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近來發現,同樣是「被人指導」的狀況,我的心境卻有兩種不同的反應,而且我也意識到這當中的差別。

當我在工作上被同事或主管提出建議與指導時,我不會感到排斥或難受,反而是懷抱著很感恩的心情趕快把東西修得更完整,更覺得有人提點和指出我的錯誤是件好事,讓我可以學習更多。

雖然清楚自己已經盡力去做,可是我也明白處理各項工作都難免會有不夠完善之處,或是因為不熟悉所以沒能一次處理好,但是調整各項工作內容符合別人的要求本來也就是很平常的狀況,所以我可以平心看待與接受別人的意見,也很願意調整。

但當有人對我的部落格文章提出內容的修改想法時,我的感受卻大不相同。

我察覺到自己最先湧上的情緒是很尖銳的不快,這股難受並不是來自於氣別人告訴我意見,而是油然而生氣自己「不夠好」的自我批評:因為我寫得不夠好,所以別人才會建議我增刪,緊接在懊惱自己寫得不夠好之後的,才是感謝和想進步的感受。

這讓我開始思索,為什麼遇到這類型的指導會馬上直擊我內在冰山的痛點,讓我瞬間產生抗拒與自卑?難道我沒有「被指導」的雅量?但理性看待那些意見,對我是有助益的,因為我確實也希望自己的文章能修得更順暢。

後來我發現,源頭是自己看待工作事項和私人文章的心境不同。

即便兩者同樣都可以算成是我的「創作」,呈現出來的結果也形塑部分的我,但工作的內容其實並不能算是「我的」,而且對我而言,更重要的是把工作完成,所以我不介意按著別人的想法修改,以貼近彼此想要的成果,我有被修改的心理準備。

但部落格的創作是我的真實呈現,我喜歡自己的成品,也會在意文章的品質,所以在我按下「發表」之前一定再三檢視。可當我以為自己「夠好了」的時候,那些建議增刪的說法,瞬間讓我有被打臉的感覺,所以隨即觸動我的木馬程式。

可是,有這種不舒服的感受,不代表我不願意接受別人的回饋,而且我想這種心裡刺刺的感覺可能以後也很難完全消失,但我感謝自己覺察到這樣的反應,我能更快地意識到自己被勾住情緒,就能越快地接納它的發生然後與它脫鉤,理性看待「被指導」這件事。

「被指導」是別人給予的協助,因為它能幫我將自己的念頭表達得更清楚,當然,我也能夠決定要不要接受又或接受多少。「被指導」並非在表示我不夠好,我可以不必將它與個人價值畫上等號。

我藉由文字抒發想法與心情,每篇文章都承載了我的記憶與人生,這就是那些文章的價值,並不會因為被修改而減損它的意義。別人願意指導,是好意也是好事,我會繼續學習擁有「被指導」的雅量。

arrow
arrow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