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和好友聊起「工作態度」的話題,我們互相分享彼此遇到的狀況,最後的結論是,「對得起自己最重要」。

好友的狀況是,明明是重要且必須緊急處理的事,但單位裡的其他人卻似乎不以為意,也因為只有她關切且理解情況,所以主管吩咐她收尾,可需要提供資料的人給得緩慢,讓她只得加班進行。

單位裡其他人倒是對自身的敷衍態度顯得理所當然,整體氛圍反而變得像是她自己在窮緊張,還在主管面前搶著表現似的,讓她心裡有些難受,即使知道自己做的事是對的。

而我的狀況則是,在結算案子的經費時發現有兩筆費用頗大的錯誤,為了完成流程得趕快收拾善後,也因為與經費相關所以更加馬虎不得,我重親確認細節及理解計算公式,並製作說明表格以方便主管理解。

向主管回報問題時,我也只著墨在說明情況及後續處理的程序,可當主管問我原承辦人是誰時,雖然同事正在長休假暫時下崗,我卻連要說出他的姓名心裡都覺得頗抱歉,有種在背後說人壞話的感覺。不過後來我意識到自己背負了無謂的愧疚感,因為錯誤並非我造成的,而我也已經協助背起了原不該由我處理的責任。

後來我回想了一下自己與原承辦人合作的經驗,對方是願意把事做好的人,也並非不認真,但有的細節可能當初還搞不清楚也不確定能問誰,以至於沒能及時發現錯誤,而那當時我們旁人也不清楚他做了什麼。也剛好我發現了狀況,在還能收拾的時候盡快解決便是。

主管還問我有沒有跟原承辦人提及錯誤,我也坦白表示同事在休假所以我並沒有連繫他,而且事有輕重緩急,我覺得先解決問題比較重要。我也想過要不要先跟同事私下先說一聲,以免他日後返回還搞不清狀況,但後來我覺得這事應該保留給主管去說,我只需要依主管要求保留處理過程的紀錄就好。

好友和我遇到的狀況不全然一樣,因為她遇到的是其餘同事的漫不經心,可我遇見的同事並沒有想擺爛的意思,只是那時沒有意識到可能的錯誤。

相較之下,我覺得前者的情形比較難以處理,因為我們很難扭轉別人的「不在意」。每個人對於「重要」的認知並不同,有的事我認為重要但別人並不認為,可能就算我費盡唇舌說明,對方依舊無法理解,除非能找到共鳴的切身痛點,也許對方才能體會為什麼我們在意。但在「工作事項」上,若對方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那也未必會想好好瞭解。

而我遇到的同事,雖然那時他承接那項業務沒有多久,可如果他知道錯誤的發生來自於當下他的疏忽或沒有與人再次確認,我想他應該會學到經驗,之後勢必會更加留意,我祝福他能因此變得更細心,做事可以更仔細。

好友和我遇到的事讓我體會到,「態度」確實會影響事情的走向及結果。想不想弄清楚?想不想妥善處理?願不願意投入心力?這些都是只有自己才清楚答案的問題。

我還發現剛好我們兩個都是最後負責完成工作的人,雖然她的同事隱隱透露出的態度讓人有些傷心,雖然我同事的失誤使人大吃一驚,但談起來我們兩個都還是覺得,不管別人怎麼看待,又或別人是什麼樣的工作心態,那都與我們無關,更重要的是,「把事情做對做好」才符合我們對自己的要求,也才能讓自己感覺心安。

做人處事,對得起自己最重要,除了心裡比較坦然好過之外,也能讓自己減少「後悔」發生的機會。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自我認識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丹瑄 的頭像
    丹瑄

    微笑探索家 丹瑄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