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生活記事 (59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我挑戰「微笑紀錄365」的起心動念,是我想觀察會讓自己微笑、讓自己開心的人事物是什麼,如果我能知道自己的快樂從何而來,那我應該會比較懂得怎麼樣讓自己過上快樂的日子。

  但後來我也發現,縱使我更懂得欣賞與感謝身邊的人事物,若我的快樂全依憑外界來源,哪天環境改變了,原有的人事物不同了,我是不是又要重新找尋讓我快樂的人事物?快樂不應只是如此,我覺得「快樂」應該要從心而起,像是儲存在內心的能量,不論外界如何改變,內在自我始終安在,我隨時能汲取它的能量為自己帶來力量。

  於是學著我向內看,也更有感我們的心裡除了「快樂」之外還有更多其他情緒,我看到自己在生活中除了快樂、開心、愉悅之外,依舊還是不時會出現憤怒、難受與低落等各種情緒,而感受,則是情緒引出的內心主觀想法,比如憤怒讓我感到自己的言行很糟糕,難受讓我對其他的好事視若無賭,低落讓我覺得自己對一切無能為力。

  我能夠辨視並為自己的情緒貼上標籤類別,但卻不知道如何處理隨之而來的感受,即使我已經比以往懂得轉換心情了,我還是認為「負面情緒」不應該出現在我的生命裡,如果產生了負面情緒,代表我的情緒管理還做得不夠好,所以我持續找尋處理負面情緒相關的書,直到我讀了《允許自己不快樂:勇敢悲觀、放心落淚,不再強顏歡笑的幸福練習》這本書,看見書裡提及「同時擁抱正面與負面情緒,才能使你更完整」,「完整」兩字讓我豁然開朗。

文章標籤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多年來在臉書粉絲頁寫下的「微笑紀錄」,就像是我為自己設置了一台365天24小時不間斷拍攝設的空拍機,俯視角度的「自我觀察」讓我看見自己生活的全貌與帶來快樂的人事物,而我進一步練習「自我覺察」,則像是安裝一台能夠近距放大的攝影機,深入聚焦內心的感受及理解快樂以外的各種情緒,讓我更認識自己的想法,更看懂自己內心的樣貌,與明白如何做真實的自己,除了能更精準地辨識出當下的情緒種類,懂得用更適切的方式表達情緒及想法,也因此看見自己的需求,建立起和自我內心的連結。

  藉著觀察自己遇到負面衝擊事件的情緒反應及練習應對的過程,我有感自己從初始的笨拙慌亂和忽略自身感受,進步到能更快覺察到自己的狀況,就像在刻意鍛鍊心智系統,不知不覺地轉變成另一套運作模式,遇事時的思考方向也逐漸與以往不同,簡言之就是變成更正向的大腦。

  每一次的自我覺察都是練習與強化,就和做重量訓練鍛鍊肌肉是一樣的,會變得越來越能適應並願意忍受過程中的不舒服,知道自己承受一些不適,一些稍微超出負荷的沉重為的是讓自己變得更有力量,痛苦過後會帶來成長,面對更龐大的壓力及挑戰時,也會比以往更有能力應對與相信自己不論遇到何種狀況都會挺過去,如此反覆自我鍛鍊,也會讓自己的意識愈發清晰,擴及影響到生活中各個層面,感覺更能掌握自己所想,也更能掌握自己的人生。

  從覺察每一刻的自己開始,好好活著。以古羅馬時代哲學家塞內卡(Seneca)的話來說:「真正的快樂是要享受當下,不用對未來感到焦慮,不以希望來娛樂自己或以恐懼來驚嚇自己,而是滿足於我們所擁有的一切,不求什麼,就已足夠,人類最大的恩澤,就在我們心裡,在我們能力所及之處。」美國哲學家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也說,「我們一直想著未來要過什麼樣的生活,但是到頭來,卻像沒有真正活過一樣。」

文章標籤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個月前,7月27日我去看了與「未來的自己」連線的展覽,展覽中紀錄了7段不同的人生故事,每個人都錄段影片給2個月後的自己,待2個月過去,回頭看自己是否完成了影片中所說的事,然後,再錄下一段影片,歷時一年,最後請故事中的主角為這一年做下註解,對他們而言,這是「最__的一年」?而展覽的最後,我也進入了專屬的房間,錄下影片給2個月後的自己,然後9月27日,我收到策展單位「微亮計畫」把影片傳給我,看著畫面中的自己,我也想起那時的情景。

  錄製影片前我聽取操作說明及導引,想像和2個月以後的我,就是現在的我見面時,會是什麼樣的狀況,我會希望2個月後的自己能完成什麼事?帶著這樣的想法,那時的我想著有哪些事我想持續做下去和我怎麼鼓勵自己,懷著緊張的心情為自己錄製了影音信件,錄好的當下也不知道最後會呈現什麼樣子,收到影片,看到自己生澀說話的模樣,真覺得害羞也覺得不好意思,即使是錄給自己,還是不習慣對著鏡頭說話,講來真有些卡卡的,但也是很有趣的經驗。

  可以看看我的影片,和我一起檢視2個月前說的事完成了多少?(點我看影片,要公開給自己的影片真是感覺太害羞了,但是我真覺得錄這段影片對我而言很有意義。好險有戴口罩可以遮大半素顏,本來想講的話,一開錄就又緊張空白,中途我講不順還嘖了一聲XD)

1.在馬來西亞和另一半相聚

文章標籤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吃」是維繫生存的必要行為,也是在人際關係中能藉以交流的活動,親朋好友常相約聚餐暢飲,緊密的情誼如果能再加上美味的食物,那更是錦上添花,或是旅行途中不可缺少的一定是找尋當地風味,一頓特色美食必然能讓人擁有美好的回憶,甚至日後吃到同款食物就能再喚回旅行樂趣,「吃」在生活中及情感互動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都由此可見一斑。

  而「吃貨」,是代表一個人特別重視「吃」這件事,也對「食物」特別感興趣,倒不是指吃得多,而是對美食很有熱情,喜歡找尋新的滋味,吃到好吃的東西會大為開心,為了想吃的東西可以不遠千里,有各類食物的口袋名單,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樣的味道,喜歡食物帶來的一切美好,對吃貨而言,吃是找尋幸福最快也最簡單的方式。

  應該算得上吃貨的我,很享受吃東西的過程,這過程除了主角食物之外,有時還包括一起吃飯的人,有的料理我們就是會想找特定的人一起分享,但如果食物很好吃,旁邊的人卻很掃興,我也會覺得可惜(然後會想辦法找別人或自己再去吃一趟洗回憶,食物沒有錯,錯的是人)。

  用餐對象也會有相當大的程度影響我們對食物的觀感,所以其實在與人來往用餐時,我也會默默觀察對方吃飯的狀況,如果對方的吃食習慣和我差異很大,或老是踩到我的用餐地雷,對我而言就很難再繼續發展長久與深入的關係,畢竟要考量日後相處的狀況,在飲食的部分習慣差異太大確實不太容易一起生活。

文章標籤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對「自我接納」的課題特別有感,生活中總有些事會特別觸及內心最能勾起自身不悅與恐懼的事,明知道事件本身其實並非特別嚴重的大事,即使不喜歡自己脆弱的反應,但就是會困住自己,可也正因為看見這種不舒服的感受,才知道那都在提醒我,唯有接納這種不舒服,才能夠克服。

  對我而言,「自我接受」與「自我接納」並不一樣,「接受」是事情發生後願意承受,但若是不認同的事,會在心裡畫下界線,接受是有所選擇被動承擔,可「接納」則是來者不拒,不管事件有沒有發生,又或發生的事自己是否喜歡,都已經先決定承受與認同,更能夠主動包容,打開心房將它放進心裡。

  自我接納,是明白我們不需要改變自己,只需要改變對自己的看法,這絕對不是放任自己逃避現實、安於現狀不思進取或推卸責任的藉口,這是對自我接納的錯誤解讀。自我接納是讓自己以積極的態度,促進自我的整合及成長,包括學著願意「如實承認」,承認自己並不完美但接受這樣的自己,「如實接納」,接納並理解所有我擁有的感覺都是正常的,「承認與接納自己的一切」,不分優點或缺點,不分正向或負向的自己。

  「自我接納」等於愛自己的全部,愛完整的自己。擁有「自我接納」的能力,才能在面臨看到自我的不堪之際,用愛與慈悲包容自己,關心自己的感受,為自己療傷,讓自己有勇氣繼續前進,而不是在心裡狠狠地批評自己,反而讓自己無力向前,自我接納等於愛自己,等於有能力用愛自我療癒。

文章標籤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挺喜歡觀察「人」的,從別人身上總是可以看到許多有趣的事,又或是能看到提醒自己別犯相同錯誤的事,在看過一些人,因「匱乏/貪心」而顯露出與平時截然不同的樣貌,我提醒也感謝自己懂得知足,也容易滿足。

  「匱乏」和「貪心」對我而言是互為因果,認為自己擁有的太少心有匱乏,於是想要擁有更多展露貪心,這與手邊實際有多少資源無關,就是心態上怎樣都覺得不夠,還想要更多,也因為如此,他們的行為模式往往都會去爭或搶。

  我遇過這類人,反而常都是以客觀條件來看現實生活狀況很不錯的人,但依舊認為「不夠」。「不夠」的部分,大多都與金錢、權力、名聲、人脈資源等有關,每個人「不夠」的部分都不一樣,而那就變成觸發他們爭搶行為的「關鍵點」,甚至只要有可能觸及關鍵點的事,就會看見他們特別在意、特別敏感。當匱乏感一升起,他們的心裡便開始被焦慮及恐懼所控制,除了「過度」害怕自己拿不到,還加碼害怕自己原有的東西被搶走,然後轉為用強硬的態度表達,認為別人理所當然應該滿足他們的需求,否則別人就是不尊重他,又或是想壓迫他、傷害他、輕視他。

  他們很常大動作表現,不管是直接明說,又或是用語刻意有禮,都不脫這三種行為,強烈爭取、強硬捍衛,和強行索賠。強烈爭取,表達「只有我有資格能做、能拿到這些」;強硬捍衛,表示「那原本就是我的東西,別人不能動」,強行索賠,表現「我本來可以拿更多,你們要補償我」,透露出自己是個「受害者」(受害者並不是都只能像弱勢一樣等著被欺負的),自己的權益不應該被侵害,用這樣的方式控訴別人,讓自己佔上風,以達到目的,「他們就是要得到」。

文章標籤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計畫趕不上變化」,這應該是我今年的關鍵句了,但還有下半句,「隨遇而安」。

  年初原本預備開啟的人生轉換計畫已被全盤打亂,至今我仍留在臺灣,不只一個人問我,「會不會後悔?」我總會好奇反問,「要對哪部分後悔?」

  在別人沒問我這個問題之前,這幾個月我壓根沒浮現過「後悔」的念頭,因為我只想著接下來要做些什麼,所以我真的不解別人認為我可能後悔的點是什麼?後來我才知道,大多都是擔心我會不會後悔太早辭去工作?老實說,我還真沒有後悔,也覺得沒有必要後悔。

  我去年底就已經提了離職,就算今年1月才正式離開,又怎會料得到隨後新冠肺炎病毒全球大蔓延呢?既然是因為非我所能預期及掌控的情況影響了我的計畫,我能做的就是接受事實,然後找出應對方式往前走,若要因此一直糾結自己離職的時間點太早,那不是要逼死自己嗎?已經發生的事就是發生了。而且提離職前我也早就做好準備,經濟考量是最容易解決的問題,就算還沒出國,少了這幾個月的收入也本來就是預料中的狀況(但我當然還是歡迎能賺錢的工作機會),所以對我而言沒有所謂的「太早辭職」,我也毋需為此後悔。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工作場合總會遇到一種人,個性算得上和善好相處,平時同事間互動也還不錯,他不見得不做事,可如果哪天他開口求助工作事項,同辦公室的人都會很有默契地保持沉默,就算不忙也開始裝忙,想盡辦法不予回應,我遇到這種人的時候總替他們覺得可惜,可惜之處在於,他們往往不自覺自己表現出的言行,其實折損了很多人際資源。我從自身經驗歸納出以下幾種會讓人「不想幫忙」的行為(我想一定還有更多):

一、自己沒有努力過的事卻滿口埋怨。

  如果有人提供新的機會或挑戰給他,他並不會馬上接下嘗試,而是會在幾番猶豫考慮之後,說著制度不好、環境不好、又或是合作夥伴不好,以諸如此類批評的理由,做出「所以我沒有必要去做」的結論,但是過後,別人接下了機會而且漂亮完成,就會見他哀嘆時不我予,沒有適合他的機運。他總為自己沒去做或做不到的事找藉口,卻用「先下手為強」的招式,以抱怨掩飾自己逃避或不想做的意圖,可他卻忘了,沒有誰應該要為他準備好所有的材料再雙手奉上方便他完成一切,給予機會已經難能可貴,他不但不感恩也不嘗試還出言埋怨,視別人給予的機會如敝屣,那別人又何必再給他第二次機會?

文章標籤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們認不認識自己的父母?聽來這真是個莫名其妙的問題,不過,你們知不知道父母和自己同歲數的當年,都經歷了些什麼?這是我最近好奇的事。

  我一直很想好好紀錄自己的40歲,因為是人生目前為止最痛也變動最大的一年,對我而言別具意義,所以我希望自己好好記得。40歲,也是即將被劃入「中年」的年齡階段,不過倒是不怎麼在意年紀數字了,因為不管幾歲,重要的都是活出自己。

  40歲,我已在學校就職約17年,已婚無子女,剛適應遠距婚姻生活,之後母親驟逝,不得不學著面對喪親至慟,慢慢重拾原有生活步調,然後年末提出離職,決定與另一半在國外生活。簡短重點描述不到100個字的一年,卻在這當中經歷各種心境轉折,現在回頭看,心裡仍有許多感觸。走過對自己而言不那麼容易的一年之後,我總想,爸媽和我相同也是40歲的時候,他們的生活又是如何?和我差異多少?有覺得辛苦的時候嗎?

  在我媽媽離世之後,我才發現自己對她並不熟悉,我只看到她身為「我媽媽」的一面,而且是成年之後才慢慢看懂她為子女們做了什麼,雖然她會和我談天,我多少了解她在想什麼,但也不是她生而為「女人」的全部面向,我看我爸好像也相同,我不清楚他喜歡什麼、年輕時做了什麼,只看到他做為「我爸爸」的樣子,可是,他應該也會有他的年少輕狂或曾經懷有的夢想,但我並沒有理解過,想來我對他的認識更少,即使是生養我的父母,相處了數十年,我對他們的了解還是太淺薄,親近與熟悉是全然不同的兩回事。雖然我還在努力認識自己,但同時我也想要好好認識我的父母,所以,我試著回想與詢問他們的人生故事,有些事雖然不記得確切的年份,但大致上都是他們40歲時期所發生的事。

文章標籤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深深體會到「有問題」這三個字撞擊在心上的重量。

  前幾日去賣場購物,遇到一輛轎車停在前往地下室停車場的車道上,卡在上下一半的位置,我沒看過有人這樣停車,內心直接反應認為車主是三寶,難道他不知道這樣子停在車道上很危險嗎?我還和我爸揶諭說,「這車主駕照用雞腿換的嗎?」心裡還在碎念著這車主真是有問題時,接下來的畫面讓我頓失語言,因為原來車主是下車幫一位老婦人從地下室把推癈紙回收的大型三輪車(人力腳踏車)推上來,看起來是兩人剛好在車道相遇,所以車主下車去幫老婦人推三輪車,才會把車停在一半的車道上。

  當我看到他緩緩地幫老婦人努力把車推上來時,我心裡滿是慚愧,因為,車主是很善良溫暖的人,而我居然就以片面的想法去判定別人的行為,我瞬間明白自己的反應,其實代表我很容易先入為主認為別人有問題,所以才會任意評論,還自以為聰明口出嘲諷,這一段體驗是讓我知道,有時候,是覺得別人有問題的自己才有問題

  我感受到「有問題」這三個字的負面重量,因為它喚出我的黑暗面。

文章標籤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些日子我一時興起,問了身旁幾個好朋友,「目前為止,你們有沒有做過什麼樣足以左右人生的關鍵決定?」

  我第一時間想起自己的關鍵決定就是打算去異地生活開啟第二人生,而朋友們的回答有換工作、結束關係、下決心跨過心裡的坎或是決定面對困難等,這些「關鍵決定」往往都成為人生重要的轉捩點。

  我繼續問,「這個決定為你的人生帶來好或不好的影響?覺得自己是做對或做錯了決定?」

  多半他們都認為自己的關鍵決定為之後的人生帶來好的影響,日子過得比較開心,覺得比做決定之前更好,即使那時要做決定並不容易,但現在來看是對的決定,還有朋友告訴我,「我覺得一個正確的決定會遇到很多阻礙,但堅持下去結果會是美好的」,我知道唯有已經走過了一段辛苦,才能有這種體會,朋友們的回答都讓我十分感謝自己身處在「正向同溫層」裡,不過也有朋友懊惱自己做錯了決定,放棄了某些事、錯過了好時機等,目前還在承受後果,我聽著並祝福他們能很快重新來過,也感謝他們願意告訴我。

文章標籤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哪一類的「後悔」會讓人更後悔?做錯決定的懊悔,或是錯過決定的遺憾?

  明白哪一種後悔對自己來說比較痛,有助於認清需要做痛苦抉擇的狀況,做錯或錯過,終究我們還是得從中選一個比較不那麼痛的。對我而言,該做卻迴避不做決定,或是錯過做決定的時機更讓我難以承受。

  做錯決定當然也讓人不好過,因為後悔的事常連結到「失去的痛苦」,也所以會有「如果我沒去做/沒做錯,就不會失去」的想法,可能會開始怪自己幹嘛做決定,更有可能連帶否定自己的能力,可是對於現在的我來說,即使是無法挽回的痛苦,我也願意承擔這些難受,因為我更想知道事情的結果,也許最後證明我做錯了,但我知道我會努力學著接納犯錯的自己,學著和這樣的傷痕共存。

  但如果是我心裡動搖又拖著不敢做決定以致於錯過的事情,我就不會知道事情到底會如何發展,而且更容易想到「如果」做決定得到好結果的話,那會是什麼情況?「如果」這兩字帶來的想像反而會讓人更糾結其中,這和放棄做決定又不同,放棄決定也算是一種決定,萬一後來知道其實原來是好答案的話,我會覺得很可惜,可是也會接受那就是我判斷錯誤、時機不對又或是沒勇氣,這也是事情的其中一種結果,所以只有「沒做決定」會讓我後悔,其他兩項只會讓我難受但我會學著承受。

文章標籤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2020年,對你而言,是「最__的一年」?空格處讓你自由發揮填空,你會為自己填入什麼關鍵字?這是我昨日上午花了近3個小時體驗《最__的一年》展覽之後,盈繞在心裡的問題。

  展覽的門票是一張寫著「未來的我,你好嗎?」的明信片,寫完後可以交給工作人員,他們日後會再寄回給自己,像是另一種時空膠囊,不過我沒有選擇寄送,而是帶回留存紀念,擺在我書桌前明顯的位置,這會是我之後不斷問自己的問題,我希望未來的我很好,所以我會把現在的每一天都過好。

  《最__的一年》展覽辦在青年旅館裡,7+1個房間,房間裡呈現出8+1個人的一年,擺放著故事主角2018年到2019年生活中的相關小物以及播放紀錄影片,他們每兩個月錄影一次,留言給兩個月後的自己,留言內容有期許鼓勵、有困擾煩惱,又或訂下新計畫新目標,待兩個月後檢視前次錄影的內容自己說了什麼,是否有完成,然後再錄下一次,最後為自己走過的一年下關鍵字註解(每個關鍵字都很貼切他們的自身經歷,但我不想多提,以免影響你們填空的想像力),看展時房裡只會有一個人,所以每走進一扇門,感覺就像是我進入了某個人的人生切片,故事主角們一年的時間被濃縮成十五分鐘左右的文字及影音體驗,我像與他們獨處,看他們做了什麼,聽他們說了什麼,沉浸在他們的人生故事當中,而且每個故事都會有一個專屬的互動遊戲,讓人可以即時的反思自己當下的狀態、感受和心情,也能體會故事主角的心情,和他們產生連結。

  即便故事主角與我是陌生人,每個人的生活故事也各不一樣,但我都能在他們的故事裡看見部分的自己找到共鳴,我們有相同的體悟、類似的疑惑,和同樣的掙扎,也體會到其實我們每個人都一樣,在各自人生的旅途中不斷嘗試,和自己對話,為的都是想找尋自己,藉著一步步克服問題與困難的過程,認識自己「我是什麼樣的人?」

文章標籤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我對話,自己對自己說話,我指的是有意識的對話,而非那種隨時隨地從心底冒出來,往往帶著負面批評或指責,說著「你不對、你不行、你不好、你不可以」的這種聲音,這類像是自動播放般的話語,夾雜著過往的真實經歷,原意是為了提醒自己不要再犯錯以更適應生存環境,像是生存本能儲存在腦海裡,有些時候這確實能警示危險,但太放任它們否定自己,也會讓人越來越沒自信。

  也許我們不容易關掉這種負面訊號,但可以藉著增強正面的聲音,減輕它們對自己的影響,我在練習覺察情緒或是學習新事物的過程中,覺得「有意識」的和自己進行自我對話給我很大的幫助,我個人把「有意識的自我對話」分為兩種,各有不同的作用:

一、自我提醒:提醒留意當下眼前狀況,以及用以鼓勵及肯定。

  當我遇到勾起負面情緒的狀況時,負面聲音會強勢進入,「想辦法罵回去啊!妳怎麼那麼沒用!」聽到這樣子的指責時,我會在心裡回話,「我知道我的痛點被踩到了,但我可以有更適當的回應。」我在學習中卡關的時候也是相同情況,批評聲音直面而來,「妳做不到的!妳學不會的!」而我會這麼告訴自己,「我只是現在還沒想通,再給我一點時間就可以做到。」

文章標籤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個人天生都有「角色扮演」的本事,幼時辦家家酒與同伴假想某個情境時,不管是當虛擬的超級英雄,又或是扮演身邊的真實人物,我們都能瞬間變身成為那個想像中的角色,而這個本事會隨著成長經歷升級,為了因應與他人互動的各種情境,我們會擁有相對應的身分,也變得能在更多身分間迅速切換角色狀態且不會精神錯亂,就像是內建的生存技能,運用自如讓我們的生活得以順利運轉。

  以我個人為例,長大後我分別身為女兒、妻子及朋友(每個人通常不只身兼3個身分),我會自動轉換做出自認符合那個身分的言行舉止,「我想成為什麼樣的女兒、妻子及朋友」,這樣的想法決定我會在什麼時機說什麼樣的話,該做什麼樣的事,其實這就是所謂的「角色設定」,我們的每個身分都會自動按照角色設定表現。

  岔題補充一下,前篇文章〈身分與地位不一樣〉當中所提到的「身分」和這裡的「角色」我想做個更清楚的說明,我認為「身分」意指稱謂、頭銜,就是飾演的人物名稱,所以會隨環境改變,而「角色」則是我們在各個身分中呈現出的行為模式,角色的核心價值不變,好比我的「身分」是女兒、妻子及朋友,但我想扮演的都是「值得被信賴的角色」,對我而言,角色比較像是各個身分的細部言行設定,而那些換了身分就截然不同的人,是因為身分讓他們更放大自己某部分的角色設定(需要被認可尊敬、需要被推祟讚美之類),於是做出相對應的行為,其實他們的本質沒變。

  角色設定的基礎來自於天生氣質、原生家庭價值觀、過往生活經驗又或有模仿典範,集結各種元素融合而成,我們藉由角色扮演表現出自己的想法、價值觀與自我認同等,以此定義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換言之,就是「我想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等於「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而在各自的身分情境下展露出的行為模式都會有些許不同,但核心信念會一樣,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也等於是確定角色的設定主軸。

文章標籤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二十年的職場生活,讓我獲益匪淺的事之一,是清楚了解「身分地位」是怎麼回事,身分地位,對我而言是兩個不同意義的名詞,但也許對很多人來說是同義詞。

  身分,是別人賦予的職務頭銜或自認為的角色,我們擁有的身分會對他人產生影響,這會讓我們「覺得自己具有價值」,地位,則是他人視我們具備的身分、專業名聲或品德人格後,內心給我們的評價與尊敬程度,是「別人心中給我們的價值」,我認為兩者的基本定義截然不同。舉例來說,身為學界大老,但言行每每讓人想翻白眼,又或是貴為單位高層,但決策常常讓人想吐血,當我無法對他們心懷敬意,那對方在我心裡就不會有什麼地位,而有的人為人謙遜有禮又或智識甚廣,我尤其敬重某些有智慧但不露鋒芒的人,有機會的話我都十分樂意協助與服務,我的尊敬與對方具備什麼樣的身分無關,對我而言,在我心裡有地位的人比有身分的人來得更重要。

  有的人即使擁有「身分」,但私下別人講起是認為名不符實不以為然的,也許是專業名聲讓人遲疑,也許是品德人格讓人倒抽一口氣,就算彼此面對面互動保持基本禮貌,那不過就只是客套,並無法獲得他人真誠的尊重,在他人心裡的身價不高,當事人未必知曉,因為不會有人想當戳破真相的壞人,只是可能在某些狀況中會感覺到好像自己的「地位」不如其他人,發言常被忽略或是被敷衍。

  我也看過有的人很會運用自己的「身分」,畢竟「身分」是很明顯能看出手上握有多少資源和權力的指標,所以一旦擁有某些「稱謂」,就像是無形中黃袍加身似的華麗變身,換個身分也真的換個腦袋,開始利用職權壓搾別人,為自己賺取名聲又或是實質利益,更不忘藉著現有的位置再去爭取更高的地位,像是等待已久的翻身機會終於上門,便拿目前擁有的資源再投入滾動運作,排除異己和拉攏結盟,先不論這當中運作的吃相好看不好看,想辦法達到目的就好,總之拿到了好聽的稱謂,自然也顯得身價越高,而這種時候身旁圍上來的蒼蠅蜜蜂想從中獲利的人也就越多,「關係」這件事也就變成是操作重點,人際資源看起來就像是複利似的越滾越豐厚,很是吸引人。

文章標籤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六月初路經台科大,校門口的大背板祝福著畢業生「敢於天真,勇於嘗試」(Dare to be naive, dare to try.),我實在喜歡這句話於是拍下,當中我尤愛英文"dare"一字的無畏感,這張照片我也一直存放在手機裡捨不得刪。查了一下句子的緣由,發現台科大廖校長也曾以這句話鼓勵新生在求學過程中試著挑戰害怕的事以培養自信(“Dare to be naive.”出處來自於Buckminster Fuller,巴克敏斯特‧富勒,美國哲學家、建築師及發明家 ),我覺得這句話不管送給新生或畢業生都很適合,或說適合用來激勵準備前往人生下一階段的人。

  我也和好友們分享這張照片,傳遞正能量。擔任教職的好友告訴我她在上課時讓學生們看這張照片的小故事,她問班上的大一學生們,句子裡三個關鍵字「敢、天真、嘗試」,他們覺得哪一件事最困難?她先問我的想法,我沒考慮太多就回答「敢」,這個字帶有鼓起勇氣迎向挑戰,承擔後果和扛起責任的意味,很具有力量,我覺得也是做到另外兩件事的關鍵,因為敢跨出開始的那一步並不容易。好友和我一樣也選擇「敢」。

  然後她說,大多學生都覺得「天真」最難做到,他們認為出社會還要保持天真太難了,這讓我有些訝異,大一的年紀就已經世故到覺得天真勢必得被放棄了嗎?我不禁好奇他們如何定義「天真」,雖沒機會了解,但我猜也許不脫天真等於幼稚、不解世事這類負面的聯想,這和踏入職場需要具備的成熟與懂得應對進退剛好有所衝突,所以相較下才覺得最為困難。不過,換個角度想,這代表他們覺得「敢」比較容易,我笑說這或許也是世代差異,我們的膽子可能都被磨小了,但卻反而比他們更樂於、敢於擁抱天真。

  我自己是這麼解讀「敢於天真,勇於嘗試」的,敢於天真,敢以真實、單純、不虛偽的自我面對一切,懷著好奇放膽探索人生;勇於嘗試,勇敢實踐、挑戰、不放棄的持續衝撞一切,帶著勇氣放膽迎向未來,這都代表即使畏懼未知與不安,也不會因為害怕可能會有的失敗或錯誤而裹足不前,因為那只是事情的結果之一,不等於全部,也不等於人生的全貌,所以要讓自己鼓足勇氣,捏緊膽子往新的人生階段邁進。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pectrum.jpg

  一般提到「個性」,最先想到的分類形容是外向及內向,我一直知道自己的個性光譜偏內向那側,也曾覺得自己太容易害羞,只在熟人面前放得開,應該要學著大方一點,活潑外向一點,才會更擅長交際也才能擁有更多朋友,感覺這樣「比較好」,但開始學著認識自己後,才讓我不再繼續「執迷不悟」,我懂得順應自己的個性,不勉強自己,這樣反而更讓自己擁有彈性。

  我在進入職場後才發現自己的個性有分工作模式和個人模式,工作模式的我偏外向,不害怕面對陌生人,可以放鬆對談,遇到狀況也能迅速找到應對之道,但個人模式的我就回復內向,會害怕買東西時店員和我搭腔,這類看似容易應對的小事就會讓我冒冷汗發懵,兩種模式差異頗大,我比較喜歡工作模式的自己,但又覺得那不是「真實的我」,所以曾經也感到疑惑。

  後來理解每個人的個性其實並非完全固定不變(自由個性理論,我們除了原本的性格,還有一些可以自由施展的個性面),我不必變得全然外向,但我有能力可以讓自己往外向的光譜稍微移動,能在不同的環境下允許自己做出相對應的恰當行為,那一樣是真實的自己,就像我認為在工作環境上必須有專業的態度及開放的心態,我必須要接受別人的提問,以及去和別人做工作上的溝通,我認知到工作的事只得自己處理,再加上對於自己的工作內容有自信,所以能夠表現得比平時的自己外向一點。

文章標籤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一陣子我討厭聽到別人說我「脾氣好、情商好、EQ好」,我知道這是稱讚之詞,但聽在我耳裡的潛台詞卻更像是「因為妳脾氣好,所以妳不可以也不能生氣」,簡直就像是情緒緊箍咒,勒得我難以喘氣也無法回嘴,不過現在如果有人這麼讚美我,我會平心靜氣微笑回應感謝。

  會有被瞬間激怒的感覺,應該是我那時的現實狀態承受著一些壓力(不記得確切情形了),所以連帶情緒負荷已經接近滿載,而這樣的讚美又很常緊接著不容我說不的要求,還附加這種希望我至少要維持表面和氣的期待,所以更讓人覺得不合理,心裡不滿的覺得對方明知道自己提的事項並不容易又或別人不想做,所以找一個可以被強迫而且不會發脾氣的人承受,難怪當時讓我心裡生嘔。

  嘔自己不懂得也不敢表達意見,更嘔自己還想維持別人眼裡的「形象」。

  直到我度過那段壓力期,才察覺到是我為自己安上了情緒緊箍圈,老實說沒人逼我一定得接受某些事,我卻覺得自己「應該要」,這是性格上根深蒂固的弱點,提醒得由我自己卸下緊箍圈,改成「我可以」或是「我想要」,才能有所轉變,不再被緊箍咒所困。

文章標籤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個人為「做自己」下的定義都不同,表現「做自己」的方式也不同,我認為的「做自己」,是透過言行展現自身感受、想法及價值觀,並為自己的言行負責,書寫是我做自己的方式之一。 若拆解「做自己」這三個字,「做」是表達與實踐自我的各種方式,而「自己」才是重點主詞,如果不夠認識「自己」,表現出來的言行很有可能只是在做「自以為『做自己』該有的樣子」,這其實與「真實的自我」還是有落差。

  從小到大我們學到的,大多都是做「符合別人期望的自己」,讓我們覺得如此才有被愛的價值,而做「真實的自己」,是不完全符合別人期待的事,被解讀是不對不好的,而且不會被愛,於是,我們慢慢不再對「自己」感到好奇,只想著如何能獲得別人的認同,做好「別人眼中的自己」。

  所以看到別人「做自己」時,會羨慕、嫉妒又或佩服,是因為自己做不到,一是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樣子,因此不知道如何「做」,二是自己其實下意識認同做自己是件離經叛道的事,是不會被別人接受的事,所以看到他們突破束縛,挑戰社會價值的行為「很勇敢」,但勇敢的不是他們表現出來的行為,而是他們敢擺脫尋求他人認同、敢擺脫社會既有標籤的態度,別人的喜歡與否都跟他們的自我認同無關。

  「做自己」的人更在意有沒有表現出真正的自己,沒有空去在意他人想法或與人相較,而這樣的態度自然而然會吸引認同他們價值觀的人靠近,看起來矛盾,但這才是「做自己」的真意,能夠與他人有更「真實」的連結。

文章標籤

丹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