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微笑閱讀:《改變20萬人的快樂學》4—快樂的第三個誤區:拼命

就像小孩出生後自然尋求母親的懷抱,我們天生就有對愛的需求,若未能獲得足夠的關愛反而有損心理健康,對愛的渴望會促使我們尋求與他人的情感連結,並希望能與他人發展及維持穩定的人際關係。擁有愛會讓我們覺得心靈安穩且強大,又為什麼作者拉伊博士會說不該追求愛呢?

◎遠離快樂的錯誤-3:拼命追求愛

會讓人遠離快樂的錯誤是源自於「拼命」追求愛,拼命代表太過渴望被愛導致不健康的心理狀態,於是對於愛與親密關係的需求反倒帶來許多煩惱與痛苦。

健康心態的人一樣會尋求愛與親密關係,但不會拼了命的追求,而且在其他人試圖與自己建立關係的過程中不會覺得受到威脅,相反的,不健康地渴望親密關係的人要不就是過度需求拼了命的尋求被愛,要不就是在別人想靠近時感到畏懼而選擇迴避,兩者行為看似截然不同,實則都源於對人際關係缺少安全感。

需索過度的人內心常害怕自己配不上對方,或不值得別人的愛與關注,這種自我認知不僅對快樂無益,還會讓他們不斷地透過各種方式確認對方真的愛自己,反而造成壓力使人想迴避。而慣性迴避親密關係的人,內心可能希望別人能採取主動來建立關係,但他們又會對別人的關愛感到不自在因此無法有健康的互動,於是也無法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兩者都會引發孤單讓人無法快樂。

想要提升人際關係中的安全感,可以試著表達感激,感激那些能成為好友乃至人生伴侶的人,表達感激有助於建立親密關係,也能提醒我們去看到朋友或伴侶的優點,二是像疼惜朋友一樣疼惜自己,並理解每個人在尋求愛與親密關係時都難免感到困難或遇到失敗,而不只是放大自己經驗,藉此給予自己更多信心與安全感,減少需索過度和慣性迴避的不健康心態。

過於努力求愛或迴避回應都反而讓自己離愛更遠,相信自己值得被愛與找回安全感,才能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

◎迎向快樂的習慣-3:「愛與付出」的需求

我們除了有被愛的需求,也有去愛和付出的需求。想想當我們為了重要的人下廚、送禮物又或甚至只是幫對方按摩這類生活小事,當我們付出的時候,內心是不是也很開心?

我們為了別人付出的時候會感到快樂,是因為這會讓我們覺得自己是仁慈的、友善的,又或是讓我們自覺更有能力、更富足,提升我們對自己的評價,另一方面是當我們慷慨大方或待對方好的時候,看到對方表達感激的回應,又會提高我們快樂的程度,形成互惠,不過付出若是過了頭,則可能會耗盡情緒資源反而讓人不快樂,因此拉伊博士建議參考以下三個必要原則衡量自己該怎麼付出、付出多少與對誰付出。

一是掌控自己付出的代價,不要超出自身負荷,有時甚至可以讓有能力處理的人來幫忙;二擴大快樂的效益,並享受付出的樂趣;三是設法看見你的付出所造成的影響,如果有機會能看到對方因為自己的付出而快樂,也更能激勵自己繼續付出。

有時候不求回報的單純給予,是因為付出本身就能讓我們開心。比起滿足被愛的需要,去愛和付出更能增進快樂的程度。

相關文章:能給、想給及願意給

◎迎向快樂的練習-3:有創意的實踐慷慨(付出)

試著在為他人付出的同時發揮創意並且享受樂趣。

例如,有的人付出的方式是選擇當志工,像是在馬拉松比賽時在補給站發飲水給跑者,這是能力範圍內的事,而且我們還應該選擇站在能讓自己碰到更多跑者的位置,提高給水的機率讓自己更有付出的機會,相信當看到跑者喝下自己送出的水時也會讓人覺得很愉快。

我自己覺得為親人好友付出的時候內心會感覺很踏實滿足,不管是分享食物又或是提供協助,能為他們做到一些事都使人快樂,因為這同時也是在表達我對他們的愛與在意的方式。

為認識的人付出會使我們開心可以想見,但我們給予陌生人的慷慨善意也能讓我們快樂,試著在生活中找尋可以為他人付出的機會。

心得總結:追求愛與被愛是天生需求,感謝自己被愛,也更大方的付出愛,形成快樂的循環。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微笑閱讀 讀書心得
    全站熱搜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