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早晨出門上班前,我習慣做一段冥想,有時候過程中會閃現出一些讓人驚喜的靈感,如同我近日接收到的,「保護心靈安好」。雖然只有簡短的一句話,但我(主觀地)覺得自己好像明白是什麼意思。

當我們身處在意料之外或痛苦的境地中時,試著站在第三人的立場看待整件事,比較能做出適合自己的決定,與找到自我關照的方式,又或更進一步地,明白我們可以不將這些情況詮釋為全然的負面又或視為「傷害」,並理解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件,不等於就能定義我是誰,這是守護自己心靈完整的重要認知。

從旁觀者角度保持距離自我觀察,觀察自己如何回應外界的刺激,觀察自己的內心活動,能幫助自己更看清自身情況,做出更合乎自身本性的應對。就像是幫自己安裝一個心靈穩定器,不是像防護罩一樣反彈所有的事,而是就算發生了什麼事,依舊能安穩自己的心靈,護住自身的平靜並面對一切。

安裝心靈穩定器的第一步,培養「自我觀察」的能力。

我自己認為學會「自我觀察」是讓自己心靈安定的第一步。

從觀察自己的生活全貌、遇到事件的情緒反應等等,看到也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及做什麼,有意識地過生活,都有助於自我認識。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開始對自身的言行產生疑問,「為什麼這件事會讓我生氣?為什麼才剛認識的這個人會讓我感到自在?為什麼我剛才要說那樣的話?為什麼我這麼焦慮?」

唯有先對自己產生好奇,留意到自己的狀態,藉著這種發現問題與為自己找解答的過程,更瞭解自己在想什麼,之後才有辦法做出對自己更好的選擇,知道怎麼為自己找回平靜,守護心靈安定。

至於「自我觀察」的具體操作方式,我個人覺得不管是寫日記、感恩日誌又或微笑紀錄,只要是能讓自己有機會回首一天生活內容的方式都很適合。

以我自己為例,我尤其建議優先觀察並寫下每天讓自己印象深刻的「正向亮點」,所以我會寫微笑紀錄畫下一日句點。睡前回想並留下生活裡的美好紀錄,除了讓自己心情好,比較好睡之外,也會更欣賞自身生活的美好,與增加自我觀察的樂趣,也有助於察覺生活中環繞著什麼樣的人事物。

當我理解什麼樣的人事物會讓我微笑、讓我開心,我也就知道如何主動做出會讓自己更快樂的選擇。除了睡前回首之外,我後來更進一步,早上起床就為自己調整頻率,有時我會刻意讓自己用期待的、幸運地、帶著愛的,諸如此類不同的頻率展開一日生活,再做觀察紀錄,也相當有趣!

另一個能練習「自我觀察」的具體方式我覺得是冥想每個人適合的冥想方式及時間長短不同,找到自己喜歡的冥想方式最重要。雖然我在冥想的時候腦子裡仍不時會有各種想法或聲音冒出,但我可以保持距離且平靜地看待它們發生。對我而言最需要學習的,不是不讓那些念頭浮現,而是「如何不多加評斷或回應」它們,不與它們糾纏,並調回自己的專注力。

看著自己如何能更自在地讓各種念頭流走,這是我練習冥想的樂趣。冥想完總有不同的體會,有時是平和的滿足,有時則是靈光乍現讓人心喜的「原來如此!」這也是我持續探索「我是誰」當中的收獲,即使我也還搞不清楚「我是誰」,但起碼我逐漸知道「我不是」或「我不想」成為的樣子。

練習「自我觀察」只是保護心靈安好的第一步,先看清楚自己遇事的內外反應,才能學會守護與安穩自己。

當我們越來越摸得清自己怎麼想、怎麼做之後,就會更明瞭後續能怎麼調整,怎麼自我改變與升級,與怎麼讓自己更安於所有境況。試著觀察自己,很可能在觀察自己的過程中,我們甚至能因此發覺並破解以往沒察覺但可以改變的舊習,比如我就看到了我對自己的苛刻和自我批評。

帶著好奇心觀察自己,遲早我們會看到自己的痛點,並有能力為自己拆除心理地雷與自我療癒,而那正是「保護心靈安好」的關鍵。你想讓自己活出什麼模樣?什麼樣的人事物會讓你開心?做什麼事會讓你感到滿足?好好地看看自己、回答自己,與認識自己,為自己逐步養成守護心靈的能力。

arrow
arrow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