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詡為「微笑探索家」,是因為我持續記下每天讓我展露微笑的生活亮點已有十年之久,透過「自我觀察及紀錄」個人生活的內容,探究是什麼樣的人事物能讓我微笑,以及讓我微笑的關鍵。
會想到觀察自己的微笑時刻,是因為我認為「真心微笑的瞬間=當下的我是快樂的」,而我希望能為自己創造更多快樂,所以選擇從「微笑」著手。
統整我多年累積的紀錄,我的「微笑關鍵字」大致上是:「感恩」與我互動的人;「欣賞」能提升經驗值的事(完成挑戰、學習新事物、投入喜好或選擇善良);「珍惜」能撫慰情緒的事物。
只要出現其中一類,就足夠點亮我的一日生活;出現兩類,那一天一定過得很充實;若三類都在同一日出現,那勢必幸福感滿滿。這也讓我更加清楚,做出何種判斷及選擇可以增加微笑時刻,為自己的生活添加快樂。
除了觀察自己之外,與「快樂」相關的課題也是我持續學習的內容,這本《FUN的力量》便是我一見便覺得應該要讀的書。"FUN"這個英文字大致上會被翻譯為「樂趣」,我原想著這本書會不會主要是在談「培養興趣」的重要性?因為興趣能帶來不少生活樂趣,我也因為投入喜好的事物而獲得不少愉快時刻。
但翻閱後我發現,書裡談及的遠遠更多。作者凱薩琳深入「樂趣」本身,定義與拆解「樂趣」的成份,與說明如何享受樂趣,都有助於我們懂得怎麼為生活增添更多樂趣。
什麼是「真正的樂趣」?
你最近一次覺得很開心、全心全意享受當下、感到自由自在,是什麼時候?作者凱薩琳在前言第一句開頭就拋出提問。
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某日好友臨時邀約,我也剛好有空,臨時起意的結果是,我們倆人一路聊了居然快八個小時,而且聊了許多比較內心層面的話題,我也覺得彼此有更深的連結。
但如果你想不起來上一次開懷大笑是什麼時候其實也不要緊,很多成年人都如此,在面臨這個問題時,往往保持沉默難以回答。那是因為我們總覺得生活被各項瑣事壓得喘不過氣,所以認為自己只是在「過日子」,而未必「真正活著」。可是,我們有能力可以改變這種無趣、沉悶或空白的狀況,點亮自己的生活。
首先,是理解「有趣」並不等於「樂趣」。那些為我們了「享樂」所做的事,比如看有趣的戲劇節目、刷各類直播短影音、翻社群媒體裡各種評論留言,若將所有的閒暇時間都花在這些經過行銷手段包裝的活動和商品上,當下可能感到開心,但最後留給我們的只有空虛,是偽樂趣。
真正的樂趣,是專注享受當下、拋開自我批判與懷疑;是完全投入所從事的活動且不計較成果;是志同道合、開懷大笑;是放下執著的幸福灑脫。(p.19)簡單來說,就是:有趣的靈魂X社交連結X心流狀態,這個公式適用於所有的情境。
有趣的靈魂,是指輕鬆、自由的心態,能純粹地為了想做一件事去付諸行動而不計較結果。當我們能跳脫現實的框架,從責任中解脫,也會更加笑口常開。
社交連結,是與某人(某事)共同度過特別的體驗。不只是與他人建立連結,當我們與大自然、寵物,甚至是與自己產生特別的連結時,都能感受某種歸屬感且能自在表達自己的樂趣。
而心流狀態,則是全神貫注於當下而忘卻時間流逝,渾然忘我的狀態。當我們專注投入在一項活動又或談話之中時,會放下所有擔憂、批判或不安,待我們回神時,往往覺得特別過癮開心。
真正的樂趣都少不了這三個要素,能帶來成就感、喜悅、滿足,能讓人神清氣爽、充滿活力,過程中還能產生笑聲和留下美好回憶,足以振奮精神及釋放壓力。如果從事某件事能體驗到當中兩項要素,就值得我們去嘗試。
留意自己的生活焦點
若我們想要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有樂趣,那就要更留意自己的生活焦點。我們關注的事項,塑造出我們生活的模樣,「注意力」是我們身上最寶貴的資源。
如同我每天寫微笑紀錄,幫助我聚焦在生活的正向事物上,我也因此更熟練感恩、欣賞與珍惜身邊的人事物,這也連帶提升了我的心靈免疫力。若我們能更注意並且多接近與「真正的樂趣」相關的人事物,也必然能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有意思。
下一篇我會整理出作者凱薩琳分享如何創造更多真正的樂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