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閱讀:《強韌心態》1—幸福生活少不了「活力」
微笑閱讀:《強韌心態》2—選擇更有活力的生活方式
微笑閱讀:《強韌心態》3—活力泉源:與他人連結
微笑閱讀:《強韌心態》4—活力泉源:挑戰自我
我自己讀來,覺得這一點和「與他人連結」是互相呼應的,此篇作者再次強調,除了關注自己之外,留意身旁的其他人並為他人付出是有助於促進活力的。
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固然重要,也是現在流行的概念,但如果為了照顧好自己而切斷與外界的聯繫,或不惜犧牲各種人際關係的話,反而會有損自己的幸福,別讓自我關照成為自我沉溺的藉口。
當我們為他人付出,或只是簡單的隨手善舉,這種為他人而做且不以自己為導向的行為,其實更能帶來長久的愉悅感與滿足感。我們的行為展露出價值觀,待別人好證明我們自己是個善良的人,而且當我們有能力貢獻自身價值時,也往往會帶來更好的人際關係與更多的自信。
就像是當我們為別人挑選禮物的時候,那種期待的感受往往比為自己買禮物來得更好;就像是我們對他人表示感激時,看到對方開心自己也覺得滿足。為別人貢獻自己的能力,也是增加人際連結的好方法。
減少自我中心的意識也有助於緩解日常壓力,讓我們不再只聚焦在緊迫的感受上。比如我們有時會被日常瑣碎追趕,總覺得時間不夠用,如果想要感覺自己有更多時間,最好的辦法是把時間花在別人身上,例如幫朋友一個小忙又或是參加志工活動,當我們從中體會到自己有能力做出貢獻與能造福他人,主觀的感受也會跟著改變。
發揮自己的用處
幫助別人會得到快樂,同時也能增加自我價值感,與滿足我們對於成長、成就感和人際連結的基本心理需求。
當我們不再只為了自己,或意識到自己的行為能對他人會造成影響時,這種認知會幫助我們成為更好的人。
比如長期抽菸的人會為了孩子果斷戒菸,就是因為更在乎孩子的健康所以改變自己的行為;比如隨身攜帶環保餐具,就是因為更在乎大環境的美好所以不嫌麻煩,有意識地將我們的行為和某種更大的目的連結起來能使人保持活力,而體現自己看重的價值觀,積極主動的表達也會讓人感覺自己更強大。
發揮自己的用處,不只能帶來活力,也會提升自信。
營造帶來活力的環境
過度關注自己的想法,會使我們逐漸和真正重要的事脫節,活力是主動採取行動的產物,藉由做出能充份反映自身關切的事,為自己補充心靈能量。
將自己重視的事融入生活中,克服去做容易但空洞的事,接納探索和拓展身心的機會,珍惜把握重要的相處時間,及懂得與他人分享等等,看起來好像要做的事很多,但其實重點都在於透過行動表現出自己認同的價值觀,這便是活力的基礎。
我們能從人際互動、出門散步又或自身喜好之中找到為自己充電的方式,不管是什麼方式,都需要我們意識到自己的狀況,並且主動刻意地為自己營造能帶來活力的環境,被動地等待無助於驅散無力感。
我們的生活忙碌且充滿壓力,有時難免會感到低落,若放任自己沉溺其中,會變得越來越不想做任何事又或與人互動,而「活力」能讓我們擁有強韌的心態,使我們能從壓力中找回力量,也能再次為自己充飽電。
讀完這本書,讓我更清楚如果感覺自己開始消沉內縮時,不只是要善待自己的情緒,更重要的是採取實際的行動向外走出去,才會恢復生機!祝福我們都能期盼著每一天,隨時都很靈敏、清醒,有精力、有精神,感覺生氣蓬勃、活力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