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篇文章:《如何成為不完美主義者》1—為什麼應該要成為不完美主義者?

完美主義使我們心理上毫無彈性,只能接受100分的結果,即使只差了1分依舊是能算是「失敗」,更是全然否定自己已經努力了99分的成果。這樣的心態對人生來說具有破壞性,追求完美的一切卻不如預期,會使人不斷地自我責難與批評,又或反芻過程中的錯誤,而無法從未完成的經歷中學到課題及獲得成長,並取之成為前進的養份。

完美主義的架構是人為的,會限制、僵化我們的行為,以符合某個不合理的標準(p.74)。

不完美主義,焦點在於將事情做好,而不是追求100分,所以99分也已經足夠好了。這種有彈性的心態,能使人從99分的過程中記取經歷,以期下回可以表現得更好。不完美主義允許我們接受不到100分的結果,因為更看重的是「過程中的努力」及「持續地進步」,並不會將不完美的結果視為失敗,所以也更能激勵自己勇敢地嘗試下一次。

不完美主義者者背後的思想,就是別太在乎情況或結果,而更在乎當下能做什麼來使自我與人生進步。當你越不在乎,你在那個領域就會越放鬆。當你放鬆時,就表示你沒有太多焦慮或干擾,你會感覺腦袋清明、準備集中注意力。這表示你會有更多的心理資源可以使用。(p.89)

而要從完美主義的自我設限跨到不完美主義的前進突破,不只是瞭解兩者的定義,能知道自己屬於哪一種類型的完美主義者並對症下藥也很重要,轉變思維之外,也要有實際可行的方式(書內有一些小工具我並未特別提及,我主要著重在思維層面)。以下是作者史蒂芬列出完美主義的五種面向及應對策略,可以看看自己偏向哪一類?或複合好幾類(我個人綜合了二類)?

1.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p.92-p.113)

「當一個人的期望歸零時,才能真正感恩自己擁有的一切。」——霍金,物理學家。

人們的期望分為兩種,一為普遍期望,是對人生或生活的整體期望,較高的普遍期望代表你很樂觀看待生活;二是特定期望,用於面對每天接觸的事物例如社交、工作等,高特定期望會拉低普遍期望。

完美主義者通常容易放大特定期望,希望各方面都要完美才算得上人生圓滿,並且感覺強烈的「永遠不夠」。雖說我們對人生的不滿往往是改變的強大契機,可「永遠不夠」會使人對人生的不滿超過了改變或爭取更多的動力,人生顯得毫無希望,並且無論已經做了多少,都不允許自己感覺滿足或充實。

抱持不切實際期望的完美主義者,會尋找一個完美場景才行動,更多時候會為自己找很多理由不去行動,也會為了達到完美而壓力更大。雖然他們會藉著對正面結果的積極渴望,來激勵自己投入過程,可同時也會設想現在與未來的許多情境,當情境不如自己所預期時,就很容易放棄。

不完美主義者則往往用相對積極的概念「還不太夠」來置換「永遠不夠」,還不太夠有一個隱含的結局,永遠不夠則有普遍性的不滿、不安與無止盡的絕望,而「足夠」是這世上與完美主義最相剋的概念。

他們會放下過多期望,對於結果較淡漠。這並不等於不努力嘗試,而是知道自己會全力以赴,但不在乎結果如何,而且更關注過程,專注在「自己所能控制之事」,一次一小步,想著自己的下一步該做什麼,做起事來更有效率且允許結果順其自然發生。因為不那麼在意結果,專注過程本身就會變得更簡單,反而更容易持續積極投入與擁有好結果。

應對策略(p.236-p.240):

(1)調整與檢視自己的期望:選擇較高的普遍期望(為提升信心)和較低的特定期望(為提升韌性與信心)。
(2)決定怎樣算是「足夠」:只有自己可以定義自己的足夠,學著對所擁有的一切感到滿足。
(3)降低行動的門檻:養成微小習慣,能達成目標的行動都不嫌小,接受小幅度的進步和成功。
(4)專注在過程:挑選最重大的挑戰,並拆解為可以遵循的步驟,專注在過程而不是執著於結果。

2.習慣性反芻思考(p.116-p.143)

「反芻思考的微妙點在於,明明看起來有幫助,但卻沒有投入行動,以致於在解決問題上毫無進展。」——葛瑞森(Carla Grayson),心理學家。

我太擅長反芻思考了,也所以這是我需要留心的完美種類之一。

反芻思考讓我們抱著遺憾回顧過去,而不是看看自己現在能做些什麼,來讓生活變得更好。會反芻的人總是太關注自己的問題,與導致這些問題的事件,這通常也包括對過去表現的自我批判,並希望在他人眼中表現完美。

反芻思考者的根本問題,在於難以接受「過去無法改變」的事實,這種心態會變成一種處理負面事件的慣性反應,也容易把不如預期的負面結果歸因為全是自己的失敗,會不斷反思已經發生的狀況,同時開始自我批評與責難,也可能搞混反芻與反省有所不同,反芻著重在自我責難,反省則著重在自我成長。

比起想解決問題,他們更聚焦在問題本身而不是處理方式,在意自身的表現結果會影響別人對自己的認同,也很愛搭乘心靈時光機,過度分析過去事件,顯然是希望能改變過去。但反芻思考其實是絕望又徒勞的嘗試,嘗試透過思考來改變過去,這是一種否認,接受才是唯一解方。接受是給自己機會超越現實,可以自由找尋未來可能。再多的內疚、悔恨與反芻思考,都沒辦法改變已經發生的事。也不該一直反芻,否則過去的痛苦會纏住我們,造成比原先更大的傷害。

如果我們犯的錯誤超過了能接受的範圍,那我們必須改變這條界線,留給自己喘口氣的機會。提醒自己「過去不可改變」以幫助自己加速克服。

反芻思考的核心解決方法,除了接受過去已成事實,也要學著將自己從反芻思考中抽離,採取行動,懂得分辨「機率」與「失敗」並不相同。如果某件事是靠機率,那就堅持下去;如果某件事是我們做不好的話,就換個方法,如果懷疑一次負面的結果是機率和失敗的組合,那就堅持下去,但記得在失敗之處要嘗試不同策略。

除此之外,我們使用的語言與反芻思考的頻率和程度關係密切,因此,語言是解決反芻思考最輕鬆的「修復」方法之一,起點就是改善自我對話。反芻思考者可以學習用更友善的方式和自己相處,開始反芻前花三十秒理解「先前的自己」為何會做那些判斷或決定,多理解就不會再嚴苛地批評自己。

應對策略(p.240-p.244):

(1)接受過去:接受「過去永遠無法改變」的事實,培養「當下心態」。
(2)替換反芻思考:直接行動來對抗反芻思考,按照想要的改變去行動(為了失去一位客戶反芻,就努力找一個新的客戶彌補)。
(3)理解機率與失敗:判斷一次負面結果或錯誤是機率問題(有非自身能控制的因素,就再試一次)還是失敗(自己造成的就調整策略)。
(4)改變自我對話:用「當初可以」這種象徵有其他機會的說法替換「當初應該,藉此喚起更多可能性而不是批判性。
(5)計時器妙招:用計時工具激勵自己去完成任務,更積極主動行動活在當下。

3.渴望被認同肯定(p.146-p.166)

「越想得到認同的人遍尋不著,而不須認同的人則大有收獲。」——韋恩‧戴爾(Wayne Dyer),暢銷作家。

我知道自己也渴望得到認同,這與我內在冰山的「不被愛」課題有關,外界的認同才能讓我感覺自己有「被愛的資格」。雖然我已經破解這個痛點,但有時仍會默默地朝著被需求的認同靠近而不自覺。

人們追求認同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缺乏自信和自尊,因此想從其他人身上尋求,重視他人的意見多於自己的;二是希望每個人都喜歡自己,這會影響到一個人所有的作為。對認可的需求,就是一種對個人身分的侵犯。需要認可的人並不知道自己是誰,所以會在自己之外找尋自己的身分,如果知道自己是誰,用自己的方式生活就會很容易。

多數人的行為都太過依賴他人的許可,可能出於成長環境,也可能是內在的不安全感,因為擔心他人眼光,在意過多潛規則,使人總擔心著無傷大雅的結果,例如尷尬、或被拒絕等,而自信的人往往不會尋求他人的許可。

為了克服被認可的需求,重點是要刻意練習擁有自信心,當我們能提升自信,不需要被認同就能感覺自己被認可。我們可以透過擺出信心姿勢,重點是打開雙臂(比如神力女超人姿勢),改變生理內分泌降低壓力物質,又或是像有自信的人一樣思考和行動,能使人暫時停止自我懷疑,和主動決定自己該對什麼有信心,設定合理基準以增加自我肯定感。

建立強大自信的關鍵,就是看清楚自己現在能對什麼有信心,並從此建立自信。要讓自己在達成目標時,也同時得到成就感,這是在給信心打下基礎,獲得成就感自然會更放鬆,表現也就可能超過原先的基準,而不用老是想著「衡量」自己,這就是自信的表現。自信是一種能透過練習提高的能力。

以及,試著來點「叛逆練習」,做一些別人不認可的事。不是要去觸犯法律或做出可怕的行為,所謂的叛逆,其實指的是「反抗」。反抗平常的生活方式、社會的期望,反抗同儕的壓力、任何標準與期待,讓自己從社會的認可中抽離,會活得更自由,也更能做自己

應對策略(p.245-p.247):重點在於提升自信心!

(1)化學上的信心建立:在有需要自信的場合前擺出「權勢姿勢」(像神力女超人雙手叉腰)。
(2)裝出信心:練習在某個情境下自信行動,習慣後就會真正感覺到信心。
(3)合理化基準:害怕或擔心自己條件不夠,就把基準降到你有把握的程度(比如社交場合說嗨就好,不用口若懸河)。
(4)叛逆練習:練習對社會常規或期望的叛逆,重點是練習用自己的方式生活(比如騎車時大聲唱歌,不需要用極端的方式)。

4.過度在乎錯誤(p.168-p.197)

「錯誤是人類的一部分,欣賞你所犯的錯誤,這是人生寶貴的一課,只能從慘痛經驗中習得。致命的錯誤除外,但至少其他人能從中學到教訓。」——艾爾‧弗蘭肯(Al Franken),美國政治家。

擔心自己犯錯,會有什麼影響?

對錯誤的擔憂可能會增強我們在某個狀況下的意識,結果影響了犯錯的頻率。擔心犯錯,會增加人對行動的焦慮和恐懼,有時會因為害怕犯錯,甚至不願意嘗試,害怕犯錯而不敢行動才是關鍵。錯誤並不能定義我們的身分,塑造未來的不是錯誤本身,而是我們對錯誤的回應——學習並繼續前進。

人會害怕犯錯,其中一個關鍵原因,稱為「冒牌者症候群」,這個心理現象可說是完美主義的雙胞胎。

冒牌者症候群指的是一個人表面上很成功,卻在內心深處,有著「取得成就,同時感覺自己正在強烈欺騙」的體驗。看起來很成功,卻覺得自己只是個冒牌者,這種定義下的冒牌者對錯誤比一般人更敏感、更焦慮。

冒牌者會努力掩飾自己的不完美,與完美主義者類似,強烈渴望掩飾自己的錯誤以維護完美的形象,與習慣用理想標準來評判自己的成就,這表示,所有的成就都會受到負面偏見的影響。

對抗冒牌者症候群最好的方法,就是透過寫作記錄,將成功內化,放大自己的成就而不是削弱它,並且專注在真實的自我——像朋友那樣接受有瑕疵的那一個自我,拋去偶像包袱,真實的自己就是基準線,而犯錯是其中的一部分,十分正常,而且在預期之中,一點都不奇怪。

愛因斯坦:「未曾犯錯的人,也未曾嘗試新事物。」對於犯錯太過注意,可能就是擔心犯錯之後的後果,撇除其他原因,犯錯本身就讓人不快,光是這個原因,人們想避免犯錯自然合情合理,但這卻往往導致被動、無趣且沒有收獲的生活。雖說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渴望,能讓人超越對犯錯的恐懼,不過與其增加渴望,不如找個策略來減少恐懼。

減少對犯錯的恐懼,一可從改變觀點開始:做就是1,不做就是0。完美主義者會希望細節都很完美,這觀點更強調行動,只要做了就是成功,而不是「完美的」達成;二則是將進步視為成功,珍惜每一次的進步加上練習,就可以打破「不夠好」的障礙。這不是要降低標準,而是將成功重新定義為進步,並提高自己對堅持的標準。

這麼做會更常得到成就感,也能為之後的進步打下堅實的基礎。

應對策略(p.248-p.250):

(1)紀錄成就:每天至少寫下一項成就,或一種正面特質,讓這些事更加具體。
(2)建立二元心態:把事情看成零(什麼也沒做)與一(有做),專注在行動上,而不是看重表現,把事情想成一(極差)到十分(極佳)。
(3)更容易的成功:建立並維持每天的維小習慣,讓每天的成功變得難以抗拒。
(4)組合式的成功行動:將「成功」重新定義為「進步」,把目標碎裂成幾百個小塊,而不是一個明確、完美的里程碑。

5.對行動有所遲疑(p.200-p.228)

「一個現在馬上開始的好計畫,勝過下週才能做的完美計畫。」——喬治‧巴頓(Geroge S. Patton),美國軍事家。

完美主義者要執行計畫會先碰上大麻煩,他們站在完美計畫的另一項,預測會變得更加脫離現實。

他們期待並渴望完美,但就算預測的是現實,那也會造成麻煩,可能會讓人不想行動。去預測任何決定,行動的最終結果,總是會讓我們看到事情的缺點,因為在做一些需要努力的事情之前,腦袋會下意識將它視為非常困難、不愉快的事情,以致於我們無法展開行動。

預測的問題在於,它只是一種假設,你每天都可以預測,但唯一能知道事情發展的方式就是嘗試。一旦嘗試,你就會發現原本的計畫有問題,找出問題點,未來你能更可能察覺錯誤的預測。不妨在預測時一一寫下預測,然後開始實驗,再寫下實際的結果。當兩者進行對照,可能會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如果對於行動有所遲疑,我們會怎麼做?很可能什麼都不做。拖延症是遲疑的常有反應,因為拖延的表面好處(例如保持三思而後行的心態)讓它維持著完美的錯覺。

拖延表示沒有做出「行動」的決定,或者沒有按照決定去行動。做決定時,我們會先思考(權衡各種狀況)再實踐(行動)。對於行動的遲疑,並非總是在懷疑行動本身好不好,而通常是在該不該做決定。有些人會因此害怕自己沒辦法做出最棒的決定,而陷入選擇困難。

為何越重要的決定越會拖延?因為完美主義導致恐懼,否則就是恐懼引起。如果感覺害怕,那麼脆弱的心理狀態會希望一切都完美進行(或根本不進行);而如果是一個要求絕對的好結果的完美主義者,壓力會先把人嚇倒。完美主義和恐懼是天作之合,最重要的任務當然最為可怕,所以恐懼驅使我們選擇零風險、不重要的事。當優先順序被顛倒,我們便忽略了真正想做的事。

完美主義者心裡總是會用完美的心境、完美的靈感,建立一個完美結果,因此很可能只停留在反覆深思的階段並因此推遲行動,應該試著養成快速扣下板機的習慣,找機會進入實踐性思維。實踐代表行動,行動代表學習與進步,最終導致成功。只要知道一件事的利大於弊,那就去做吧,而且要立刻做。

如果想成為真正的不完美主義者,「適應」不完美、克服困難就會是最棒武器!如果願意在不完美的狀況下,下不完美的決定,做不完美的行動,在每個階段都接受不完美,所有的藉口自然會消失。因為「行動」被視為優先選擇,我們就可以藉此戰勝拖延症。

短期的解決方法是訂定時間表,長期的解決方法是重新訓練自己,只要覺得現在可能是一個適合開始的時機,那就去做(停止深思過程)。不要考慮,立刻行動,充分練習後,這就會成為一種做事的新模式。

追求行動的數量,多次嘗試來精進某件事情,並在每次行動中逐漸改善,結果必然會好過精心設計一次完美嘗試。執迷於品質的人,反而應該聚焦在提高數量,才能實現他們的最終目標。

應對策略(p.251-p.253):

(1)反預測:對某件事不斷預測負面情境時,把想法仔練寫下,然後進行實驗,看看現實狀況和預測差了多少。
(2)更快的決策:停止深思,快速進入實際踐段,先在不重要的事物上當機立斷(午餐吃什麼?先做哪件家事?)。
(3)分析結果:面對有所遲疑的行動進行下列分析:最糟情況的嚴重性、最糟情況的可能性、最佳情況的益處、最佳情況的可能性,與最可能的情況。讓資訊更具體,也有助於分析決定,看自己的遲疑是否合理。

如何成為不完義主義者?

綜合兩篇文章的內容,我個人認為,要成為不完義主義者的方式如下:

1.轉變思維,真心認同「不完美」才是正常的。
2.明白該在乎與不該在乎的事(例如該在乎過程的努力,不該在乎結果)。
3.知道自己傾向的完美主義類型及學習、練習解決策略。
4.時常練習「不完美」,培養出實際行動的習慣,適應不完美,持續去做才有辦法改變。

完美主義者會假設有一條「黃金道路」存在,而其他路線都不夠好(p.230)但不完美主義者則是相信,艱辛的路也有其價值,與其花時間找到最好的那條路而沒有作為,不如持續前進,只要記得方向,並給自己的路線保留一點彈性及時間。

偶發的完美主義沒有關係,不必因此有罪惡感,重點是我們已經知道如何應對。從今天起,我們所做的每個決定都會是不完美的,因此,放鬆心情,允許自己在沒有罪惡感和自我批判的情況下選擇吧(p.231)。

arrow
arrow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