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我媽買菜,散步返家途中聊起近幾年她常腰痠背痛,原來也是「肢端肥大症」的併發狀況之一,我便說累的話就讓我爸分攤家務事,像拖地、倒垃圾、曬衣服或提重物等等,我記得他也能處理不少事,我媽脫口而出回應,「他應該自己知道要做什麼啊,我不喜歡一直開口叫他」。
聽到我媽媽心裡的癥結後不免心疼,試著同理母親數十年的辛勞,也希望她為自己著想,放下把所有事都攬在自己身上的「責任感」,也讓自己再放鬆一點,我說爸爸可能只是不知道什麼時候該幫她,因為以往她都會自己處理好,他早也習慣這樣的模式,認為有需要時我媽就會開口,所以他被動等待,而要改變多年累積養成的生活模式,本來就需要時間,她得明白會有一段「陣痛期」,放下心裡的負面預期,開口向我爸提出請求,因為她確實有需要。
即使我心裡這麼想,但身為女兒,講起話來自然要懂得挑媽媽愛聽的字眼,和有耐心的多為她「洗腦」幾回,至於男人能怎麼做?我想我應該會找尋時機告訴我爸爸,多主動開口詢問「我現在該做什麼?」
事後我心想,「他應該自己知道要做什麼」和「我不喜歡一直開口叫他」,這兩句話聽來好熟悉,不只在我父母的夫妻關係中聽到,好像也是很多女人日漸變成「怨婦」的原因。
相處久了,我們對於另一半會產生一種理所當然「應該要」的期待,覺得對方該知道什麼時候接手、什麼樣的狀況下由妳作主,什麼情形他該承擔責任、什麼問題他解決、什麼事情該尊重妳……諸如此類,沒有明白條列,但妳的心裡其實隨時都拿著一把尺丈量「應該或不應該」。
不喜歡開口請求協助,也是因為先行預設立場,打從心底認為對方肯定無法理解妳的勞累,會覺得尋求協助是推託本是妳該做的家事,而且他一定不想或不願意幫忙,開口請求像是「討來的」又心生不快,也怕說了需要幫忙顯得自己很無能示弱,或是預期會看到對方不悅的臉色,所有的負面假設都讓妳選擇不說,轉而勉強與委屈自己繼續勞累下去,可其實心裡總默默期盼哪一天他會主動發現並承擔那些「他應該要做的事」。
因為對方不明白妳心裡的那些潛規則,於是妳越容易在相處過程中生氣,氣他不明白、不理解、不用心,諸如此類的罪名,氣他沒有滿足自己的預期,但妳還是什麼都沒有說,仍舊認為「他應該自己心裡明白做錯什麼」,週而復始,惡性循環,在心裡累積越來越多委屈,而另一半在妳心裡的評價也越來越糟,他可能也不理解為何妳脾氣越來越差,越來越不耐煩。
先讓我們在關係互動中學著放下「預設立場」,不管多熟、相處多少年都一樣,預期越多就越容易失望,彼此在關係中認為「自己該做的事」與「對方該做的事」總會有落差,期望遇到需要負責的事時他會主動承擔作主,但也要他記得做決定的時候要以妳為主,這種雙重標準其實很嚴格也很難達成。
請試著轉變自己的預期心態,把「他應該要知道」,改為「妳不說他不會知道」,把「不喜歡一直開口」,改為「有需要時就開口」,因為我還是願意相信,大多數男人是不知道妳有需要,這和不想做、不願意做、做不到是不一樣的,讓自己勇於說出口提出需求、要求或請求,然後,很重要的一點,讓他做,就不要挑剔他做得不夠好。
妳不說他不會知道,有需要時就開口。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