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篇:微笑閱讀:《給總是認為自己不夠好的妳》1—冒牌者症候群

前一篇提到每個人都想追尋有自信的感覺,相信自己能夠做得到也相信自己擁有才能,對擅長的事游刃有餘,就算是面臨陌生的挑戰也有信心嘗試。

為了成為理想中有自信的那個自己,妳努力學習、充實自我,把事情做完做好,以符合自我期許,並認為辛苦是值得的,因為這是為了擁有自信的必經途徑。

而當身旁有人因為妳做的事稱讚妳的能力時,妳總感覺自己沒資格被讚許,因為其實「妳還不夠好」。妳覺得自己就像個冒牌貨卻被當成真貨般賞識,渾身不自在。

妳認為別人只是還沒發現真相,而他們遲早會知道,妳不像他們以為的那麼好。為了不被發現「妳不夠好」的事實,妳更努力,希望自己看起來更貨真價實,又或乾脆早點逃開,以迴避被戳破真面目的那天。

簡言之,冒牌者會一直覺得自己獲得的肯定都不是事實,只是意外、僥倖,又或是誤會,對自己的價值會提出一車串偏執的懷疑及苛求。「沒有資格」或「還不夠有資格」是冒牌者面對成功或稱讚時的感受。

妳是哪一種冒牌者?

「冒牌者症候群」有好幾種不同表現的形式,而有的類型可能會有所重疊。看看自己面對事物時的心態,大概就會知道自己的傾向。

1.完美主義者:要無懈可擊。哪怕是一點微小的錯誤,都會讓人感到失敗和羞恥,這也是冒牌者最普遍的心態。所以為了避免暴露自己的無能,會對自己提出很嚴苛的要求,更一直覺得自己無論如何都達不到想要的理想高度。當這變成為一種執念,會使人不切實際地要求自己要十全十美,也容易把許多經歷都視為失敗,常陷入自我批評和焦慮,或對自己一直未能達到預期目標而對自我感到憤怒及沮喪。不完美,就不行、不對、不好!

2.專家心態者:要無所不知。這類冒牌者的內心潛台詞是:「唯有我無所不知,才足以證明我有能力!」(p.122)所以,她不會允許自己在人前顯露出無知或需要學習的笨拙模樣。可同時,為了要看起來像是萬事通,她得不斷想辦法充實自我,但也苦於覺得自己掌握的知識永遠都不夠。

3.獨行女俠:要獨當一面。只能靠自己找到所有問題的解決方法,並懷有這樣的心態:「只有單槍匹馬地工作才能證明我的能力!」(p.124)向別人求助是不可原諒的事,也不認為自己需要任何協助,不應該給別人添麻煩,向別人尋求幫助是令人羞愧的行為。

4.故步自封者:要一次就成功。她們不僅在乎成功,更在乎如何成功、何時成功。(p.127)因此,傾向只做熟練的事,因為那讓她們看起來很厲害。故步自封的冒牌者會用偏頗的眼光看待新事物,不想會讓自己看來不熟練或還需要學習,這樣別人會看不起她們,也代表自己不夠優秀。

5.全能女超人:要無所不能。周圍的秩序都要在自己的掌握之中,用自己能出色地承擔多少個角色來衡量自己的價值。不管是母親、妻子、女兒、職員,全部都要做到最好,為自己設立嚴格的標準。只在一個領域成功就不算成功,認為自己要是一個全能女性。

6.奉獻者:要犧牲奉獻。總是自我犧牲或奉獻,把自己擺在次要位置,害怕令他人失望,所以順應他人的心態,也不敢說出自己的想法與訴求,以滿足別人的期待為優先。依別人的喜好或允許過日子,好像對自己的人生隔岸觀火,若想表達自己的意見還會心生愧疚。

7.虛假自信者:要獲得讚賞。看起來自信傲人、高高在上又堅不可摧,可其實內在很脆弱,害怕「真實的自我」被揭穿,所以經不起批評。過度依賴外在的成就而無法接納真正的自己。在戴著假面的狀況下獲得讚賞時才會有自信,但若缺乏他人的認同,就會陷入自我質疑之中。

我是哪一種冒牌者?

以我自己為例,按佔比排序來看,我最一開始是1完美主義+3獨行女俠+2專家心態+6奉獻者的綜合體(也太忙)。

破解自己的內在冰山與「被愛」的課題有關之前,我不允許自己顯露無能,因為「無能=沒有被愛的資格」。所以,我很努力讓自己在人前表現完美,也盡可能憑一己之力完成所有的事以免給別人添麻煩。而當有人說我優秀時,我都尷尬到想挖洞鑽到地底,我覺得我根本沒資格被讚美,明明我還不夠好啊!

破解自我版本之後,我才意識到自己有「偶像包袱」與「自我價值低落」的問題,冒牌者心態轉變許多,可現在還很難完全清理掉的是1完美主義+3獨行女俠(佔比最多也所以難轉變)。

在工作上我仍有追求完美的傾向,期望自己做到盡善盡美與使命必達,也認為自己應該要能獨立作業才顯得專業。高度的自我期許變成過高的壓力,結果把自己逼出了眩暈症,我才意識到自己的身心失衡,也才更加明白,對自己有自信,相信自己實在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如何培養自信?

我認為,冒牌者的共通點,都是很容易為自己的不足感到羞愧、羞恥或罪惡感。要培養自信的第一步,是要先「納自己必然不足」的事實,人不可能什麼都懂、什麼都會,勢必不會完美。正是因為不完美,人才能在那些學習或摸索的過程中活得有滋有味啊。

其次,可以先學著辨識出自己是哪一種類型的冒牌者,改變對自己的看法,轉變對自我的認知,替自己改版更新,建立增進自信的循環

再者,我喜歡書裡推薦的其中一種方式,試著找一個模範或一個榜樣,為自己創造一個「阿凡達」(化身/替身)。

阿凡達的概念就是對自己說:「我為自己創造出另一個自我」,這不是虛假的自我,而是一個更好版本的我。當面對艱苦、萎靡等感受時,可以試著依賴阿凡達,那是給自己大腦的捷徑,讓理想版本的自己能更快速地處理訊息和修正問題,讓她能推動自己更積極地採取行動。(p.348-349)

以前我就是覺得在工作模式下的自己更接近理想中的我,後來我學著將工作模式帶入真實自我的版本之中,也覺得自己變得更有自信,不再容易自責,也不再擅長收集罪惡感,所以在書裡看見這個方法時更覺得有所共鳴。除此之外,作者還提供許多需要提振自信的心靈處方,包括歌單、書單及電影,也很值得欣賞。

自信會隨著人生境遇而波動,如同漲退潮般有起有落,但低落時記得,我們永遠都有能力為自己積累自信,重振信心。不要將他人的期望當成自己的期望,讓弱點成為驅動力,將優點化為最佳助力。我們擁有的一切美好,都是因為我們值得!

arrow
arrow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