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婚姻生活 (12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察覺情緒引爆點

  我寫過與「溝通」和「吵架」的相關文章多半採正向表述,覺得能夠好好談的事就不必非得吵架拼輸贏,因為平靜說出想法協調共識比爭執來得有效率,把握雙方好心情的時刻悠閒對談,趁機拋出想法交換意見是我慣有的溝通模式,所以吵架不會是我優先選擇的溝通方式。

  而且光是感受到「憤怒」就對我的身心帶來明顯的衝擊(心跳快得難受、呼吸不順暢,又因為情緒說不清楚想說的話反而更氣自己),我會在這個階段就煞車調適,不再往前踏入火線動口爭執,因此和另一半相處十幾年下來,我們未曾有激烈的口角衝突,但沒有吵架不代表所有的事都意見相同,彼此總有心情不順說話大點聲的時候,但為什麼情況沒有繼續惡劣下去?

  回想自身經驗,我發現很重要的一點,是雙方會先察覺到「如果我再說下去就會吵起來」的「引爆點」,而這同時也是「停火點」,只要不說那句會直戳對方痛處引燃情緒大火的話,就不會開始爭吵,彼此也有各自冷靜的空間,我整理出自己感受到的「停火時機」。

掌握「五不」停火時機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待自己的人生,我們常覺得缺點重重,但看到別人的人生,卻是處處美好,在欣羨之餘,其實這也代表自己不自覺的將「成功/幸福」與「完美」畫上等號,即使我們都知道「完美」遙不可及,也難以達成,可在評價「成功/幸福」時,有份完美的工作、有個完美的伴侶、有段完美的關係……等等都被列入評核的條件,我們變成只是嘴上說想要「更好」,但心裡仍存有隱性的完美主義。

  於是為了趨近於「隱性完美」,不管是參照書籍做法或遵循專家意見,會開始尋求各方說法以便找到正確解答,我這說法並非否定閱讀書籍或是學習專業意見的好處(因為我自身就從書中或他人經驗學到很多),而是若看書或聽從指導只是為了「想要有正確解答」,那多半是懷有期望做到完美無缺的心態(也帶有懶惰的成份),但我們真正該學的,是經由閱讀或參考的過程中了解實質意涵並從中選擇「適合自己」的內容,真照單全收、按表操課,那也是只套入做法,變成他人的人生版型,不見得適合自己,更不見得能如預期改善狀況。

  例如,婚姻專家的相處對策,背後需要做的努力是瞭解彼此差異,找到能與對方溝通的方式;養育專家的教養妙招,背後需要做的學習是理解孩子個性,找到能讓孩子明白的話語,從這些「背後」的隱藏議題中選擇適合自己的內容才是真正該學習的,太過強調正確解答,反而容易忘記變通,忽略適合的方案。

  我一直覺得,「適合」比「好」重要,人生中很難每件事都能擁有又好又適合的結果,所以我會以「換句話說」的方式來釐清想法:

  和適合的對象結婚、和的對象結婚,哪一個比較可能感到快樂?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由生活經驗或累積見聞,每個人對於某些事件都存有既定印象或慣有的處理方式,不過,既定印象不見得等於正確,慣用的方式也不見得適用所有類似情形,當他人的情況與自己以為的有所不同時,我認為表達尊重是禮貌,好奇詢問是客套,驟下評斷就太過失禮,藉由自身經歷也提醒自己。

  與他人閒談間若提及我家另一半創業,多半會被詢問以下三種個問題:「妳怎麼還需要上班」、「妳怎麼沒幫他管帳」和「妳怎麼沒去他的公司上班」

  面對這種客套問候我多半簡短老實回應比較省事:「我喜歡工作賺自己的錢」、「我不擅長管帳」和「我喜歡各自工作」

  而當我誠實回應,偶爾遇到有人露出欲言又止的神情時,我便心裡有數,「我的答案不如對方預期」。因為對方接續下去的說法,常是帶著同情,猜測他創業不順或收入不穩所以我還得「辛苦」工作,那,就隨人想像吧,畢竟我也真的沒有深入了解另一半的工作內容,不能也不想向無關的他人多加解釋,我不在別人的嘴皮底下過生活。

  可能一般都覺得另一半創業,伴侶應該一同支援,「夫妻同心,其利斷金」,找老婆管帳能省份薪水、錢不會被外人濫用,作帳安心等等有很多優點,兩人擁有共同目標,一起奮鬥努力完成理想當然是很棒的事,只是,我們「同心」的部分,是選擇「各自分開工作」,我們尊重對方的決定。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居然寫了第2篇《月薪嬌妻》的相關文章,到底看戲這麼認真幹嘛呢XD

  看《月薪嬌妻》其實帶給我不少感觸,不只包括婚姻,還有戲裡談到的各種「束縛」,劇情輕巧的點出,讓人自行思索,所以看來也別有趣味,我還是挑自己最有興趣,目前也身處其中的「婚姻」寫下想法,日後翻閱也許可以檢視自己的想法是否有所改變。

  戲裡平匡和實栗在結為契約夫妻之後的關係變化,我覺得與談戀愛有些不同,他們是在夫妻身份之上又賦予更多的角色功能,關係更往前一步,彼此的角色功能又更不一樣,雙方關係持平或後退的原因大致都是與「平匡拒絕打開心門」有關,所以我更好奇的是雙方關係加溫的關鍵,因此我又重新看了一遍,簡單整理出下面的圖,呈現他們兩人婚姻關係的變遷和加溫的原因(簡單製作,沒有很美請見諒XD),以及各階段的說明:

加溫.jpg

  平匡和實栗從單純的雇傭關係變成契約夫妻,雖然結婚的原因比較異想天開,但我倒覺得也反映出,其實婚姻是要找一個「可以一起生活」的人,平匡有找人處理家務的需求,而實栗有處理家務的專業,在恰巧的時機(平匡生病感受到被照顧的溫暖),和多加一點同病相憐(兩人都「不被選擇、不被需要」)的狀況之下,他們的結合其實算是「各取所需」。

文章標籤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bs.jpg
我喜歡他們堅定舉起手說「2個人一起決定的!」婚姻並非只是締結契約(登記)而已,更重要的後續經營(相處),只有喜歡真的不夠,要兩個人都願意努力,才會變成彼此「命中註定」的伴侶。

  也不知道為什麼會突然想到這種(偽)論文標題,但看到平匡和實栗召開會議,認真表達想法溝通的態度,我也想效仿一下,用正經的題目傳達我想好好說明的心情(推眼鏡),然後,以下會提及結局劇情,還沒觀看的人請自行閃避喔!

收入多寡=談判籌碼

  在第11集結局中,平匡和栗實針對家庭主婦的勞動報酬內容展開對話,兩人將「家庭」比喻為「公司」,這樣的比喻其實也讓人更容易理解家庭結構運作模式。在「303公司」中,運營費用全由平匡支應,她則是以包辦所有家務勞動賺取薪資(生活費),實栗提及主婦的勞動報酬應該是最低工資(生活費)+雇主的評價(愛),但愛無法量化以數據明確呈現,變動因素全憑雇主(丈夫)心情,讓人不安,對她而言,這段夫妻關係原是「雇傭關係」,所以她始終以「雇員」的角色看待自己的主婦身份,但一涉入情感,兩人之間就不再「單純」。

文章標籤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有人問妳,妳的老公好不好?妳會怎麼回答?

  妳會愉快欣喜的放閃光說,他是好老公,或是不好意思誇獎他所以嘴上挑剔個兩句才說,他還不錯啦,還是頓生不悅馬上指證歷歷並強調,他一點都稱不上是好老公。

  不見得新婚夫妻就一定是稱讚,也不見得老夫老妻就一定是責難,如果妳發現自己對另一半、對這段關係全都是負面描述,那或許要給自己一些「平衡報導」,對方應該還是有優點的,是吧?只是生活在一起久了,妳會習慣對方的好,於是優點變得模糊,而缺點因為每天刺眼,所以會越來越被放大,這是人之常情。

  妳這麼看另一半,其實他也這麼看妳,妳覺得自己做得很多,他也覺得自己做得不少,可為什麼總是被對方嫌棄得多,讚美得少?我們都不希望自己被如此對待,但卻常這麼對待另一半。

  如果有人問我,我的老公是不是好老公?我只會回答,他是適合我的老公。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總認為,維繫長久關係最重要的是「感謝」,其次是「欣賞」。從自己的角度來看,不管在一起多久,都還是希望我的付出不會被對方視為理所當然、被輕忽或不再被重視,相同的,我也提醒自己不忘用這般態度對待另一半,感謝與欣賞他的給予。

  週末用餐入座時,他出聲表示要和我換位子,我才發現頭頂天花板有個出風口,他知道我不喜歡被冷氣或風扇直吹,所以讓我坐在不會吹到風的地方;到咖啡廳時,他會選角落靠牆的位子,他知道我比較不愛和陌生人接觸,所以會選讓我比較有安全感的座位;晚回家時,他會為我帶一份宵夜,他知道我愛吃的小零嘴和熱湯,所以會多準備一份和我分享。

  這些都是生活上常發生的小事,但不會因為狀況重覆而不再感動我,因為更重要的是,他記得我的喜歡與不喜歡,並願意做出讓我開心的選擇,察覺的時候每每心裡都會湧現暖意。

  當我細數他的這些舉動,感謝他對我好時,他會輕描淡寫回應說「這又沒什麼」,但正是因為這些沒什麼,才更感受到細微處都隱涵著在意,更感覺他那麼理所當然的把自己放在心上,比起其他需要更多時間與金錢的承諾,對我而言這些小動作在情感上其實更具有「保溫」的作用,因為獲得他的溫暖付出,我也會想要給予甜蜜的回饋,藉著一來一往的互動,帶給彼此愉快,也強化情感的正向連結。

  而帶著欣賞的眼光看待這些小動作背後的情感,除了帶點浪漫的內心戲外,當然也是藉此提醒自己不忘看見對方的優點,因為在一起生活久了,習慣彼此的存在,優點常常變得不再特別,缺點則成了刺眼,欣賞他一直仍保有的細心與溫柔,才不會覺得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對待他也會再多一份體貼。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各自努力

  與伴侶在一起越久,關係與生活牽連得越緊密,我越來越體會到「課題分離」的重要性。

  彼此的人生雖然繫在一起,但在各自的工作、原生家庭或自我追尋等等很多部分,對方都無法代為處理一切,我們仍舊得憑藉著自己的力量各自努力、面對,負起自己該負的責任,而不是全讓對方承擔,雙方能為對方做的,往往只有陪伴與支持。

  比如他在工作上的忙碌,現實層面上我能協助的事項很少,我能做的,就是照顧好自己不讓他再多操一份心,在他返家時給他溫暖,聽他說話談天紓壓,正因為生意上的成敗最終還是得由他自己負責,所以我不會對他的工作內容有過多的意見或干涉,因為那不是我的專長,而我也相信他能好好處理有所發揮。

  比如對於彼此原生家庭的界線,我們的共識是「自己的父母自己搞定」,不涉入對方原生家庭的事項,我家的事由我身為女兒的來處理更適宜,他家的事也是他做為兒子的更清楚,他有空時陪我回家和岳父母說說話,我有空時和他回家與公婆聚聚餐,又或各自回家看望父母,我不會拿我父母的話要求他改變,他也不曾拿他爸媽的話要求我順從,也因為維護自己的家庭主權,沒讓各自的原生家庭涉入,反而才能與對方的家人都相處得愉快。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活習慣

  結了婚之後,第一個最讓人有感的改變,是要重新再養成一套生活習慣。

  我開始發現,原來自己喜歡睡雙人床的右邊,原來晚上聽著鼾聲會睡不好,但習慣之後沒聽見又不好睡,原來牙膏的擠法不一樣會影響使用的順暢感,原來該做的家事其實比我想得多也花時間(這時候更體認媽媽有多辛苦),很多的「原來……」都是新發現與重頭來過,與在原生家庭中的生活截然不同,即使已做好接受變化的心理準備,也還是需要時間互相調整適應。

  就像一個人在外讀書又或搬新家與室友合住,雖然我們都明白「生活習慣」並非無法改變,但婚姻中生活習慣的不同比起其他狀況而言,好像來得更容易引發不耐煩?我曾經也對此有所疑惑,後來看到《愛情進化論》裡的一段話給我了解答,因為人生中其他的重大議題(比如政治、腫瘤或金融趨勢等等),我們都明白其中存有複雜性,所以也就願意容忍意見分歧,並且耐心等待問題解決,但對於家庭生活,我們傾向於認為一切都應該輕鬆順利,所以也就不免對漫長的協商感到厭煩。

  馬桶蓋掀或不掀、被子要不要折,明明這些都是生活裡的順手小事,我們以為說出自己的做法對方就會接受,但對方卻也覺得是我們該接受,於是原本隨手就能完成的「小事」卻變成了不順手,而人一開始總是對於生活慣性被破壞會有不舒服的感受,這種不舒服不見得會嚴重到破壞關係(除非對方嚴格要求或命令遵從),其實只是新習慣養成時必然會有的陣痛過程而已。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幾日看到朋友分享了一篇文章名為《結了婚,就一定要生孩子嗎?》有所感觸,然後想起,從戀愛狀態到進入婚姻生活,旁人常會好心的替我找理由。

  交往三五年後,開始有(熱心或比我年長的)人會關切我什麼時候要結婚,然後就會有以下很多人聽來都很熟悉的對話:

  「什麼時候要結婚?」
  「再看看」或「等年底吧」,這是一般的客套回答。
  「是不是不想結婚?」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些日子與另一半喝咖啡閒聊時(趁著氣氛輕鬆防禦心降低的時候最容易套出真心話),我突然好奇便問他,「你覺得你自己婚前婚後有什麼改變嗎?」雖然這是個籠統的問題,但也還是會期待對方回答些什麼,我同時也在心裡想著自己的答案。

  一瞬間閃過的念頭,是「感覺沒什麼改變」,然後我馬上因為這個想法鬆了口氣,「啊……這應該是好事吧」,代表生活適應或兩人相處互動間,沒有因為婚姻而讓我特別感到痛苦或不快,即使不像婚前住家裡時萬事有爸媽,但自己處理生活瑣事倒也不至於太難,多做幾次就熟悉了,從這方面來看自己的改變,反而是覺得我「長大」了,不再老依賴爸媽,獨立許多,也比以往更懂得照顧人。

  而他靜默了一會後回答,「婚前跑業務拖比較晚時,會覺得反正我一個人沒什麼差,婚後和客人吃飯拖得晚些,除了想趕快回家之外,會覺得晚回家有點愧疚,其他的我覺得沒什麼不同」,這個回答聽來感覺還挺舒服的,當然也許是我的浪漫因子美化了背後的語意,感覺有表達出他對我、對這個家有多在意,也代表身為妻子的我表現得應該不錯,因為他晚回家我都不會碎念,所以他會想趕快回家(只不過回答了「想趕快回家」和「有點愧疚」這關鍵的9個字,我就能衍伸出後面這段美好想像和自我讚美,真容易滿足啊)

  聊完婚前婚後各自的改變,我對於彼此角色轉換的心態也感到好奇,想起結婚前,我們沒有特別討論過彼此對於「丈夫/妻子」的角色有什麼想法、期許又或有什麼想像,他想當什麼樣的丈夫?我想要什麼樣的先生?我想當什麼樣的妻子?他需要什麼樣的太太?我們以為該做的,和對方需要的不會相同,常聽到有些夫妻為了金錢分配、生活習慣、家事分工等等意見相左而起爭執,我們雖婚前未就此談論,可到目前為止,好像很少為了對方少做或沒做什麼而爭執?

  他說,「因為不覺得對方應該或理所當然得做些什麼」,沒有明確條列丈夫與妻子該做或該分攤的事,反而讓兩人的「角色功能」具有彈性,對他而言,一起生活是做各自擅長的事互相搭配,就像該做的家事,除非全部外包,要不就是認清現實凡事得自己來,並且不要干涉對方負責的事項,才會合作愉快,我笑說這像經營一個小型公司的概念,尊重對方的專業。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個月底約莫凌晨兩點,沉睡間先生突然叫醒我,當天他要搭早班飛機出差,按我們的約定他會喚醒我然後擁抱道別,迷糊的當下我已經伸出雙臂,但他卻說,「妳陪我到醫院掛急診好嗎」,這下我馬上轉醒,即使眼睛酸澀也已經毫無睡意,迅速更衣拎起包包與他直奔急診室,原以為是急性腸胃炎,但檢查一番後確定是盲腸炎並且排了早上第一刀,他掛著點滴躺在床上,我坐在一旁陪伴邊看他有什麼需求,越接近開刀的時刻,他也愈發沉默,初次進手術房,即使他明白盲腸炎算是小刀,但需要全身麻醉仍不免緊張。

  後來他拿出手機叫我記下號碼,看著陌生的姓名及電話號碼有些疑惑,但我還是掏出筆準備寫下,他低聲說,「如果我有什麼萬一,打這個電話就能處理我所有的資產」,聞言我的喉頭瞬間衝上一股酸,眼眶發熱,我的腦袋空白了幾秒,只能努力地把哽咽吞下,連笑罵他想太多別嚇唬我的話都說不出口,我深吸口氣後也認真回應,「我記下來了,但是我相信你會好好的」,那當下只覺得自己不能顯露害怕,以免他更緊張,之後開刀一如預期地順利,等他出手術房在恢復室停留退麻藥的時候,我才開始連繫他的家人。

  晚間陪他起身,見他不適走得緩慢很是心疼,但總算是一切平安,我這才聊起,感謝他沒逞強出差,也談起他開刀前像在交待遺言似的讓我差點流淚,他說因為他真的會怕,而他的恐懼也傳遞給我,那種直撲而來的酸澀與悲傷都讓我害怕會失去他,第一次,我們突然發現也許真的會有那個「萬一」,這當然讓我們畏懼,但也因為面臨這樣的脆弱,我們藉此討論了支援網絡,該連繫誰?該處理些什麼?讓我們正視以往忽略的現實狀況,也讓彼此的生命連結更緊密。

  事情隔了一個月,我也想整理出自己的想法。人在遇到這種危機狀態時,有的人會表現特別積極進取,扛下一切處理所有事項,有的人則是顯得慌亂無措,無法反應覺得自己無能為力,前者是把「畏懼」扔在後頭,後者則是躲在「畏懼」後頭,回想幾次進醫院陪伴的經驗,我發現自己會顯露出特別進取的那一面,我可以看似很鎮靜地、腦子裡轉得很快地想著處理所有的事情,可超出計畫事項外的,會讓我下意識有莫名其妙的反應,但也會馬上驚覺然後恢復正常,就像陪先生進行手術準備時,護理師遞了手術帽給我,她應該有說要幫我先生戴上,但我當下直覺反應卻是戴在自己頭上,我滿腦子只想著是要再陪他進去手術室等待,後來護理師出聲告知,我才如夢初醒幫他戴上手術帽,事後當然覺得好糗,但那當下我連幫他戴帽都顯得手腳笨拙。

  現在想想,我明白是因為那當下我不允許自己害怕,覺得我應該要能獨自處理好不麻煩別人,那是身為妻子該做的事,所以用很多事強壓著畏懼。先生手術後的那個下午,趁著公婆照顧的空檔我返家梳洗並收拾衣物,我幾乎是要爬著上樓,進家門後只剩一個念頭,就是把自己扔到床上,我立刻昏睡了兩三個小時,完全無夢的睡眠狀態,起床後才感覺自己好像恢復冷靜,也才發現自己的逞強,原本還怕公婆太擔心,怕他們從雲林趕上來很麻煩,還想隔天再告訴他們,但幸好我沒這麼做,因為那時的我其實需要有人支援和幫助。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週年^_^

  今年,有你相伴已經12年了,人生中近1/3的時光都有你分享,這個比例不知怎的聽起來還挺浪漫的,我還想繼續朝向1/2邁進,希望人生中能有更多與你共享的美好時刻。趁著用餐空檔遞出我的卡片,你歉然的說你都沒準備,那有什麼關係呢?這是我喜歡的表達方式,不是你的。

  12年的情感生活,許多互動交流都成了默契,我自然的伸出手等待,你接著走近牽起,5年的婚姻生活,許多生活事項都成了習慣,你自然的接過食材下廚,我接著後續清理,我喜歡這種經由時間累積而來的點滴,更感謝的是我們彼此都明白,生活裡的「自然」並不是「理所當然」,你不會指使我應該要做什麼,我也不會命令你必須要做什麼,給予彼此尊重及彈性,以及感謝對方的付出。

  雖然你忙碌未減,但我明白你在忙碌之餘的用心,和你在一起,我覺得很幸運,因為你是我最好的朋友兼伴侶;我覺得很幸運,因為你的各種價值觀與我相近;我覺得很幸運,因為你會在意我的喜好及興趣,謝謝你,讓我覺得遇到你很幸運,我相信,遇到我你也會覺得很幸運^_^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誘惑

  某天聊到「誘惑」這話題,一說到「誘惑」這詞,就會有種似乎難以抗拒和意亂情迷的瘋狂美好想像,但同時也存在著危險或毀滅的意味。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誘惑,每個人會被「誘惑」的原因都不同,像我愛吃、愛喝又愛玩,「享受」對我而言就是種美好的引誘,而有的人則對於「名聲」或「金錢」無法抗拒,對我而言,更該學習的不是怎麼迴避誘惑(因為各種誘因無法控制),而是要先明白自己在哪種狀況下容易被迷惑做出錯誤的決定或因此被控制,以及遇見誘惑時自己能如何面對及處理。

  當聊起情感關係中遇到誘惑時,我笑說會被誘惑的人都是貪心,原本就已經擁有了還想要更多,但想了想,又或許被誘惑的人是因為匱乏感,遇到了才發現「原來我沒有」,因此想要擁有與抓緊這份美好,是貪心又或匱乏好像在一線之間。與伴侶之間的關係是否緊密,存乎自己對這段感情是否覺得「滿足」,如果雙方都能在乎並留意彼此在情感裡的需求,情感連結度較強,便較不容易被趁虛而入。

  比如另一半喜歡被肯定,「被肯定」讓他覺得自己被愛,但在關係中卻總是被嫌得失去自信;比如另一半喜歡擁抱,「擁抱」能讓她覺得自己被愛,但在關係中卻總是被忽略與拒絕,這時若有人能給予這方面的溫暖,原有的情感關係就會出現裂縫,我們喜歡的「被愛方式」其實同時也是情感弱點。

  所以,了解自己在關係中的需求之外,也要了解伴侶的需要,互相穩固情感,那麼也許當哪天有個魅力十足的人突然出現,在情感風暴靠近時,自己動搖的程度可以減少一點,不會只想著要冒風險毀滅以往的幸福,而是懂得後退一步,回頭牽緊伴侶的手,遠離風暴中心。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與另一半相處時,我們都會希望盡量少起爭執,希望彼此「有話好好說」,但所謂的「好好說」到底是如何說呢?簡短綜合個人的想法如下:

  一、平和的說

    對話時的態度及語氣可以決定一段談話的品質及走向,在談論事項時保有開放的心態及彈性的思考,藉此也能讓自己保持理性,保有溝通進退的空間,才不至於雙方意見不同時就起情緒,說起話來也比較不容易話中帶刺或是語帶攻擊,或是挑兩人相處氣氛愉快的時候,以閒聊的方式交換意見,不見得事事都需像上談判桌一般談論得失、對錯或輸贏,彼此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式或共識,然後繼續攜手向前
  過日子更重要。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剛與前任男友現任老公交往時,每當我向他吐露煩心的事項,他會用比較誇張的言
詞回應我的抱怨,叫我讓事情開天窗、叫我切斷某些人際、叫我也運用言語反嗆,有時
說著反倒讓我轉而對他起情緒,覺得我只是想討拍,為什麼要下指導棋?也覺得為什麼
他要說那種我做不到的事,是指我無法掌握自己的狀況很無能嗎?

  為了避免這種不快,我原打算開始少提這類抱怨,可是,我也有所疑慮,當開始迴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踏進「婚姻」近五年,我還在持續了解學習中,每個已婚的人一談起「婚姻」都各
有主張,我喜歡觀察自己在經營關係的過程中有何改變與成長,周遭的各種婚姻型態、
事件也會帶給我一些靈感,我簡單列出幾個自己的想法。

一、男女都應該被稱讚

    試想一個畫面,男人背著小孩一邊正在下廚,為生病的老婆煮一頓飯,通常這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到過年,就會看到一些媳婦們的哀嚎,有的家庭很傳統,而若另一半不願意協助
改變的話,許多莫名的壓力確實令人難受,但如果平日未和公婆同住,也不必時時看顧
公婆,只有過年期間需要相處比較長的時間,卻喊著哀怨或覺得過年是一種壓迫,這…
…有的時候是不是因為自己先把公婆「妖魔化」,所以產生了「被害者心態」?

  去長輩家作客時,我們至少會表示禮貌詢問有沒有需要幫忙之處,小時候在自己家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完全了解

  我一直覺得要「了解」一個人是很困難的,甚至也不敢拍胸脯誇下豪語說我已經完
全了解自己。正因為如此,除了學著更看懂自己的情緒、想法之外,我也喜歡學著清楚
表達,以便於與身旁的人溝通,讓彼此能擁有更多共識。

  說出來,才有增進了解的機會,說清楚,才能達到了解的目的。所以,一開始雙方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同情

  我和另一半已在一起超過十年,從開始談感情,到進入婚姻階段,我聽過不少別人
想表達關懷但實則帶著同情的詢問。

  交往時,「只有週末能見面不寂寞嗎」、「約會時間很少沒關係嗎」,結婚後,「
他常出差妳一個人在家不會害怕嗎」、「妳常常都要這樣等他嗎」,我的答案都是否定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