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與好友聊起彼此這幾年的生活轉變,和重大的人生事件帶來的想法和感受,後來好友問我,「那妳會覺得後悔嗎?」
我確實有想過這個問題,可我誠實面對自己的感受後發現,前些時候真的覺得後悔,但現在的我則是感到遺憾,梗在心裡的痛苦指數已經有所下降,而我希望待時間再拉長之後,它們會再淡化變成可惜。
對我而言,可惜、遺憾又或後悔,三者的定義和痛苦指數皆不相同,我一直在學著讓自己的人生少點後悔,所以在做出決定前,它們也會變成我衡量的標準。
1.可惜,是木已成舟的惋惜,痛苦指數最低。
在做決定或安排事項時,我們心裡都會有預期想要的結果,但當我們費了心力去做,最後得到的回答卻不如所盼時,我雖願意接受這樣的狀況,但是會覺得可惜。
那是一種,知道自己已經努力過了,該做、能做和想做的都試過了,雖沒能得到想要的,但也明白本來就有可能得不到,所以即使痛苦但還是可以承受,而且可能過一陣子,這種難受就會淡去甚至忘記。
面對可惜,我能放下得比較快,因為清楚自己盡力過了,有的事本就是機率問題。
2.遺憾,是沒能做到的失落,痛苦指數中等。
遺憾之所以痛苦指數較高,是因為看見自己即使再怎麼努力,還是做不到想做到的事時,那種力有未逮或無能為力的感覺讓人倍感失落,比起未能如願的沮喪,發覺自己有所不足才是最傷的。
這其中也因為以為做得到,結果事實卻相大相徑庭,以致於我們會對自己的認知或能力感到失望,這樣的感受會停留在心裡較久,會讓人不時想著,「如果那時候我有能力做到了,結果會不會不一樣呢?」
面對遺憾,我會試著坦然接納與允許自己的不足,人總有極限,有的事也看時機,做不到也是正常的事。
3.後悔,是做錯決定的懊惱,痛苦指數最高。
不管是有做決定或沒做決定,發覺自己做錯決定時肯定會感到崩遺,所以會不斷的反芻「假如、要是」這種與現實結果相反的情況,幻想著做了另一種決定的成功畫面,而這種想像與現實的落差更是折磨人,會拖住人的意志讓人難以前進。
後悔雖然和遺憾一樣會讓人假想相左的情境,只是,後悔之所以更痛,往往是因為在人生中關鍵的事項上做了難以挽回的錯誤決定,以致於難以磨滅,會需要特別花心力學習處理。
面對後悔,我會學著同理自己,因為任誰都無法「早知道」事情會如何發展,所以犯錯難免。並且試著用旁觀角度梳理讓人後悔的事件,從中找到可以修改或應對的策略,讓自己可以不再重蹈覆轍。
這便是我這週最有感的收獲,與好友的談話讓我再次反思了「可惜」、「遺憾」和「後悔」三者之間的區別與對應的痛苦程度。
可惜,代表付出努力但未能如願,雖然讓人嘆息,不過較容易釋懷;遺憾,則是源於自身能力不足,即使盡力仍然無法達到目標,這種失落感會持續較久;後悔則是最深的痛苦,來自於錯誤的決定,讓人陷於無止境的假設循環中。
這三種情緒,都需要透過自我接納和反思,才能幫助自己逐漸放下內心的糾結,但我認為它們最重要的提示功能,是告訴我們要學著減少未來的遺憾與可惜,讓自己的人生更少些後悔。
可惜是釋然,遺憾會帶來成長,而後悔是學會原諒自己的必經之路。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