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與他人共事時,因為個人擅長事項不同,所以負責不同的工作
,我自己覺得,談感情也是一種分工合作的模式。

  兩個人相處,因著個性差異,有被動與主動的角色,有外放與
內斂的表現,我常覺得,不能單以自我角度去認知對方是否有為這
段感情做些什麼,也該試著站在對方的立場,去看他怎麼想、怎麼
做,了解彼此的不同之處,進而知道如何分工,如何發揮各自的長
處共同經營關係。

  比如在表現情感方面,妳比較熱情外放,常會用一些甜膩膩的
話語或肉麻的情書訴說心意,他則是比較低調,說不出口的話會用
簡訊代替,個性不同於是傳達感情的方式不同,可有的人會解讀成
-他不像我一樣肉麻就是不愛我,因而引發爭執,其實,他只是不
擅長甜言蜜語,但他已經用自己的方式展現,也全心接受妳的表達
方式,不會因為那和他的個性有所衝突而排拒,那麼,何妨由妳多
灌些迷湯呢?妳不也只是想看他開心而已?

  比如在分析事理方面,他切入問題的角度往往和妳不同,會看
見妳的盲點,也所以遇見問題時,妳會詢問他的意見,有時他會仔
細地告訴妳哪裡比較不妥,有時是知道事情不必太過放大,因為妳
知道他擅長剖析,所以他認真說明時妳會學習,他放鬆說笑時妳便
用笑聲回應他,更有很多時候,妳只是希望他陪妳一起面對問題,
又不會笑妳愚蠢,那麼,何妨開口和他討論呢?也可以增進彼此的
了解不是嗎?

  我所謂「分工合作的愛情」,便是做自己擅長的事,也讓對方
做他自身熟練的事,情感經營得宜有時不在於自己做得多好,而是
懂得接納對方的不完美、欣賞對方的做法,與願意回應對方。

  感情裡常說的「了解對方」,我覺得除了是去理解對方的想法
和作法外,更重要的是觀察兩人之間的落差,試著明白雙方的優缺
點,讓彼此發揮在情感裡的長處,當他附和妳的感性時,妳也能應
和他的理性,做各自擅長的事並互相配合,比起顧著挑對方的毛病
要來得愉快多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丹瑄 的頭像
    丹瑄

    微笑探索家 丹瑄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