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一直很留意自己使用的字句,我喜歡正向描述,覺得能用既不偏離事實又不會勾起他人負面情緒的說法更有助溝通,我也不喜歡貶抑的說法,覺得每個人都值得被尊重,不應該只以自己的好惡當做判斷他人的標準或甚至出言數落他人,我習慣以這樣的態度對人,也所以對別人帶有強烈負面情緒或貶低(自貶或貶人)的話語特別敏感。

在展露負面情緒和貶低尊嚴的話之間,後者對我而言聽來更不舒服。

人在有情緒時可能因為無法克服難受的驅使所以衝口說出不好的話,是很直接的感受表達,那代表對方還有待學習處理情緒,但當別人用自貶或貶人的方式說話,或許他們沒覺得這麼說話不對,但語氣中顯露出的「嫌棄」,從旁聽著我都會感到難受或厭煩,我察覺自己的情緒更容易被帶有貶意的話牽動,以往我只以為是因為那樣的話牴觸了自己的價值觀所以讓我聽著不自在。

但待我意識到我有「自我貶低」的情況後,我才明白,之所以我對別人帶有貶意的話更敏感,是因為不管是自貶又或貶人,都透露出「我/別人不夠好」,那剛好和我內心自覺「不夠好」的弱點產生共鳴,那時候我還沒發現我會對自己說許多貶低的話語,那些讓我坐立難安或厭煩的感受都是在提醒自己還有這道未解的課題,這也是後來我決定練習「自我善待」的原因,我不想再貶低傷害自己了。

當我破解自己的關卡,再遇到別人說這類帶有貶意的話語時,我發覺原來彼此的課題都一樣,都是「自我價值低落」或「不夠認同自我價值」,而無價值感通常與感覺自己沒有資格被愛有關。換句話說,是內在冰山「被愛」的渴望沒有被滿足,然後轉為兩種不同的外在方式呈現(我個人主觀認為)。

自我貶低:感謝比起讚美更有價值

自我貶低是我以往慣用的招,不只是和自己對話時如此,和別人對話時也一樣。我們不會自我肯定,因為下意識覺得自己不應該也沒資格可以肯定自己。

所以面對別人的讚美,一定會先否認而且再自貶一下心裡才過得去,等到別人第二次再讚美,才不好意思又滿懷歉意勉為其難的尷尬道謝,心裡多少有點開心,但會跟自己說不可以太開心,人家不過是客套而已,代表下一次一定要做得更好才行,不然怎麼對得起別人這次的讚美?聽到別人的稱讚,我們很難坦率接受跟道謝,即使知道別人的好意與真心,即使我們也很想要被讚許(很矛盾的)。

有些長輩也是如此,就像我公公不時會親手做些食物給我,前陣子我收到他做的黑糖南瓜饅頭,自家做的饅頭口感紮實飽嘴,我個人很喜歡,所以傳了訊息向公公道謝,也告訴婆婆說我收到了。他們兩人都說一樣的話,「自己做的,不是什麼好東西,勉強吃一下」,這反應和我爸媽也相同,他們想傳達心意但又怕被嫌棄所以先自嫌一番,認為表達禮貌與客氣的方式就是自貶。

但我已經很懂得應付這樣的自貶了,如果直接回應他們更多讚美,「自己做的才是好東西呀」,他們會把自己描述得更糟,「賣相很醜也只能給家人吃」,挑自己的毛病是自貶型的強項。所以我用「感謝」應對,我馬上感謝他們的照顧,感謝他們和我分享無多餘添加物的饅頭,與感謝他們都會想到我,及表達我喜歡這類食物,而他們往往也會謝謝我的感謝與喜歡,而不會再繼續自貶。

因為我知道,比起稱讚,別人的「感謝」更能為習慣自貶的人帶來價值感。與其想很多詞讚美那個饅頭,不如直接感謝他們的行為與心意,這才是他們想被看見、被理解的部分,別人的謝意才能讓自貶型的人覺得自己做對了、做得好,為自己做的事開心。

貶低他人:站得越高越有價值

貶他型的人也很常見,就是以貶低他人的方式來抬升自己的價值,往往都是在嫌棄別人這兒做得不好,那兒做得不對,但這實際上更顯露出因內心自我價值不足,所以用這種方式填補。

「我這孩子就是很笨、什麼都做不好」,就像總是有這種貶低自己的孩子實則求讚美的家長,沒自覺到他們把自我價值建立在孩子的表現身上,孩子只是他們自我的衍生,當孩子獲得稱讚等於自己也獲得肯定。

就算小孩表現得很好,他們也不會在人前先稱讚,所以扭曲地用這種貶抑但總被美化為客氣的方式表現,讓旁人為了安撫小孩受傷的心而出言讚美。看到別人那種想辦法要讚美小孩長處,以便讓他們肯定自身小孩的價值,拼命灌注美言的表現,使他們感覺自我身價高漲。

我也曾經遇過有老師這麼說的,「我教的這班學生都是垃圾」,雖然聽得出開玩笑的成份,但我在一旁聽到時內心詫異不已,因為我覺得用「垃圾」這樣的字眼很過份。在場的學生們尷尬地陪笑臉,其他在場的學長學弟們就拼命讚美那班學生哪裡好又哪裡好,都是老師教得好,像是在討老師歡心,為的是改變老師的說法。

那當下我就看懂了,和嫌自己的小孩給別人看的爸媽是一樣的心態,貶他型的人都希望讚美流向自己,但又不好意思明著要,所以貶低一個與自己有關但又不會反抗的角色,而這方式之所以有效,是因為大多數人習慣和諧,這種嫌棄或惡語感覺會破壞和諧,所以便不自覺地趕快用稱讚來消弭可能會發生的不快。

貶他型的人看似自尊及自信極高,但我自己覺得貶他型的人比自貶型的人來得玻璃心,因為如果真的有人順著他們的貶意也跟著數落,他們絕對是翻臉最迅速也反應最激烈的人,他們無法忍受任何被貶低的可能。 

其實內心的課題都相同

我們都希望被讚許、認同與肯定,只是若我們無法先讚許、認同與肯定自己,只能向外尋求滿足,那就很容易有這兩種偏離真實自我的表現。

自貶的人傾向把自我貶低當成自我反省,用放大鏡嚴苛地審判自己;而貶他的人則傾向為了維持自己比較高的地位和價值,用放大鏡挑剔別人,這兩方如果彼此遇到了,要不成了互補又有毒的糾纏,要不就是彼此討厭,自貶型的會認為貶他型的「怎麼有資格」這麼損抑別人;貶他型的會認為自貶型的「怎麼那麼沒用」只會貶低自己,雙方都投射出彼此內心最脆弱、最不想看見的痛點,所以互相看了都很刺眼。

即使內心的課題都相同,但展現於外的方式截然不同,唯有練習把自己愛回來,接納真實美好的自己,真心認同自己的存在價值不往外求,我們才有辦法擺脫自貶又或貶他的模式,好好善待自己,也善待他人。
 

相關文章:
善待自己:練習自我肯定句
克服內心的惡魔低語
給自己的悄悄話:放大正向音量、強力應援!
口頭禪反映出你如何看待自己

arrow
arrow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