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挺喜歡觀察「人」的,從別人身上總是可以看到許多有趣的事,又或是能看到提醒自己別犯相同錯誤的事,在看過一些人,因「匱乏/貪心」而顯露出與平時截然不同的樣貌,我提醒也感謝自己懂得知足,也容易滿足。

  「匱乏」和「貪心」對我而言是互為因果,認為自己擁有的太少心有匱乏,於是想要擁有更多展露貪心,這與手邊實際有多少資源無關,就是心態上怎樣都覺得不夠,還想要更多,也因為如此,他們的行為模式往往都會去爭或搶。

  我遇過這類人,反而常都是以客觀條件來看現實生活狀況很不錯的人,但依舊認為「不夠」。「不夠」的部分,大多都與金錢、權力、名聲、人脈資源等有關,每個人「不夠」的部分都不一樣,而那就變成觸發他們爭搶行為的「關鍵點」,甚至只要有可能觸及關鍵點的事,就會看見他們特別在意、特別敏感。當匱乏感一升起,他們的心裡便開始被焦慮及恐懼所控制,除了「過度」害怕自己拿不到,還加碼害怕自己原有的東西被搶走,然後轉為用強硬的態度表達,認為別人理所當然應該滿足他們的需求,否則別人就是不尊重他,又或是想壓迫他、傷害他、輕視他。

  他們很常大動作表現,不管是直接明說,又或是用語刻意有禮,都不脫這三種行為,強烈爭取、強硬捍衛,和強行索賠。強烈爭取,表達「只有我有資格能做、能拿到這些」;強硬捍衛,表示「那原本就是我的東西,別人不能動」,強行索賠,表現「我本來可以拿更多,你們要補償我」,透露出自己是個「受害者」(受害者並不是都只能像弱勢一樣等著被欺負的),自己的權益不應該被侵害,用這樣的方式控訴別人,讓自己佔上風,以達到目的,「他們就是要得到」。

  這種「想要更多」的心態也會讓人目光緊縮,想法變得狹隘,因為他們已經主觀認定自己的利益一定會被忽略,想法必然會被漠視,一切都只著眼於「自己的失去」或「還沒到手的」,事情只能按他們想要的解決方案進行,所以他們根本不想去理解別人的想法,也聽不進別人的意見,可他們沒有自覺的是,旁人其實無法理解他們心裡的恐慌與匱乏,只看到他們表露在外的急切,和感受到他們的行為帶來的壓迫,所以也不願意回應要求,有時因此僵持不下,根本無助於解決問題,更填補不了他們心裡的空虛,他們越急著想擁有,就越讓人反感,然後看到別人想避開的反應,他們又更著急想抓住,一追一逃成了惡性循環,於是很常看見他們一直陷在這樣的情境裡,始終無法開心,別人的行為又或話語,他們都會放大解讀,隨時處在備戰狀態。

  雖然我很好奇為什麼他們的心會如此匱乏,這麼害怕自己「不夠」,但確實也無從深入挖掘,只能紀錄自己的「觀察心得」。到底,是真的不夠,或只是自己「以為」不夠?什麼樣的東西你會想要更多?或許你缺的不是那樣「東西」,而是心底更深的需求,大多都與「愛/被認同/自我價值」有關,如果從未覺察,那就只能一直由外填補,而且始終補不滿。表現在外的貪心,其實都映照出內在的匱乏。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自我認識 匱乏 貪心
    全站熱搜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