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
讓溝通不會有斷層(一):非暴力與正念溝通
讓溝通不會有斷層(二):為自己的情緒負責
讓溝通不會有斷層(三):關於「溝通」這回事
在《非暴力溝通》及《正念溝通》中都提及,溝通,不只要學著怎麼說,更要學著怎麼聽,我們留意自己說些什麼,同樣的也要留意對方說些什麼,我們希望別人專注聽我們說些什麼,就不能只在意自己想說些什麼。
溝通是互相的,需要以同理心聆聽對方,也讓他們充分表達,具體表現的外在行為是目光注視對方,以及讓對方好好說完話不插嘴,觀察對方的言行與專心傾聽可以讓我們更有同理心,有同理心,才會真的好奇與關心對方的感受及想法,這代表要同理他人,需要我們先放下原有的成見與批判,去理解和認同對方當下的情緒,而不是只想著解決事情,不想了解對方。
當我們能站在對方的立場看待事情,設身處地想像對方所遇到的情況及感受,願意了解對方的需求,對方才會感覺到我們真的有在聽,人們往往需要被同理,才能聽得見別人說的話,所以「專心傾聽」比表達來得更重要,雖然有時我們不見得同意對方的觀點,我們還是可以認同對方的感受,同理與同意並不同,但同理比同意更能建立連結。溝通時,不要只想著自己要怎麼回應怎麼反駁,試著放下內心的想法、觀點和感受,心懷同理認真聆聽。
但我們對親近的人常常難以抱持同理心,是因為常以過往的相處經驗,與自認對對方的了解就直接為事情下結論,例如「他一定更在意工作,不在意我」,如此就失去溝通的意義,因為這是我們主觀的想法,並非是對方的真意,而且我們還容易期望因為彼此相熟,所以很快就能達到溝通的成效,因此不想花太多時間表達,或預期親近的對方應該比較懂我們,應該要很快就聽懂自己的想法,應該要比較好講得通,有時甚至想要一次就解決所有的問題,卻沒想到資訊多到混亂焦點,種種先入為主預期心理的堆疊,讓我們對溝通變得沒有耐性,忍不住又覺得解決問題的方式就是「照我的意思做就對了」,這種只追求效率的溝通對增近彼此的瞭解並沒有助益。
在溝通的時候,我們要想的是「我想讓對方理解什麼」,而非只是「我想說什麼」。運用非暴力溝通技巧的一大重點,就是需要有耐心,對自己也對別人有耐心,因為在解決問題之間,彼此要透過對話先建立相互理解與信任,與親近的人有時反而會更需要花時間讓對方理解,你們的關係不會再循舊有模式(聽你的或聽我的)處理彼此的問題,如果對方能從新的對話模式中感受到被同理的感覺,自然也會願意嘗試用新的對話方式,當雙方對彼此有越多的理解和信任,就越容易討論出符合兩人需求且效果持久的解決方案。
除此之外,我們有時常只相信自己心裡的小劇場,因為劇本寫得太完美了,讓我們總是不由得相信那些自以為的想法與假設,而「非暴力溝通」鼓勵我們揣測,揣測對方的「感受與需求」,而不是揣測「對方的想法」,並試著開口詢問確認,書裡也舉了最難同理的訊息「沉默」,因為對方的沉默很容易讓我們往壞處想,於是心裡忍不住開始批評對方,但我們可以試著擺脫舊習慣,用新的對話方式去應對,但一樣切記要有耐心,因為習慣沉默的人需要更多轉換時間。
舊習慣:「你一句話都不說,我就像在跟一堵牆過日子!」語帶批評與指責。
舊習慣:「你不說話,是不是因為對我不高興?是不是因為覺得我不夠了解你?」這是在揣測對方的想法,而且也容易讓自己認為被對方批評,反而讓自己起情緒。
新反應:「你保持沉默,是不是因為你需要多一點思考時間?需要我聽你說話?需要有完整表達的時間?」這些是在揣測對方的需要,就算猜錯了也沒關係,我們詢問為的就是讓對方有機會確認或修正他們想表達的需求,而這也是我覺得最難學習的部分。
因為要能看懂別人的話語背後隱藏的需要並不容易,這代表我們也必須要能這麼清楚地理解自己的需要,才能找到適切的字眼,不然我們很常不自覺地加入自己的想像,還認為自己想的是事實,就陷入了攻防心態,認為對方一定在責怪自己哪裡不對或不好,又重返舊的溝通模式去了。為了有更好的溝通成效,學會帶著同理心,放下預期心理,去觀察對方的言行與讓對方明白,我們願意傾聽他們心裡的聲音。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