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微笑閱讀:《薩提爾的自我覺察練習》1—看見內在冰山,增進自我覺察力

       破解內在冰山的過程像是一趟往內心探索的旅程,頭一站是找出面臨壓力之下的慣性行為反應,看懂自己身處壓力之下不自覺會產生的念頭及回應,接下來就是第二站,繼續向內在更深處前進,看懂冰山底下各分層的意涵。

改變人生版本第二步:畫出個人冰山圖,運用自我對話繪製內在冰山

       陳茂雄老師在這本書裡,將冰山分層從原本的六層(感受/感受的感受、觀點、期待、渴望、自我)簡化並聚焦為:情緒、觀點、期待及渴望等四層。這幾個內在因素相互交織,影響個人對「自己、他人、情境」的應對,形成特定的外在(不一致)行為模式。每一個分層我們都能運用自我對話的方式,幫助自己釐清內容,分別說明如下:

1.情緒:我們對人事物的心理感受,以情緒字彙形容表達。可先用喜、怒、哀、懼四個主要情緒大致區分,再進一步找出適切的情緒類別(書裡p.75有附情緒字彙,或可參考《情緒解鎖》一書裡附的情緒地圖),可以試著問自己,「當我遇到有壓力的狀況,做出那樣的慣性反應時,心裡可能是什麼樣的情緒(感覺或心情)?」(p.66)

2.觀點:我們對於事物的看法、理解及詮釋,以加入主觀想法的句子表達,例如,我覺得他那麼做損人又不利己。觀點深淺之別,淺層觀點如想法或評論,深層觀點如價值觀或信念,越深的觀點影響外在行為越大。可以試著問自己,「我可能是因為有什麼想法、假設或信念(我認為應該要……),才會做出這個反應?」(p.67-68)

3.渴望:渴望可以視為是心理動機,為了滿足渴望,會驅使我們採取一些行動,以愛人、被愛、被尊重、被接納、有自由及有意義等六種人性共通渴望為主。可以試著問自己,「我可能是出於什麼動機,我是為了滿足哪個渴望,才會做出這個行為?」(p.68-71)

      (1)愛人與被愛:人類主要的渴望。
      (2)被尊重:指的是價值感,被別人信服及敬畏。
      (3)被接納:指的是歸屬感,被別人喜歡與支持。
      (4)有自由:感覺自己身心自由。
      (5)有意義:人生有意義分兩個部分,利己需要成就感,利他是超乎個人的需要。
        
4.期待:渴望與期待密切相關,有時候,我們會先弄清楚自己想要滿足什麼喝望,再回推滿足渴望的具體作法;也有時候,我們會先看懂自己的某些行為,是因為哪個渴望未被滿足。可以試著問自己,「我覺得該怎麼做才能得到滿足?看到自己或別人做些什麼,我的渴望才會滿足?」(p.71-72)

畫出個人內在冰山1.0版本

      明白冰山下方各層的內容之後,我試著運用陳老師的冰山簡化版,找出第一步行為反應模式,再以自我提問並回答的方式,繪製了另一版的個人冰山1.0版(對照舊的1.0版本)。當我遇到棘手的狀況或有壓力的情境(比如事情沒處理好,或有些事超出我的預期)時,我的內在冰山連鎖反應解讀如下:

 

行為模式:我的念頭通常偏向「只要我再多努力一點,就可以解決問題」的討好型,所以我會把很多事的責任攬在自己身上。

情緒:遇到棘手的狀況,我會湧現各類負面情緒,每一類情緒的後面都跟著一種假設。
      (1)委屈:有的事明明就是對方的問題,但卻是我得重新處理。
      (2)沮喪:認為一定是看我好欺負,不然為什麼總是叫我善後呢?
      (3)內疚:如果是因為我有失誤,認為都是我的錯才給別人添麻煩。
      (4)焦慮:總要求自己提前完成,擔心有地方沒做好或漏了什麼沒做。
      (5)自我厭惡:我對冒出上列情緒的自己感到厭惡,不敢說想說的話,又總是責怪自己,事沒做好又愛緊張兮兮。

觀點:觀點藏在情緒的背後,可以看出我的情緒都是相同的假設:「沒處理好是我的能力不好、都是我的問題」,我會做出這些假設都源於深植在心裡的信念有關。我的信念是,我應該要表現得很完美、我不可以讓別人失望。信念(也可以說是價值觀)就像是言行的自動導航,許多事的反射回應都會呼應自己的信念。但為什麼我會有「完美主義」的信念?就必須再往下探索。

期待及渴望:我會想要表現得毫無破綻,是因為我認為這麼做才能展露自己的價值,讓別人愛我,能滿足我「被愛」的渴望,所以,我必須要用盡全力,完美無缺,不麻煩別人做好自己的事,要做個乖寶寶、好人、聽話、不拒絕別人才能被愛。

      看得出我的冰山每一層的相關性嗎?直到我畫出冰山,才明白「不自信/自卑」的木馬程式,與我想要「被愛」有關。沒自信是因為我總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夠好等於我沒有被愛的資格和價值,所以我會一直逼自己要做到我認為的「完美」,這麼做才能滿足我「被愛」的渴望,於是有那些自我認知與行為反應。

      這一版的個人內在冰山1.0,和我先前畫的版本內容大致上雷同,但陳老師的版本更加簡潔好解讀,書裡還有練習版本,也更容易讓人懂得如何依尋步驟自問自答,剖析並畫出自己的個人冰山,幫助自己突破盲點,更進一步,也許能幫助他人看到他們的盲點。

      但畫出內在冰山1.0版本,看見給自己帶來困擾的問題所在,到這兒,我們的旅程才走到一半。我認為學著轉化舊冰山各分層的思維,為自己畫出2.0的新冰山圖並加以實踐練習,才是改變人生版本最重要的步驟,也是最不容易、最需要耐心的過程。

      改變,不是要否定過去的自己,而是給我們重新認識自己的機會,我們繼續前進,找尋更新版的自己。
 

 

arrow
arrow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