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每個人天生都有「角色扮演」的本事,幼時辦家家酒與同伴假想某個情境時,不管是當虛擬的超級英雄,又或是扮演身邊的真實人物,我們都能瞬間變身成為那個想像中的角色,而這個本事會隨著成長經歷升級,為了因應與他人互動的各種情境,我們會擁有相對應的身分,也變得能在更多身分間迅速切換角色狀態且不會精神錯亂,就像是內建的生存技能,運用自如讓我們的生活得以順利運轉。

  以我個人為例,長大後我分別身為女兒、妻子及朋友(每個人通常不只身兼3個身分),我會自動轉換做出自認符合那個身分的言行舉止,「我想成為什麼樣的女兒、妻子及朋友」,這樣的想法決定我會在什麼時機說什麼樣的話,該做什麼樣的事,其實這就是所謂的「角色設定」,我們的每個身分都會自動按照角色設定表現。

  岔題補充一下,前篇文章〈身分與地位不一樣〉當中所提到的「身分」和這裡的「角色」我想做個更清楚的說明,我認為「身分」意指稱謂、頭銜,就是飾演的人物名稱,所以會隨環境改變,而「角色」則是我們在各個身分中呈現出的行為模式,角色的核心價值不變,好比我的「身分」是女兒、妻子及朋友,但我想扮演的都是「值得被信賴的角色」,對我而言,角色比較像是各個身分的細部言行設定,而那些換了身分就截然不同的人,是因為身分讓他們更放大自己某部分的角色設定(需要被認可尊敬、需要被推祟讚美之類),於是做出相對應的行為,其實他們的本質沒變。

  角色設定的基礎來自於天生氣質、原生家庭價值觀、過往生活經驗又或有模仿典範,集結各種元素融合而成,我們藉由角色扮演表現出自己的想法、價值觀與自我認同等,以此定義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換言之,就是「我想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等於「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而在各自的身分情境下展露出的行為模式都會有些許不同,但核心信念會一樣,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也等於是確定角色的設定主軸。

  舉例來說,如果我的核心信念是「我想成為一個獨立自主、有能力及值得被信賴的人」,這便會對應到我所有的身分上,我認為當個貼心的女兒、善解人意的妻子,以及沉穩的朋友符合我的核心信念,每個身分前頭加上的「形容詞」就是我的角色設定,雖然貼心的女兒會比善解人意的妻子更有耐性,善解人意的妻子會比沉穩的朋友更溫柔,沉穩的朋友則又比貼心的女兒來得更理性,但這些行為上的差異都與仍舊呼應我的基本信念,我隨時可以變更自己的角色設定以協助自己面對某些狀況。

  如果我們發現在某些身分情境中,得勉強自己戴上面具扮演角色,心裡覺得自己特別假、完全不像自己時,就代表「我想扮演的角色」和「我想成為的人」已經脫勾,這個角色的言行與內心冰山底層的自我認同有所矛盾,我們的所做所為與核心信念有落差,這時我們可以試著檢視是否有可能改變情境,或是重新設定角色方向,不然會越來越難以忍受自己虛偽的面貌,我個人認為需要調整的往往不是自己的核心信念,核心信念通常都是正面認知,只是我們也許以錯誤的方式設定了角色。

  我一樣以自己的核心信念「我是一個有能力及值得被信賴的人」來舉例,而我改為設定自己當個強勢的女兒、控制的妻子,以及堅持自我主張的朋友,但如果親人也一樣強硬、丈夫不想被我管控,和朋友總是忽略我的意見,我無法如自身期望展示能力獲得別人信賴時,那我也許就會很憤怒地認為都是別人的問題,或換個更激烈的角色設定內容迫使情境轉變為我想要的樣子,即使我心裡其實並不想如此,但當我不只設定自己的角色,還想去設定別人該當什麼樣的角色以滿足自己的預設劇情時,我就會變得不像自己。

  所以要留意的事實是,在一段關係中,自己的角色設定不見得會符合對方的需求,這也是有時與他人的互動模式難以改變的原因——我們不想更動自己的角色設定或是相關的行為(自己越重視的身分越無法容忍別人挑戰我們的角色設定),也不見得清楚意識到自己的角色設定可能會傷害到對方及傷害關係。就像我想當個貼心的女兒,所以我無微不至隨侍在側照顧爸爸彷彿他無自理能力,其實做這些事不過這就只是自我滿足,因為也許他需要的就只是可以一起吃頓飯或一同出遊互相照應的女兒而已,我做得太多只會傷他的自尊給他壓力,這時候我就應該調整角色的行為,以他喜歡的方式對待他,既符合我當個貼心女兒的角色設定,也符合他的需求。

  我們的「角色設定」勢必都會影響到他人,所以我覺得除了要了解自己的核心信念之外,還要與關係中的對方聊聊彼此對於「身分/角色設定」的想法,好比我想要當個什麼樣的妻子/你需要的是什麼樣的老婆,你想要當個什麼樣的丈夫/我需要的是什麼樣的老公,不但可以理解雙方的想法落差之處,也可以更明確知道自己能怎麼做。弄清楚自己的核心信念,明白自己的角色設定,我們就能夠更懂得怎麼在每個身分中呈現更真實的自己。

 

相關文章:個性光譜可以有彈性認識冰山底下的自己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自我認識
    全站熱搜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