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寶寶症候群的表現行為:怯於提出需求?

這篇是「乖寶寶症候群」系列文章的延伸(以後有想到別的再繼續補充),因為我察覺到自己對於「提出需求/要求/請求」的心態轉變,而有感以往確實會礙於乖寶寶的偶包而壓抑或不敢將自己的想法說出口。

所謂「合理的」要求

應該也有人和我一樣,到美髮店洗頭時,當設計師詢問「有沒有哪裡需要加強」的時候,縱使真的還有覺得癢癢的地方,也會選擇回答「沒有」。又或是去早餐店買三明治時,雖然不敢吃小黃瓜,但也不會提前跟店家說,而是等上餐後再自己挑掉。

以前的我就是如此的,覺得如果表達洗頭想再多抓一會兒,或跟店家表示不想要小黃瓜,都是在「給人家添麻煩」,而且好像顯得自己是奧客,所以為了不讓自己因此心生罪惡感,也不想破壞自己(心裡以為)的形象,便決定不提出任何需求。

文章標籤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微笑閱讀:《關係不是愛情,而是修行》—如何找到親密合夥人

這是一本不管是否有過愛情歷程的女人都應該看的情感關係參考書,而且是大考之前必看的等級,因為書裡囊括了各種關係中必考的關鍵題目與解答。

書中集結張德芬老師人生經歷,重點提示情感關係中需要留意或思考的各種事項,讓體會過愛情與婚姻階段的我深有同感,真希望以前就有人能給我這些提醒,不過現在才看到也不晚。

許多內容雖從女性視角出發,但當中蘊含的智慧其實無關男女,能夠感受到張老師想幫助我們少走一點冤枉路或少吃一點苦,讓我們更懂得如何經營自己的情感關係。

「親密關係就是最好的修行道場,是個人通往靈魂的橋樑。」(p.5)一句話歸納出親密關係的精髓。

文章標籤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微笑閱讀:《討好自己就夠了》—破除過度努力的執念

這是一本幫助慣性「過度努力」的人打破舊有信念與執念的書。

身為一個「前」過度努力者(我學著不要復發),我深刻感受到那種時刻揹負壓力的感受,而且可能還覺得如果沒有盡全力、不夠努力,我就是個糟糕的人。

我也曾經陷入沒感覺自己拼過了頭,還自我鼓勵要靠意志力撐下去,結果搞得身心俱疲的經歷。直到我意識到,當我開始需要特別的、刻意的對自己精神喊話和打氣,以說服自己「我還可以、我沒問題」並繼續努力的時候,其實就代表我已經「過度努力」。

但為什麼我們要如此鞭策自己一直前進與爭取好的表現?我自己覺得這就是一種討好的表現,因為我們希望能獲得重要的人給予的認可及肯定,所以不允許自己停下。而且過度努力還可能讓我們自我感覺良好,認為累才代表有盡全力去做,才代表有所收獲與成長,於是絲毫未覺我們給自己莫大的壓力。

文章標籤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微笑閱讀:《強韌心態》5—活力泉源:做出貢獻

微笑閱讀:《強韌心態》1—幸福生活少不了「活力」
微笑閱讀:《強韌心態》2—選擇更有活力的生活方式
微笑閱讀:《強韌心態》3—活力泉源:與他人連結
微笑閱讀:《強韌心態》4—活力泉源:挑戰自我

文章標籤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微笑閱讀:《強韌心態》4—活力泉源:挑戰自我

微笑閱讀:《強韌心態》1—幸福生活少不了「活力」
微笑閱讀:《強韌心態》2—選擇更有活力的生活方式
微笑閱讀:《強韌心態》3—活力泉源:與他人連結

我自己覺得這一章的主要重點,在於情緒會影響活力程度,所以認識情緒的作用及明白如何調節情緒也相當重要,並且可以藉由參與有挑戰性的體驗,為自己轉換低落的狀態及提振活力。

文章標籤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微笑閱讀:《請不要在大家面前稱讚我》—好孩子症候群

我曾寫過幾篇關於「乖寶寶症候群」的相關文章,自我剖析從自覺過去倍受「乖」的概念所束縛,到後來開始擺脫乖小孩的內在包袱學著長大的過程。所以讀到這本《請不要在大家面前稱讚我》的內容提及現今日本不少18至25歲大學生世代患有「好孩子症候群」,並分析他們的內在思維及行為特徵時,都讓我有似曾相識的感受。

雖然這當中還包括世代與國情文化的差異,但乖寶寶與好孩子的核心情緒一樣都是「恐懼」,有幾種害怕的事物是相同的,只是表現出來的狀態可能不完全相同,我覺得這樣的差異頗有意思。

我們都害怕被稱讚

如同書名提到,不要在大家面前稱讚我,我一看到忍不住笑出來,因為太有同感了!

文章標籤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微笑閱讀:《強韌心態》3—活力泉源:與他人連結

微笑閱讀:《強韌心態》1—幸福生活少不了「活力」
微笑閱讀:《強韌心態》2—選擇更有活力的生活方式

前兩篇統整了如何培養活力,與創造更美好生活的日常策略,接下來則是分別整理日常活力的三大泉源相關內容:有意義地和他人進行連結、參與有挑戰性的體驗,以及為自己以外的事物做出貢獻。

幸福不只存在於自身內在

文章標籤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微笑閱讀:《強韌心態》2—選擇更有活力的生活方式

微笑閱讀:《強韌心態》1—幸福生活少不了「活力」

活力,呈現的是身心都處在良好的狀態,不只是感覺身體健康,可以自由的去想去的地方,同時心理層面也比較穩定,因為相信自己足夠強大能應對不同問題,並且對生活充滿期待。

想要培養活力,關鍵重點是試著把自己重視的人事物加入日常生活行為裡。這並不需要我們完全改變生活模式,只需要比如減少一些窩在家滑手機的時間,改為和家人、朋友聊聊天,或出去散散步,就可以藉此提升與儲存活力。

延續這樣的前提,我們可以進一步學習如何應對生活的各種狀況,幫助自己過得更有活力。

文章標籤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微笑閱讀:《強韌心態》1—幸福生活少不了「活力」

曾有過一段時間,我滿懷熱忱地全心投入工作中的各項挑戰,並且感覺這是個成長的好機會。但日子一長,解決完一件事又馬上出現下一個新任務,好像所有的事都沒有任何容我停下的空檔,我開始感到每天都被待辦事項追著跑,生活裡只剩沒有盡頭的忙碌,也逐漸對於工作以外的其他事全都提不起勁,以往有興趣的事一件都不想做,即使下班後還有好幾個小時可運用,我卻只想回家放空或睡覺,一個人安靜就好。

直到某天我腦海中突然閃過「我不想再這樣繼續下去」的聲音,才讓我意識到這是生活「失去活力」的訊號。活力低落讓我不只不敢再期待新事物,還覺得自己死氣沉沉與封閉自己,而那並不是我喜歡的生活方式,所以我試著學習刻意放鬆或試著按暫停鍵,並特地違背自己想放懶的感受重拾喜歡的事,才慢慢地尋回可以開心過日子的狀態。

因此遇到這本書《強韌心態》,一看到探討的課題是「活力」我便馬上購入。有別於探討情緒或心理素質等內心層面偏向,「活力」對我而言更像是結合身心良好狀態的結果,不只是身體健康有精神,感覺也能對一切抱有正向期盼,這樣的生活樣貌很讓我嚮往,而讀這本書也確實獲得了許多值得參考的訊息。

本書提供如何培養活力、創造更美好生活的日常策略,也使我們了解日常活力的三大泉源:有意義地和他人進行連結、參與有挑戰性的體驗,以及為自己以外的事物做出貢獻。

文章標籤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微笑閱讀:《心適力》6—加強情境覺察

相關文章:
微笑閱讀:《心適力》3—培養心理靈活性
微笑閱讀:《心適力》4—練習自我覺察
微笑閱讀:《心適力》5—學習情緒覺察

文章標籤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微笑閱讀:《心適力》5—學習情緒覺察

相關文章:

微笑閱讀:《心適力》3—培養心理靈活性
微笑閱讀:《心適力》4—練習自我覺察

前兩篇文章說明了「心適力」的兩項重要結構,培養心理靈活性,讓我們能在思考、行動和感受方面保持靈活,妥善順應多變的境況,而練習自我覺察,則使我們能審視自我內在,當我們能理解自身的信念和核心價值,便能更迅速地自省是否需要因應變化調整改變想法及做法。

文章標籤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微笑閱讀:《心適力》4—練習自我覺察

相關文章:微笑閱讀:《心適力》3—培養心理靈活性

如果想要能更機動地應對和更迅速的適應變化快速的生活,首先要培養心理靈活性,讓自己擁有更多的心理工具來面對不同情境或不同問題,以找出更適合的解決方式,而不是只想著使用同一套觀念或方法就想處理人生中的所有狀況,那是不太可能的。

而當我們有能力快速切換到新思維找到新選項時,若同時具備良好的自我覺察力,便能幫助我們反思如何才能做得更好,或者是能自省看出可能需要改正的部分,藉以調整面對事件的態度與做法以更符合當下處境,這便是需要練習自我覺察的原因。

自我覺察就是認識自己

文章標籤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微笑閱讀:《心適力》3—培養心理靈活性

相關文章:微笑閱讀:《心適力》2—心適力為何重要?

「如果你唯一的工具是一把槌子,你會忍不住要把一切都當成釘子來處理。」——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Maslow,p.89)。

什麼是心理靈活性?

我們在人生各個階段都會面對不同程度的壓力,如果懂得根據當下的需求調整心態或做法,知道自己手裡並不只有一把槌子,不可能每次都只用同一種方法套用於所有的情況,而是可以隨時更換工具靈活的應對複雜的世界,就代表你擁有心理靈活性。

文章標籤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微笑閱讀:《心適力》2—心適力為何重要?

相關文章:微笑閱讀:《心適力》1—什麼是心適力?

心適力之所以重要,是因為生活總是充滿變化,所以必須學著管理因變化帶來的不確定性與憂慮。那不只讓自己能更快更好地適應變動保持心靈安穩,還能提醒自己靈活地切換思維,彈性地運用不同方法應對眼前的問題,對人生很有助益。

心適力的重要性展現在以下方面:

1.能幫助我們順應並接受變化(p.24-p.42)

文章標籤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微笑閱讀:《心適力》1—什麼是心適力?

我自己會選讀這本書,是有感現代社會變動迅速,各種工具或概念推陳出新,有時才剛學一種新玩意,又隨即有更新的版本推出,汰舊換新的循環變快了,感覺有點不容易完全跟上腳步。

我並不是畏懼更新或變動,也不是無法學習,而是改變太過「頻繁」實在難以捉摸,這種需要時刻關注變化,隱隱擔心自己跟不上的心態確實會引起一些焦慮與不安。所以,我希望自己不只可以更快的接受「變數」,而且還能適應快速變動的節奏,換言之就是期望自己的心理調適能力更好,而這本書也帶給我一些想法,所以寫下筆記心得。

什麼是心適力?

心適力(switchcraft),心理適應能力,在面對人生轉折時能夠適應內在及外在改變的心理能力,並且可以經由練習提升等級。

文章標籤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