間解釋不如作罷,於是多半放空聽他抒發工作上的不快。

  等我明顯察覺自己和他談話顯露煩悶,想趕快掛電話時,才驚覺「這種狀態不對勁」。

  一開始我倍感愧疚,質疑自己難道是個只能同甘無法共苦的伴侶嗎?明知道他在國外沒什麼人能說內心話,所以他總惦記著要和我視訊,而我明擺著不耐煩,他卻也忍受沒有戳破,我實在不喜歡這樣對待伴侶的自己。

  也因此我開始正視這樣的狀況,深知不能再這樣下去,便認真的問自己,是已經對他生厭嗎?是不想再看見他嗎?是覺得回復單身也無妨嗎?答案都是否定的,一想到與他分開心裡還是刺痛難受,他是我最好的朋友,我還想與他繼續走下去,和他分享人生,雖然仍說不清壓在心頭上的沉悶是什麼感覺,可是我想改善自己的舉動。我先為自己不耐煩的態度向他道歉,也感謝他的包容,表達我希望先縮短對話時間,以免我故態復萌,並請他給我一點時間想想自己是怎麼回事。

  沒多久我看見這篇提及「關係倦怠」的文章,靈光一閃,是了,我心裡那股沉悶、厭倦、煩燥,感到無聊,無法與他共感的心情,綜合起來就是「倦怠」,我終於能把心裡的感受標示清楚,而且還藉由文章內容確定了自己的關係倦怠種類(缺乏新意型倦怠),我的思緒也變得清晰,我明白需要做的是調整自己的狀態,與讓他理解我的感受。

  仔細回想,應該是我仍處於母喪復原時期,我沒有察覺到即使近如伴侶,即使我理智上覺得自己應該陪伴異鄉的他,當他的心靈垃圾筒,可自己其實已經無法再多承受他人的負能量,尤其我自己的生活模式與心靈狀態都不在最佳狀況。

  但我沒有即刻向他反應,「我也需要被關心」,而是要自己忍耐,選擇自以為的體貼,告訴自己,「算了,他悶壞了,就讓他說吧」,我們之間開始少了「互動」,因為我疲於回應,內心實際上是有所不滿的,可是我沒有表達出來,於是壓抑的感受累積成倦怠,加上彼此空間距離太遠,雖然我本來以為可以適應良好,只是當彼此少了許多對話交流又無法實際相處時,「愛情帳戶」扣款的速度飛快,我若再不誠實面對內心的感覺,那戶頭很快會被掏空。

  我將「關係倦怠」的文章轉給他看,並告訴他這就是我確切的感受,我明白會刺傷他的心,可是這同時也是我釋放的求救訊號,我希望能找到適合實際狀況的相處模式,維繫以往的親密感,並讓感情回溫,我很需要他的協助。

  我們馬上做出的共識就是「當面聊」,那時大概還剩2個星期就前往吉隆坡,在這段時間裡,我找出自己喜歡的事再加到既定的生活型態裡,提振自己面對生活的新鮮感及樂趣,不過想到之後要面對親密關係低潮期,更感不安,還夾雜著自我責怪,覺得他隻身在異鄉努力,要融入異國工作文化與解決很多問題,壓力已經很大了,我還是做不到多體諒他,真是個糟糕的伴侶,他反倒安慰我別老是怪自己,他常只和我聊工作,沒留意關心我,對此他也感到抱歉,他仍是希望等我們見面時再好好談。

  後來在吉隆坡機場見到他來接我時,我為自己看到他仍有油然而生的喜悅感到鬆一口氣,代表我還是期待他的出現,他牽住我的手,心頭的愉快與滿足在情感中是正向的反應,突然間我發現自己這陣子面臨的倦怠,其實是點出了我忽視自己情感上的需求,也馬上感覺到「愛情帳戶」有入帳的跡象。

  趁他工作之餘我們閒談,話題除了他的工作事項外,我也再多問問他的內心感受,與表達自己的想法,他提到對我表達出的倦怠,其實無計可施,因為他還改變不了現狀,只想著能見到面就還有解決的機會,

  他如此敞開胸懷坦誠以對,接納我的情緒,傾聽我的感觸,與回應我的擁抱,對於消彌倦怠就已經起了大半作用,也是我覺得彼此能再度回溫的關鍵,3天2夜的新加坡小旅行讓大半年沒放假的他更加放鬆,我們花更多時間相處與對話,留下新的回憶,也讓彼此又重新貼近,比我原先不安的,還來得更容易解決。

  我與他聊起曾與他分享的「愛的語言」(每個人偏好的「被愛方式」),我們兩人都「喜歡彼此專心相處的時間」,一起散步、一起好好吃頓飯,彼此的陪伴能為我們的關係帶來養份,但我也喜歡身體接觸,對我而言,牽手及擁抱帶來的溫暖往往能打動我,讓我也能再存入更多愛情存款,而這兩件事都因為遠距離無法獲得滿足,我只能讓自己假裝不在乎,卻沒想到這卡在心底發酵,這次與他碰面讓我明白,接下來我們的關係互動得創造出新的模式,我必須學會另外開發愛情存款的來源。

  我回臺灣後,我們的對話內容也比較不再都是我聽他吐苦水,另一方面提醒自己即使需要多解釋,我都應該不嫌麻煩多說幾句,然後對話時也讓自己暫停看電視或影片,專心在談話過程中,也有感對話互動品質提昇,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才能改變。

  不管愛情存款的來源有哪些,目的都相同是為了「維繫親密感」,我還在學著從有限的互動裡,留意蘊藏當中的愛的細節。對我而言,愛自己比較容易,愛情需要有另一個人願意參與和互動,我們無法掌控別人的真心意願,也許是我,也許是他,都有可能改變,也所以情感關係的變數比較大,很感謝在情感低潮期時,伴侶仍願意與我同行,不會嫌我沒事找事給他添麻煩,或是迴避對話,而是認真的、溫和的看待我的感受,並與我一起面對解決,這點是這回最珍貴的收獲,我會一直記在心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丹瑄 的頭像
    丹瑄

    微笑探索家 丹瑄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