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微笑閱讀:《刻意放鬆》2—在生活中練習刻意放鬆

微笑閱讀:《刻意放鬆》1—要放鬆,先學會自我覺察與安頓情緒

前一篇讓我明白,自己最常因為擔心事情沒做完,不敢懈怠導致累積自身壓力,與清楚梳理及處理情緒有助心情放鬆的重要性,接續則是學著重新調整心態及落實刻意放鬆的步驟。

微笑閱讀:《刻意放鬆》2—在生活中練習刻意放鬆

3,練習活在當下

如果我們總是不斷地後悔過往或擔憂未來,那始終無法好好地活在當下,讓自己最輕鬆的方式,就是好好地留在現在。刻意放鬆,是能夠將注意力安放在此時此刻,轉變自己的心態,活在當下就是善待自己。

生活並不是因為擁有了什麼才能放鬆,而是因為懂得放下、懂得滿足而過得輕鬆自在。想要過得更放鬆,不是要往外追求更多、獲得更多;而是向內探尋自己真正的需求,並且珍惜當下已經擁有的(p.27-p.28)。

(1)專心把握當下(p.144-p.152):我們無法改變過去,也無法預測未來,如果我們已經認真地反思過去,也用心規劃未來,那就讓自己專心處理眼前的事,專心在當下,才是最省力的工作策略(p.149)。「活在當下」最重要的精神是:接受事情如其所是的樣子,世間萬物不變的道理,就是持續的變化(p.147),放下(對過去及未來的擔憂),才能活在當下。

(2)學習滿足(p.153-p.159):放下對自己的過度要求與期望一切完美的心態,不要總以事情的「結果」來評價自己。學習轉變關注的焦點,把注意力放在「過程」中的體驗與享受,重視過程並對過程感到滿足,看待自己的眼光就不會只著重在「做得好不好」的二元結論上,能擁抱更多可能性。

相關文章:成為不完美主義者

(3)重新找回內在的平靜(p.160-p.167):平靜不是沒有情緒起伏。平靜是一種沉穩的內在狀態,讓你在面對各種情境時,內在都保持平穩、安定的感受(p.162),處之泰然地做該做的事。可透過修習課程(禪修、正念)、規律的閱讀又或是保持覺醒,持續地在生活中修練,讓內心變得更加穩定。

(4)接納自己(p.168-p.176):有時候事情過去了,但情緒卻還過不去,接納,是與自己和解(p.174)。不需要自我抨擊,而是能承認並檢討過去的行為,覺察盲點與反思探索更適當的行動方式。我們不需要活得完美,但可以讓自己活得更完整(p.168)。

相關文章:自我接納,等於有能力用愛自我療癒

(5)減法生活(p.177-p.184):加法生活致力於「滿足欲望」,減法生活則是「探索需求」,前者專注在「要」的層次,後者則是更深入傾聽內在的「需要」(p.180)。當我們想要的更多,往往也暗示自己總是匱乏不足,惟有減少不必要的想要,只留下重要的人事物,才能為生活騰出更多空間給自己內心真正的需要。

(6)放下我執(p.185-p.195):我執,指的是我們的主觀意識,尤其是自己認同的價值觀。比如物品用不到卻丟不掉覺得可惜、想討好所有人又或強求別人為自己改變、想要改變過去的後悔,都是內心的執念,放下它們才能擁有更多可能。善於放下的人清楚自己真正的需求,知道什麼對自己是重要的,並且能夠做出適當的選擇(p.195)。

相關文章:「先入為主」是讓心受苦的關鍵

4.將所學應用到日常生活

刻意放鬆,是帶著意識去實踐對身心有益的行動。「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從「知道」到「做到」(p.197)。這個章節裡,作者胡展誥老師會提供相關的練習表格可供實踐操作,我僅列出每個項目的重點內涵。

(1)找回生活的掌控感(p.198-p.206):有時候對生活感到無能為力的原因,是因為總覺得外界的人事物要先改變,自己的一切才會變好,這種想法等於是把決定生活品質的權力全盤交到別人手上。面對不滿的現況,可以試著從自己能做的開始著手調整,嘗試做這些調整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改變對方,而是努力成為自己更喜歡的樣子(p.206),如此也才能把生活的掌控權拿回自己手上。

(2)好好呼吸(p.207-p.216):「呼吸」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放鬆工具。練習專注在呼吸上,觀察呼吸而非試著控制,這有助於平衡自律神經系統及緩解焦慮,也能幫助穩定紛亂的思緒。試著選定一個能放鬆、安心的空間,調整舒服的坐姿,盡可能減少外部干擾,設定5至10分鐘,讓自己好好呼吸。

(3)「走」出負面情緒(p.217-p.225):感覺低落的時候可以出門走走路,同時留意自己的呼吸與心跳,這過程也有助於展開自我對話,又或是轉移注意力。想法或靈感卡關時,出門走走可以活絡緊繃的大腦,離開當下的情境也有助轉換心情,每天多走路。

(4)動態靜心(p.226-p.234):靜坐之外的其他選擇,指的是刻意留心當下,一次專注在一件事情上,帶著覺知去執行每一個動作,清清楚楚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p.229)。例如專心吃飯、專注傾聽,動態靜心藉由專注於體驗動作帶來的感受,有效降低雜念的影響。靜下來,才能聽見更多訊息,留心品味才會發現生活美好。

(5)向內在探尋資源(p.235-p.243):試著盤點自己生活裡的固定行為模式,評估每個行為「滋養」(讓人滿足愉悅平靜)與「耗能」(使人不舒服疲憊)的程度,有利身心健康的因素就加以鞏固,並且試著移除或減少不利於身心健康的因素(p.237)。重點在於刻意多做能為身心帶來好處的事,找出其中能幫助自己放鬆身心的正向因子。

(6)允許自我照顧(p.244-p.252):自我照顧絕對不是一件自私的事,一個懂得照顧自己的人,往往也是擅長為自己做選擇的人(p.250)。練習傾聽以及學習適當地回應內在需求,這會讓你在多數的生活情境中,能夠有覺察地選擇適當的行動來照顧自己(p.248)。

調整心態並從生活中實踐刻意放鬆

人生無法盡善盡美,但可以努力減少不必要的後悔(p.28),我們確實難免會受到過去的影響,但批評自己過去所做的決定,對自己是不公平的(p.144),試著同理過去的自己,接納過往的一切,才不會一直被困在過去無法前進。

至於未來如何,則取決於現在的自己。但有時候,我們的焦慮不是來自於想到未來,而是來自於想要控制未來(p.146),越想預測掌控就越可能無法應對變數,試著放下對完美的追求,留心現下每一個選擇的機會,做出妥適的選擇更重要。

除了需要學習的調整既有價值觀,更寬容地看待自己的過去與未來並好好活在當下,更需要轉換成實際的行動練習。跟著胡老師提供的練習表格盤點自己的生活內容,檢視那些可能無意識地重複、熟悉卻未必對身心有益的選擇,其實並不需要我們大費周章地改變生活型態(那反而讓人怯步),只要更主動接近對自己身心有益的人事物,也主動聆聽自己的內心需求,就能讓我們活得更自在愉快。

若我們的注意力總卡在懊悔過去又或掛念未來,那我們便無法好好地活在「現在」,也始終無法放鬆心情。讀完書後我更清楚,要學著留意自己的心習慣待在哪個時區裡,並將注意力調回當下,專心做好眼前事更有助於放鬆,並且給自己練習專注呼吸,又或多出門走走路的時間,這都並不是很難做到卻容易被忽略的事。

善待自己,就是將「放鬆」升級為優先重要的事,與刻意地為自己安排放鬆的時間。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丹瑄 的頭像
    丹瑄

    微笑探索家 丹瑄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