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我關係界線不明確,彼此的互動往往變成相互牽制或干涉的痛苦狀況,而自我心理界限不清楚,便是常常感覺自己倍受委屈或難受。

蘇絢慧老師在《立下界限》一書中提到兩者的差異,大致上是人我關係「界線」,會根據關係的親疏遠近,來調整自我需要的空間及關係距離;個體「界限」,則是以個人底線畫出的心理空間,線以內的範圍不容他人介入或干涉。界線會因為與他人互動而彈性調動,界限則多半不允許踩踏觸碰。

而不管是「界線」或「界限」,我們最難以掌握及拿捏的,常是與原生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

從小到大,我們都太習慣在家庭裡沒有「自己」,因為總被教導:家人之間不該分彼此、家人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家事優先,維持家庭和諧永遠比自己的想法及意見更重要!

於是,我們就像結了同身咒,即便有的狀況並非發生在自己身上,我們也會與當事的家人感受到同樣的煩惱和痛苦,然後努力想著要為對方解決處理,以便讓自己也能寬心。

這種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我們的事不分彼此的模式,或許看起來情感連結很是緊密,但有時,也會因為太過緊密而容易忽略了互相尊重,或忘記彼此都會有自己的想法,也可能把彼此的事混為一談,更看不見每個人都需要「個別與各自」面對自己的人生。

當家人之間的人生及情緒互相糾纏影響,我們便很難看見自我的個體性,也看不清「我」的存在。

混為一談,難怪會心煩

近日在協助家人開店的事項時,我有感自己好幾次心生不悅,並發覺觸發情緒的情境都雷同:只要我模糊了與家人之間的「界線」,我便因此覺得對方觸犯到我的「界限」。

簡單來說,就是當我以「我是為你好、我是想幫你」這樣的態度去面對家人時,我便總覺得自己提出意見是對的、是好的,於是我亟欲想要看到事情朝著我想要的方向發生,但只要我的建議不被採納或被拒絕的時候,我便覺得自己的關懷被糟蹋而感到氣惱。

待我覺察到自己的心態時,我才發現,會有情緒反應,是因為我沒拿捏好彼此的距離。就算我確實可以提出我的想法及建議,但我也要同時能理解,對方可以有不接受的權利,就算是家人也並非一定要接受。

「好的建議為什麼你不採納?」待我意識到自己的心裡閃出這句埋怨時,我也瞬間恍然大悟,自己落入了對錯的二元分類,但事情並非只有好壞的差別。

或許我覺得自己的想法不錯,但對方不見得也持相同的看法。當我只認為我是對的、是好的同時,也代表我很武斷地認定別人的做法是不好的、不對的,便未去顧及別人的意願。

在我覺得對方被過往既定經驗局限做出不適切的判斷,甚至覺得他太自以為是時,我又何嘗不是以自身經歷主觀地認定所謂的「好」?而同一件事,我們其實不過就只是「看法不同」而已,不同不等於錯誤。

若我一心判定他是「不對的、不好的」,那我就不會想要花時間去理解差異,也就會一直有所不滿,但說不定,對方還認為我介入太多,或是我不尊重他的專業。說到底,是我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那不是我的店」,我把自己的幫忙看得太重要。

正因為是家人,更要看清彼此的界線

於是我把事件回歸到「責任歸屬」,「這是誰的事?誰的課題?」一提出這樣的自我問答,我心裡的感受馬上就變得不同。

我看到了自己在用「我是為了你好」的說法想要控制事情的進行,我以比較高的姿態在給予建議,是我自己的心態需要調整。「為了對方好」和「應該聽我的」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

我們總把「家人的事」與自己的感受及情緒繫在一起,但再怎麼親近的家人,他依舊有他自己的人生,我們不該去搶著做別人的人生課題,自顧自地覺得在幫助對方。

我可以在自己能做到的範圍裡給予協助,更多的我若無法處理,我也不需自責或愧疚,而對方也有權利決定需不需要我的支援。他不是理所當然該聽我的,而我也不是應該無限制的付出。

我可以拉開心理距離,而不必覺得「因為是家人,所以我一定要伸出援手」。

這段時間我也再次體會到,要把事件及感受分開看待。有些事他表達的想法我仍然不見得理解或認同,但這也很正常,因為我們本來就很難完全認同一個人所有的想法和價值觀,所以我並不需要把情緒摻入,覺得自己被針對因此挑起反應。

不認同不等於不能相處,只要我可以尊重彼此的界線,留意自己的內心界限,記得課題分離,我便能更平心地看待彼此的差異,不再被輕易點燃負面情緒。

正因為是家人,更該學著拉開與對方的距離,而不老是總想踩進對方的生活裡還自恃一切都是好意。

我們承襲相同的血液,但我們永遠不會是生命共同體,我們始終都會是獨立的個體,我們始終都只能過好自己的人生。

相關文章:
越親密越要畫清界限
家庭各自獨立,才能好好呼吸

arrow
arrow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