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以為當我懂得「放下」,不必再多做什麼自然就能「放鬆」。但歷經兩年多的職場生活,即使我認為自己已經有好好地找時間放下一切事物了,但心靈似乎並沒有跟著放鬆,以致於身心失衡影響健康,使我感到力不從心。
也因此我才意識到自己似乎把「放下」與「放鬆」混為一談。放下,比較像是我拋開實質的事項與對外在人事物的在意,就只是「隔離又或不理會」,但沒有去清理它們積累在心裡的壓力,於是太過緊繃的身心破壞了身體健康與心靈安定,也就無法達到所謂的「放鬆」。我才明白,我需要學習「如何放鬆」以回復身心平衡。
只是當我看到《刻意放鬆》時還有些疑惑,放鬆不是越輕鬆自在越好,為何還需要「刻意」?
作者諮商心理師胡展誥這麼說:所謂的放鬆就是一種友善的自我照顧:了解自己真正的需求,然後用適當的方式來滿足這些需求。而「從覺察開始,進而帶著清晰的意識做出非慣性的行動」,這個過程,就是刻意的精神。「刻意放鬆」其實就是藉由傾聽自己、覺察自己內在的需求,並且帶著覺察、以適當的方式來照顧自己的過程(p.24)。
並不是放下了就能自動達到鬆弛的目的,「放鬆」反而是一種積極的作為,我恍然大悟,我雖較擅長藉由拆解心理痛點或解讀情緒狀況來更新改版內在觀點,並以為這就是自我照顧,但在這過程中,我可能更著重在「看到自己的轉變與進步」,而忽略了還需要「滿足內在需求」。我的內心其實並未允許自己放鬆,反而讓自己承受過多壓力還不自覺。
感謝這本書領我重新認識了「放鬆」,不只是生理上的鬆弛,也是心理上的平靜;不只是物質上的單純享樂,也是向心而去的自我關照。感到低落失去活力的時候,不要責怪自己消極或懶惰,有時候,只是因為緊繃太久、心裡過於疲憊所以失去動力。我們可以跟著作者的步驟,開始學習刻意放鬆以補充正能量:
1.覺察引發壓力的因素
生活中壓力的來源很多,也不僅僅是外在事件才會帶來壓力。真正決定壓力大小、延續多久時間的關鍵原因,往往取決於生活態度,以及解讀事情的觀點與方法(p.25)。因此,需要先深入探索自身是否有不適當的價值觀與態度為自己帶來壓力,並加以調整。
「覺察」是很重要的內在機制,它像是一個不帶評價且中立的旁觀者,超脫我們習慣看事情的框架,能溫柔地提醒自己,讓我們避免陷入過往的循環,並且採取不同於以往、更有效的問題因應策略,能帶著覺知,主動做出適合當下的回應(p.39)。
(1)慣性可能正是問題製造機(p.32-p.40):遇到狀況時習慣用迴避問題(手機成癮)與拋出負面情緒(責怪對方)這類最不花心力及時間的方式來解決,但不良的結果卻影響身心健康及人際關係因此帶來壓力。為了切斷這種自動化的連結,讓自己不再受慣性所累,必須練習站在一個客觀的立場來「觀察」自己,有意識的改變自己的行動,這個過程也被稱為「覺察」。
(2)過度追求效率精疲力竭(p.41-p.49):一心多用看似很有效率,但因為同時間想處理太多事情,導致心理感覺到莫大的壓力,總是擔心錯過事情所以焦慮不已。可以試著列出待辦事項清單,依事情的重要與緊急程度分類排序,列出執行順序不只能獲得掌控感、秩序感,大腦也不需要耗費額外的力氣提醒自己該做的事項,而且一次專注地完成一件事也能讓心裡比較輕鬆。
(3)忙碌成癮(p.50-p.57):現代化的步調,正是壓力的主要來源(p.51)。因為有太多事需要處理,又或將忙碌作為(甚至依賴)獲取成就感的唯一來源,所以即便知道自己需要休息,卻覺得要等事情都做完才能放鬆,不允許自己有休息的念頭。這時反而更該主動創造片段放鬆時刻,例如暫時離開座位,好好地專心享受一杯咖啡,允許自己稍作喘息而無需有罪惡感,這才是善待自己。
(4)懈怠恐懼(p.58-p.64):與前項相反,理智上想放鬆,實際上卻總是不讓自己停止忙碌,會不斷地擔憂事情沒做好又或還有什麼事沒處理,擔心自己拖累別人成為別人的麻煩、讓別人失望,太過在意別人的眼光所以無法放鬆。我們應該理解「放鬆」與「懈怠」是兩回事,適度的放鬆不是罪,不允許自己放鬆才是造成身心失衡的最大兇手(p.64)。這也是影響我個人最多的壓力來源。
(5)用腦過度內心戲太多(p.65-p.72):那些我們想像出來的痛苦都具有破壞力,不只讓人重回痛苦情境,還會一直做出負向預期,覺得自己會被傷害或所有事都會以糟糕收場,這種不在場的痛苦造成反覆折磨,會占據意志力的頻寬,阻礙專注在該處理的事情上,也因此帶來許多難解的壓力。
(6)「比較」產生負面影響(p.73-p.80):只要有比較,就註定會有失去,也會有人受傷(p.75)。無論哪一種比較,都會讓你覺得「別人」或「外在」是更好的,相較之下,也覺得「自己」或「當下」不夠好。要懂得改變焦點,不是想著要比別人更好,而是專注在自己真正想要的和想前進的方向,並且如實地接納最真實的自己,不必費力改變自己變成別人期待的樣子,要先學著欣賞自己。
(7)沒有適當的壓力出口(p.81-p.88):有時候我們根本沒有覺察到自己處在壓力之中。因為我們可能不太留意自己的身心釋放出的訊號,於是壓力不斷積累。為自己的壓力找一個出口,這不是指把氣出在別人身上,是找到自己有樂趣的事,又或自己打造一套有效的紓壓策略,壓力才不會持續累積破壞身心健康。
2.學會安頓自己的情緒
刻意放鬆,是願意傾聽情緒傳來的訊息,滿足自己的需求,進而安頓情緒(p.89)。培養與情緒共處的能力也很重要,讓情緒得以流動順暢,用適當的方式處理內在情緒,才能讓自己保持穩定、放鬆且自在的狀態。(「情緒」是我喜歡的課題,我也寫了些相關內容,一併提供參考。)
(1)自我覺察,是啟動放鬆的關鍵(p.90-p.98):缺乏自我覺察的人,時常不清楚情緒從何而來,無法採取穩定的思緒與情緒回應眼睛的情境。總是被情緒或慣性綁架,導致無意間做出失控的決策(p.91),常陷在「失控—後悔、自責」的負向循環中,為自己帶來壓力。學著不帶任何評價,如實地觀察自己內外在(身體感受及想法念頭)的各種狀態,就能知道情緒被觸發的原因,及了解自己真正的渴望,進而調整內在期待及回應外界的方式,進而幫助自己跳出負向循環。
相關文章:薩提爾的自我覺察練習、學會自我觀察守護心靈安好、切換視角練習自我觀察
(2)練習正向思考(p.99-p.106):正向思考的核心精神是「直球對決」:正視問題、不逃避、不扭曲、不否認,同時幫助你拓展觀點,以更寬宏的視野看見本來就存在的正向因子(p.102)。將焦點放在問題有效解決的時候,重視行動帶來的回饋,及欣賞過程中的投入與成長,不需要否定或扭曲解讀已經發生的事,不只更能正視並接納問題的確存在,也能長出處理問題的自信。
相關文章:如何變得更正向?先接納負面的存在。
(3)STOP情緒緩和術(p.107-p.115):穩定情緒不等於壓抑情緒,而是讓自己不會被情緒衝動綁架做出失控的行為,學習作者胡老師的STOP情緒緩和術四個步驟很有幫助:Stop暫停動作,捕捉到強烈負面情緒浮動時對自己喊暫停,什麼都不要做;Take a breath留意呼吸,規律深呼吸幫助身體回復平穩;Observe yourself觀察自我,注意力轉移到內在,探索自己的內在需求(我在意什麼?希望別人聽懂什麼?);Proceed重新表達,找出有效的行動策略,如何表達更有效?更能讓別人懂?
相關文章:解鎖自己的情緒運作版本
(4)釋放腦袋裡的藍色大象(p.116-p.124):許多時候我們擔心的事(藍色大象)當下並沒有發生,但想象力讓我們身歷其境,也佔據了注意力,使我們無法專注當下。無論思緒從何處開始蔓延,假如想要善待你的大腦,就必須練習專注在當下以安頓紛亂的思緒,而最重要的步驟就是按下「暫停鍵」。一旦發現過度用腦的慣性又啟動了,就要予以中斷(p.123)。不論是透過身體行動刺激感官來轉移注意力(起身倒杯水,離開當下情境等),或藉由自我對話的方式按下暫停,最重要的原則是簡單、立即可行。
相關文章:給自己的悄悄話
(5)與負面情緒共處(p.125-p.132):事情的本質是中性的,而解讀事情的觀點則決定了我們的情緒。受限的觀點會將注意力侷限在負面焦點上,使人容易陷在負面情緒裡。每個人生來都有情緒,會引發強烈情緒的事也很可能不會消失,所以要學的不是壓抑情緒,而是與之共處並且聆聽它們傳遞的訊息。情緒只是我們的一部分,但不等於我們;情緒的威力很大,但我們才是情緒的主人(p.131)。
相關文章:活出所有情緒、運用「情緒地圖」找到真實自我
(6)保持情緒流動(p.133-p.141):我們需要與自己的情緒連結並保持情緒流動,而不是用力忽視,否認或壓抑,才不會堆積負面能量造成心理負擔。如實覺察自己的情緒,允許情緒浮現,然後試著瞭解情緒背後那些未被滿足的需求(想被理解、被關懷),並學會照顅自己的需求、表達出情緒,讓情緒走完該走的流程。
所有的改變都從「心」開始
「刻意放鬆」的前兩個步驟,覺察引發壓力的因素及學會安頓自己的情緒,都是從心出發。所有的改變,都需要從看清楚自己的狀況開始,我們才會知道何處需要改變及如何改變。檢視我自己的情況,其實我並不是無法調整生活節奏,只是我總把「放鬆」的重要性擺在最後,想著把更重要的事完成了就會放鬆了。疏不知,放鬆不僅應該被列為生活的優先事項,更應該主動積極去做而不是等著它被動發生,唯有將「放鬆」視為日常心靈保養的方法,才能在消耗能量的同時,也為自己補回能量。
傾聽身心的聲音,才能更妥適地照顧好自己!後篇會接續分享剩餘兩個步驟的重點。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