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出國兩週加上確診閉關一週,我每週五固定更新部落格的慣例,因文章存貨不夠所以中斷了兩週。返回日常生活規律後又一堆事要收拾,加上留意身體復原與平衡壓力著實消耗心力,想要靜下心來好好寫文章不容易。

上週寫了時隔兩年半再見到另一半的感觸,而這週一眨眼又過週五,我的部落格文章遲遲未能動筆。

「休息一陣子沒關係的,又沒有人逼妳寫。」
「先把自己的狀況調整好再說,寫文章不是什麼重要的事。」
「想寫再寫就好,何必給自己那麼大壓力。」

心裡冒出了這些聲音,都是讓我選擇停止的想法,所以昨日我未更新。

而確實,不寫也沒什麼大不了,反而少了一件待辦事項,而且寫或不寫本就是由我自己決定,我不寫也不會礙著別人,不寫,是相對來說更為輕鬆的選擇。

可是,一想到這週的文章沒能更新,我的心裡就是覺得有點疙瘩不舒坦,然後腦海裡突然閃出四個字,「順心而為」,讓我恍然大悟。

順心而為,順從自己的心意去做。這個「心」字,指的是面對這件事的感覺與情緒,寫部落格文章這件事,對我而言是開心的、是我能投入其中的,所以我其實是樂於動筆寫出想法的。也所以當我找藉口或找理由不去做我喜歡的事情時,我自然會有一種對不起自己的感覺,這就是內心直覺的自我提醒。

我因此體會到,就算寫文章需要花時間,讓我無法去追劇、追綜藝,無法去做這種毋需動腦更容易的事,可我知道,我選擇去做,會比我不去做更能收獲快樂與意義,也更能感到滿足與平靜。

所以我開始敲鍵盤把這個獲得寫下,果然感覺就對了,心裡不再有昨天那種不太對勁有事梗著的感覺。寫文章無關乎字多字少,更重要的因為我想寫而且真的動手去寫。

內在聲音,有時候確實不見得對自己好的聲音,也不見得是真實的聲音。比如自我批評或貶低,比如想要逃避或畏懼,那些想法與念頭,有時只是某些過往經驗儲存的負面感受,但不等於是無法改變的事實,試著將每一次的事件視為獨立發生,與其聽從那樣的聲音,不如問問自己,「感覺如何?」

我們的內在聲音,常常會以前例先預設未來的失敗,並且出聲制止以先行避免可能迎來的難受,試著不要將想法當成結局,而是順應自己的感覺,當我們感覺「怪怪的」,就代表或許當下所做的並不真的是適合自己的決定。

我們的感覺會告訴自己,即使可能會面臨挑戰、遭遇困境,但自己更想要的,還是那個看似不容易的決定,跟隨著自己的心意,動手去做就是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自我認識 自我覺察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丹瑄 的頭像
    丹瑄

    微笑探索家 丹瑄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