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若說前兩年的我和現在的我有什麼不同,我覺得最大的變化是,我不再不自覺地討好配合,也不再想當別人眼裡的好人或追求做到一切完美,而是回過頭來以關照自己為優先,並且更願意揭露自己的情緒、脆弱或黑暗面。現在雖然不完美,卻反而覺得活得更真實且有自信,也更放鬆與自在,與我親近的好朋友們應該感受得到差異?

我刻意練習心靈改版的起心動念,是因為遭遇幾件人生變故讓我意識到,其實我並沒有很喜歡舊版的自己。內心自卑使我總是在意別人眼光,也過度苛求自己努力表現以證明價值,可我不想再繼續這樣過下去。所以有陣子我亟欲擺脫,甚至還想著有沒有機會來個奇蹟大變身,懷著這股對於新版自我的好奇心及熱情,開始學著探索內在世界。

而自我改版的第一步,是得先看清楚舊版的自己是長什麼樣子,才知道後續要保留又或要更新哪些部分。

我一步步往回溯源,我的自卑與委屈討好從何而來?為什麼總是擔心自己讓別人不開心?也因此發現,許多想法、習慣和價值觀都從原生家庭潛移默化習得,於是我拆解父母的情緒處理方式與人生歷程,再回頭比對自己承襲了多少相似之處,唯有能夠意識、覺察並辨識出「原始模版」的模樣,才能看見自己有哪裡和他們不一樣,轉變下意識複製的原生習慣

這個過程也讓我挖掘到內心最關鍵的痛點——「不被愛」的課題。發現到這點時我是訝異的,因為我向來自認是倍受疼愛的么女,可沒想到幼年時期還是會因為看見父母疼愛手足而感到受傷並深埋心底造成影響。回過頭去看往事,我一點都不責怪或怨恨父母,只是心疼年幼懵懂的自己,理解到那些傷害已經過去,我感覺這個從未被療癒的痛點不再那麼痛了,也覺得自己的改版之旅向前了一大步。

跨過這一步的關鍵在於,「全然接納過去的自己」。

若不願意接納舊版的自己,與過去的自己和解,那麼,我們就會一直被過往綁架,陷入止不住的懊悔、責怪卻又無能為力的情緒漩渦裡,那只會離自己想活成的樣子越來越遠。

「後悔」會將人的情緒和人生不斷地拖入漩渦深處,掙扎著向前逃離,卻忍不住奢想改變已經發生或甚至沒發生過的事,與究責否定當時的自己,總以為只要能改變過往的錯誤,一切都會不一樣。但,這麼做只是使人生的一切都停留在「過去式」,同時又因為看到自己浪費時間「後悔」沒有長進,二度為了自己的後悔而後悔,向下持續沉淪。

想要擺脫「後悔」扯自己後腿,就要明白「寬恕」是讓人生被悔恨拖拉下墜的煞車器,學著和過去的自己、過去的事和解,不要再以「讓現在的自己不好過」的方式,來懲罰過去犯錯的自己。每個當下,都是人生的第一次,也只有那麼一次,「第一次」沒做好是難免的,但我們可以學著為之後的自己做出更好的決定,而不是再消耗當下去後悔每一個過去的決定。

「接納」是一種讓我們能夠停損與「改變過去」的魔法,也讓我們有能力用愛自我療癒。我們不應該帶著嫌棄的眼光看待舊版的自己,而是該理解和疼惜我們曾受過的傷,與感謝舊版的自己示現了接續的改版之路該往哪個方向去。唯有改變對舊版自我的詮釋,真心地接納改版前的自己,我們才能專心地向新版前進。

現在的我,已經不是兩年前的版本了,但我不覺得這就是終點,我還是對未來的版本感到好奇,我對「更新自我版本」太有興趣了,我能把自己更新到什麼樣的地步呢?這股好奇心就是讓我持續自我升級改版的動力

改版後的我,常會拿現在的自己與過往的自己相比,但我比較的是前後言行想法的差異,而不是在評斷過去與現在孰優孰劣,因為,不管舊版或新版,那都是我。改版,並不等於是否定過去的自己,反而更該感謝舊版的存在,正是有過那些經歷,才讓自己更清楚如何重新調整改造自己,活得更接近心目中想要的樣子。

看見、理解與接納舊版的自己,我們才會知道怎麼活出新版的自己。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丹瑄 的頭像
    丹瑄

    微笑探索家 丹瑄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