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微笑閱讀:《改變20萬人的快樂學》8—快樂的第七個誤區:用腦

面對問題,你是傾向深思熟慮理性思考,還是聽從直覺感性決定?

我們多半傾向讓別人認為自己是個理智行事的人,不希望別人覺得自己老是感情用事不嚴謹,但其實,當遇到需要做決定的時候,我們隱隱都已有內心的偏好,只是為了表現出自己是聰明有智慧的,所以會試著撇除感性的因素,為自己的決定找出理由以顯得合理化。

若我們認定只有理性思維才能可靠地解決問題,而情感與直覺比較可能會影響而非增進判斷與決定的品質,這種心態就有「用腦成癮」的傾向。

◎遠離快樂的錯誤-7:用腦成癮

書中所提用腦成癮會減少快樂的原因,是因為用腦成癮的人總渴望為所有事找到一個合理化的理由,可能會導致我們為了做出自認為更合理的決定,而貶低快樂的價值。比如,選擇贈品時覺得選價格更貴的、更大的物件,比選自己喜歡的來得更划算,於是反而無法體會到意外收獲的喜悅。

除此之外,我們也容易忽視直覺判斷的提醒,或覺得帶著情感思考不可靠,以致於沒能在某些事上獲得想要的結果。例如與人初識時對話間總是心裡不舒坦,還覺得是自己想太多不該以貌取人,結果合作後發覺對方的為人處事真的與自己不對盤,只能卡著難受的感覺盡快完成事項。

雖然生活中有不少事的目標都被量化(減幾公斤、要完成多少萬的業績等),以致於我們習慣深習熟慮仰賴理性來達到目的,這也確實有幫助,但過於依賴理性或甚至否認感性的必要性,則會影響我們感受到快樂或擁有快樂的能力。

人不是純理性或純感性的存在,理性與感性並存才會帶來生活的豐富性。

◎迎向快樂的習慣-7:抱持正念

我們的創意常來自於情感與直覺的刺激,用腦成癮的偏理性思維會使我們看不出自己也許正以某些方式在破壞自己的快樂,而運用「正念」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當下的狀況。

正念,就是以淡然的旁觀角度,帶著極大的興趣與好奇,專注且不執著的觀察正在自己身上或腦中發生的事,並且不加以評論評斷或深入探究,我覺得「觀察」兩字很重要,僅僅觀察而不干涉,要克服自己的衝動就不容易。

因為聚焦在當下,所以當我們察覺到自己湧現負面情緒試著做壁上觀,便能與情緒拉開距離變得較為冷靜,而且也能幫助自己變得更專注,也會更瞭解自己的身上或腦中及生什麼事,因此能用更有意識的方式做出反應,而不只是被情緒或下意識驅使回應。

正念會增進自我覺察的能力,我們便清楚如果是與快樂或感性相關的決定,那可以仰賴直覺(比較喜歡哪件衣服?哪個旅遊地點更適合?),但若是有特定或量化的目標,那根據理性判斷和深思熟慮的安排會比較好(專案完成的期限?如何一個月內減三公斤?)。

抱持著正念會提升自覺程度,更能意識到自己是在尋求感性或理性的目標,依此而彈性做出比較妥適的決定,而不至於忽略自己的快樂。

◎迎向快樂的練習-7:活在當下

不過,偏理性思考的人可能會認為,正念練習不過是迷信又或浪費時間,但其實已有相關研究指出,練習正念有助於面對壓力和生理健康,而且僅需要三五分鐘的時間就有幫助。

正念強調觀察「當下正在發生的事」,之所以擁有理性腦的人不容易做到,是因為他們可能隨時都在理性分析所有的事,可能提前擔憂,也可能事後檢討,而鮮少有允許「感受及情緒」發生的空間,也不利於自己的快樂。

為了自己的快樂,試著鬆綁或釋放自己的情感,不再單憑理性決定用腦成癮。

練習正念前記得先告訴自己,將每次練習都視為新的練習,唯一的目標就是讓自己保持旁觀,當察覺自己的思緒飄離了這個目標,也不要批評自己,而是同理自己的不小心,和看淡這樣的狀況,將注意力再調整到當下就好。

而練習正念可以從觀察自己的呼吸開始,因為呼吸不像思緒難以觀察,但又需要明白不去控制。讓自己單純地留心呼吸在鼻孔及鼻尖四周造成的感覺,但不要去控制呼吸的快慢,或評斷自己呼吸太快太慢,之後再進一步試著觀察思緒,旁觀你的目標、行動、念頭、情緒,但不加以評論或論斷。

想像透過旁觀鏡頭觀察自己,會更看懂自己當下的感受和念頭。

相關文章:切換視角練習自我觀察

心得總結:想太多或純理性思考的用腦成癮會影響我們體會快樂,運用正念將自己拉回當下,有意識的看見現在的自己發生了什麼事,該享受快樂的時候,先暫停分析快樂的原因,單純地體驗就足夠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微笑閱讀 讀書心得
    全站熱搜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