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被討厭的勇氣

  先前上過一回蘇絢慧老師針對「被討厭的勇氣」第一部所開設的課程,聽完後獲益良多,所以這回談論第二部實踐阿德勒學說的課程更不想錯過,老師用生活經歷來解釋阿德勒學說的內涵,也藉由課堂上夥伴的提問分享聚焦重點,6小時的課也讓我更清楚該如何面對自己的人生,我挑出自己有感觸幾個段落整理出自己的筆記和想法。

阿德勒學說並非是魔法,而是個體不斷的自我鼓勵及鍛鍊的過程

  我覺得阿德勒學說雖是個體心理學,但對我而言更像是人生哲學,他提及人生的困擾或問題總是一針見血,除此之外也帶來「希望感」,明白過去無法改變,但可以創造未來。當人有自立的勇氣,才會更能掌握與主控自己的人生走向,才能理解人性,真實的面對自己、真實的活在當下,理解如何與他人維持關係,並了解需要刻意練習才能改變。

人際煩惱的根源:你無法接受自己,又想要依賴別人

  課堂間我們書寫下生活困擾或人際問題,並藉由夥伴們分享的內容,來談論這些困擾或問題的根源,有些是來自過往經歷的自我否定,有些則是期望獲得讚許,而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如實的認識自己,不要凡事都做對錯或高低二分的判斷,不將過往拿來做為批判自己或怪罪他人的理由,接納經歷,並且學習辨視出自己的情緒流動,明白沒有什麼人或事可以輕易的定義你。

  然後我們試著將先前寫的生活困擾或人際問題標註出「可憐的我」及「可惡的他」,開始思考與面對「今後該怎麼辦」。這個步驟是自立的開始,思索自己該負的責任並承擔後續的結果,懂得可以尋求協助他人討論,但最終該自己下決定,不仰賴別人的肯定、評價,懂得忠實的自我評估才能建立獨立性的自尊,如此一來,才能在遇到困擾或問題時,不再只是埋怨與抱怨,而是懂得思索能怎麼辦,明白自己擁有選擇。

肯定自己,不稱讚也不懲罰

  「肯定」是如實認知自己(或對方)所擁有及展現的本質,這同時也是「尊重」,而「稱讚」常只是落於表面的讚美,但實則是隱含著讓自己或對方陷入與他人比較的「評價」,懲罰則是想要用最快的方式解決問題,所以利用製造恐懼的方式讓對方屈服(補充:「加油」其實也透露出「你還不夠好」或是對方未符自身期待,看似能激勵但其實也容易讓對方感到無力)。

  不管是稱讚或懲罰,對無法自立的人都是一種「關注」(小時候是希望獲得父母關注,長大是期望自己重視的人關注),為了獲得「關注」,很有可能會陷入越演越烈的「脫序行為」(尋求稱讚→引起注意→權力鬥爭→復仇→證明自己無能),因此,停止對他人或自己責罵、稱讚,也不要花力氣在關係之間鬥爭和復仇,如此雙方的相處才能聚焦在「目的」上,才能平心靜氣的討論(不預設立場和先入為主),真正的溝通和協調。

  另外,要有自覺自己或他人表現出來的「我是為你好」,這是一種暴力行為,看似好意但實則是表達並不需要溝通,自己是對的,而對的事就可以不顧及對方的主體性,用減少麻煩的方式要對方屈服,要擁有且維持「互為主體」的關係不容易,保持雙方的「自我」及「他我」,且能尊重彼此的「我」,而不在關係中分高低,並且願意互相溝通討論。

面對內在未成年的狀態,真實面對與願意自我負責

  當遇見困擾或問題,總是需要仰賴他人的指示,不然就無法做出決定,代表內在仍停留在未成年的狀態,因為把「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的這份權利拋給別人承擔感覺比較輕鬆,也因為沒有勇氣承擔選擇錯誤的後果(讓別人下決定,若有錯就可以怪別人)。

  無法為自己的決定負責有時源自於自我否定,可當越花心靈能量在對付、批評、否定自己的時候,就容易越無力面對現實,其實不需責備批判自己,而是真實的面對,並決心自我負責,明白做選擇之後,面對的是「經驗」(中性字眼),而不是「成敗對錯」(為自己打分數)。

  有些父母讓孩子處於「未成年狀態」,藉以進行支配和控制,以讓自己保有權力,掩飾自己的焦慮及對年老日漸無能的恐慌,但同時,也因為孩子有依賴心才會被支配與控制,兩者都有相對的責任問題。

  在這段內容中我們書寫自己的恐懼清單,真實面對自己的依賴心,並學習分辨想像與實際的恐懼,然後以「自立的我」來思索與自我溝通,找出「今後要怎麼辦」。我寫完後發現自己的畏怯都來自於對未來的未知不安,所以我明白自己能做的,就是了解自己當下能做的事,做好我現在能做的事,懂得從現在開始規劃,並學習信靠他人(指的是懂得找資源協助)。

  自立,是相信自己有能力,而能力從來不是「與生俱來」,是由「經驗培養」而來。

人際關係從競爭法則到合作法則

  與他人相處時,心相的角度從「仰視/俯視」調整為「平視」的狀態。人際的競爭法則只有上下關係,和贏家輸家,但合作法則是橫向關係,不用與人競爭,明白彼此有差異和不同也沒關係,因為雙方是相互幫補,相互合作。

  在阿德勒的學說中,每個人都只需要成為「自己」,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而不向外尋求「認同」,只要有尋求認同的需求,人就會活在想滿足「那個人」期待的生活方式中,並學著體認到自己並不完美,同時也接納他人的不完美,若自我越要求完美,也越容易無法寬容與接納他人,在體認到自己不完美的過程中,必然也會碰觸到「自卑」,這份脆弱會讓人明白我們需要與他人產生連結(詢問和尋求協助)。

自卑不是問題,因為自卑而無法停止的只關注自己(自我中心)才是問題

  這與第一部的「自卑感」及「自卑情結」相呼應,自卑感經由與他人比較而來,常不是「客觀的事實」,而是「主觀的感受」,有時對於成長是健康與正常的刺激,讓自己得以追求卓越,朝向「理想中的自己」邁進,但自卑情結則是將自卑感當成藉口使用的狀況,不管是過度膨脹又或暴露自卑當武器,都是期待別人給予關注,以自我為中心。

  有的人則是以關懷之名行拯救之實,抱著彌賽亞情結扮演救世者,其實是在讓自己獲救,企圖挽救自己的自卑感,以感受到自我的生命價值,這是心理倒錯,把別人當做自己,於是不斷奉獻,但實則是以此想換取對方的回饋,付出變成一種交換而不是分享。

  要明白每個人的心靈土壤和靈魂計畫都不相同,自己要分得清楚「協助」與「介入」的差異,協助是尊重對方的主體性,不放入自己的情緒,介入則是認為對方無能,想要掌控對方,也剥奪了別人負責的能力。

  老師也在這個段落讓我們練習換位思考,書寫出五個好友的煩惱與對他/她的理解(強調:是理解,而不是批評性格),如果寫不出來,或寫出來的都是批評,代表其實仍是以自我為中心,用自身的角度去評價對方。

  要如實的接受/看待對方,這才是尊重/尊敬,不要透過救贖或依賴維持關係,越在關係中想證明自己優越的人,越會讓對方脆弱無能,信任對方的能力,信任對方的歷程,信任他有想法,學著用對方的眼光去看,對方的耳朵去聽,感受對方的感受,發展社會意識。

人生是學習:愛的任務

  人生中愛的歷程從被愛的方式、愛人的方式,再進入到自愛的方式,許多人愛人的方式從迷戀開始,想擁有、控制和佔據對方,真正愛的發生,是在兩人正式結合後的關係,從「我到我們」才是考驗的開始,進入關係後,也開始切換人生的主詞,不是追求利己的「我的幸福」,也不是期許利他的「他的幸福」,而是構築出不可切分的「我們的幸福」。

  而愛,根基在兩人的自立,先「滿足自我」,才懂得「放下自我」,若是自我空虛就會想要「放大自我」要對方滿足自己的需求,停止予取予求,停止以脆弱當為武器,索取滿足及支配對方、停止「未成年自我」的依賴,愛是自立,是為自己負責,且要有去愛的決心、決斷力及意願才能實踐幸福,害怕負責的人也無法有勇氣面對愛的考驗,會逃避與拒絕體驗愛的功課。

  愛是自立,若遇到分離時刻,好好告別/祝福/道歉/感謝,完成最好的離別之後,還是要繼續選擇人生,因為人生能留住的只有「體驗」。

  上完課後,對「被討厭的勇氣」第二部的內容也更添一分理解,老師用三個關鍵字精簡結尾「自立、去愛、選擇人生」,我也更確定自己會繼續透過自我覺察、練習與體驗,往自己的「幸福之路」前進^_^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丹瑄 的頭像
    丹瑄

    微笑探索家 丹瑄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